提案提出者: 黄石飞 提案号: 235
标题: 关于帮助困难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提案内容:

企业是地方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的财富。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南通和全国一样涌现了千万个民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企业资产。当前,受到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政府如何帮助、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使南通的企业在这一次经济结构调整中顺利过渡,减少企业的死亡,将对南通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极具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企业调查摸底,遇到困难的企业组织专家团队会诊,对症下药走出困境。由各级政府分别对各自行政区域的企业进行调查和摸底,尽早掌握情况。对确实遇到严重困难的企业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像医生一样进行诊断,对症下药,尽量帮助企业顺利转型升级,减少企业死亡!
    二、允许企业充分利用资源进行转型升级灵活经营。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让企业充分利用其厂房、设备、技术、产品以及厂房进行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的调整,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大任务下,理直气壮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义不容辞的为企业排忧解难应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
    三、政府帮助困难企业应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帮助困难企业,就像政府帮扶农村贫困户一样,进行结对帮扶,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四、建立南通企业供求信息平台,让企业与企业之间了解需求关系,在同等质量和价格的情况下有限采购本市企业生产的原辅材料,政府采购同样如此。(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在中国加工服装、包装纸箱从韩国运到中国,其运费远大于纸箱价格,其目的的是帮助韩国企业渡过危机)。
    总之帮助企业方法很多,减少南通企业在这一轮经济结构大调整中被淘汰对南通经济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承办单位: 主办: 经信委(中小企业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6-06-14
答复内容:

黄石飞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困难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非常及时,对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帮助企业认清形势、调节生产、规避风险、加快转型升级,继续保持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是市经信委“三家两员”机关服务品牌的内涵,目标是做企业的娘家、产业的专家、发展的行家,真正成为企业欢迎的服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近年来,市经信委先后开展“铸坚强堡垒,树经信形象”专题活动和 “走基层、进企业、送政策、强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协调市相关部门帮助解决远洋配套土地移交问题,加快推进万达锅炉等企业搬迁工作,解决神通阀门、神州汽车、三一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消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一、强化政策扶持,增强发展信心

2015年,制定出台市区稳增长政策,按照 “早兑现、快落实”的要求,采取即时申报,季度、半年、全年相结合的兑现模式。加快审核进度,提高资金拨付速度和效率,全年兑现资金超2亿元。积极向上争取,组织企业应报尽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转型升级引导资金盘子,全年共有53个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422万元。制定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计划,多层次定期组织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组织开展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征集汇编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发放给广大中小企业。提请市政府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文件,按规定取消铁路联防护路费等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积极推动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全市30家企业共14.4亿千瓦时电量参与直接交易,每年可减少企业电费负担超4000万元。2016年,制定降成本政策意见,从降低融资成本、用能和用地成本、投资成本、人力成本、经营成本、税费成本、制度成本七方面着手,突出打好降低成本的“组合拳”,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年力争降低企业成本负担100亿元。据了解,海门市2015年制定出台了稳增长系列政策,今年也即将下发2016年稳增长政策,并贯彻落实好市里的降成本等相关文件。

二、加强银企对接,化解融资瓶颈

2015年,出台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21条政策意见,促进全市新增融资担保15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对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前景良好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研究形成“税易贷”产品方案,推广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业态,缓解融资难题。组织开展对企业资金链风险摸底调研,提出防患金融风险,提出确保产业安全的对策举措。帮助企业协调融资互保难题,召开银企座谈会,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同进同退”的原则,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组织开展企业家与行长面对面系列交流活动,现场推介企业融资需求。

三、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企业能力

2015年围绕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免费公益培训活动:一是承办江苏省中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做好江苏省中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培训项目申报工作,成功争取省级扶持计划项目两个,获得江苏省财政部门专项扶持资金33万元,培训来自各县市区中小企业主150人;二是承办“互联网+”专题培训。为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提升企业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发展能力,积极向省经信委争取,承办了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高端培训“互联网+”专题培训班,为全省160家中小企业主及高管培训,我市参加培训企业家100人。培训课程围绕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融资模式等五大方面,邀请了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外贸企业发展研究专家、江苏省双创企业家等专家学者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讲授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与企业转型”、“互联网金融与企业投融资”、“O2O模式对传统企业的价值”等一系列专题课程,受到参学企业主好评。三是组织参加产业专题培训。组织我市部分企业赴清华大学,参加江苏省经信委组织的产业升级人才机械与汽车、医药与健康两个专题培训班,培训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对有关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了宣讲解读,受到企业好评;四是组织参加“游学”活动。分三批组织我市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省经信委组织的“游学”活动,赴省外知名企业、典型企业开展科技、品牌建设和先进制造等专题学习和考察交流活动;五是组织参加融资担保专题培训。组织我市所有担保机构负责人赴上海财经大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融资担保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解读、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思维、财务管理、担保公司法律实务与风险防范等。

四、设立企业家日,激发创业热情

一是持续开展南通经济年度人物和民营经济“三名”年度人物创建活动。为大力弘扬南通企业家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展示我市经济领域创新成果,自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均开展南通经济年度人物和民营经济“三名”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活动,重点评选出在抢抓项目建设、强化科技投入、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作出显著贡献的优秀企业家,重点评选出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等发展战略机遇、创新进取并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典型人物。通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目前,“张謇杯”南通杰出企业家和2015南通“三名”人物、“三创”人物候选人已经通过《南通日报》向社会公示,并在今年5月23日由市委、市政府举办了表彰颁奖活动。二是推动设立“南通企业家日”。为进一步激发我市企业家创业创新热情、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传承先贤伟业、坚定发展信心、敢于争先创优的浓厚发展氛围和亲商安商扶商的良好发展环境。沿着张謇先生当年在南通兴办实业的重要脉络和印迹,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广泛走访企业等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建议将每年的5月23日设立为“南通企业家日”,并于今年4月27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通过。

为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发展成长和崇尚创业、鼓励创造、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下一步,全市上下将以设立“南通企业家日”为契机,加快完善、落实支持促进企业发展的系列相政策激励和服务举措。

1、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设立“南通企业家日”的目的和意义,深入报道新常态下优秀企业家在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投入、推进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秀事迹,从而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弘扬正能量、激发创造力,动员全社会切实将亲商安商扶商、创业创新创优发展理念转化成为共同意志和自觉行为。

2、完善落实政策。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国务院正在开展的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专项督查,在制定下发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相关实施方案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实化扶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和工作举措,深入做好政策宣讲和解读,促进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地和加快见效。

3、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完善市、县领导挂钩联系和市级机关部门定点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问题;以狠抓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一企一策”服务,在企业土地征用、科技项目申报、产业基金扶持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快捷式的服务支持。

4、创新金融服务。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考核和激励,充分发挥市产业发展基金、市级和县(市)区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作用,多措并举推进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和体系建设,更大力度地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协调相关银行不断创新金融工具,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的问题。

5、建立互通平台。在健全完善南通工业存量资产交易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平台,打破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借助网络化、大数据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全市工业企业开展存量资产交易、产业配套合作、兼并重组等提供一站式、便利化、开放式的信息交流平台。

6、帮助开拓市场。指导帮助企业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的布局和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在外举办重大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优先安排优秀企业家参加,同时积极鼓励支持优秀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外著名展会,并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7、助推转型升级。以聚焦发展“3+3+n”产业为重点,明确牵头服务部门,帮助行业及其骨干龙头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央企、军企对接合作,打造高端研发、创新发展平台,强化产业的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做强做大;大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每年集中组织优秀企业家、成长性较强的企业负责人及其高层管理团队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水平。

8、强化示范引领。组织优秀企业家走进高校、走进“众创空间”,与大学生、青年创业者等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创业成功经验,开展创业辅导。

正如黄委员所说的:“企业是地方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的财富”,困难企业也好,优强企业也罢,龙头骨干企业也好,中小微企业也罢,对市经信委来说都是服务的对象,也更是衣食父母,我们将积极采纳黄委员的建议,主动改善政府服务,努力为优强企业锦上添花,为困难企业雪中送炭,为中小企业釜底加薪,全力营造企业发展的“暖环境”。

 

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