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闵晓颖;朱单;何志炎 提案号: 281
标题: 关于加强综合治理彻底解决小区内河道污染问题的建议
提案内容:
在南通市区的许多小区内有露天河道,由于多重原因导致小区内河道污染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不是从前的清澈见底,而是浑浊不堪恶臭难闻;不是碧波粼粼而是干涸见底或垃圾漂浮,有的小区的居民曾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也曾向媒体反映,有的小区至今都没解决问题。可能河道治理必须要政府出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根本解决问题。鉴于以上情况,我建议:市政府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整治市小区内现有河道的污染问题,使我们南通成为名符其实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也建议把解决小区内河道整治问题作为今年或明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项目。
承办单位: 主办: 水利局 协办: 环保局;建设局(建工局)
答复日期: 2015-07-03
答复内容:

闵晓颖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综合治理彻底解决小区内河道污染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通市区地处江海平原的东南侧,河网密布,有多条河道从市区各小区内穿过,且上述小区多为老小区,目前的雨污管网为多年前建设,存在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生活污水窜入雨水管道排入河道的现象,而且小区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贪图方便,私设管道将生活污水直接入河的现象较为普遍,更有甚者非法占用土地搭建违章建筑,人为截断河道,使小区内河道成为断头河,河水成为死水,因此不少小区内河道发臭发黑甚至干涸见底。

市委、市政府对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视,2013年初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提出三年清水行动计划,成立了以张国华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部门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两年来共完成投资约1.5亿元对33条实施截污整治;共完成投资5.2亿元64条河道整治,清淤土方238万立方米,新建生态护岸86千米,贯通水系新建控制建筑物20座。市区水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先后荣获“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和“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良好基础。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水生态环境约束逐渐显现,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任务艰巨。2014年5月,南通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试点市要求,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水生态文明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发挥规划引领,科学指导

为了科学系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市水利局编制了《南通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现状和基础条件,提出了试点目标和任务、主要实施内容和重点示范工程,2014年11月20日,方案通过了水利部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专家审查,将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同时启动了《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修编工作,主要通过优化水系布局,完善排涝布局,加强控源截污,加强水生态和水文化建设等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3月25日,市政府第44次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南通市市区水系规划(修编稿)(送审稿)》,下一步加快优化深化《南通市市区水系规划》修编。我们将根据两个规划指引,建设更高水平的水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传承江海文化。

二、多措并举,统筹推进

一是加强源头管控,实现管控工作前置。目前,根据污染源排查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摸清了污染物分布规律,出台了相应办法。根据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对市区排水户实行排水许可证制度,出台了《南通市市区排水管理办法》,规范排水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实行“先排水后供水,排水不合格不予供水”供排水管理模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居住建筑设置阳台污水收集系统工作的通知》,加强阳台污水收集管理。下一步我们将上述文件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截断污染源,在整治污染的同时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二是加强综合整治。我们将截污整治、河道整治、水生态建设、水文化打造和引江调水相结合,统筹推进综合整治。在截污整治方面,加大污水管网铺设力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和污水处理100%达标排放;加大对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大沿河企事业单位截污;城中村”拆迁,“五小行业”污水监管,更加系统全面、更加深入彻底推进截污整治,截断一切可能存在的排污口,今年计划实施完成33条河道截污整治。在河道整治方面,加大骨干河道清淤,探索生态清淤方案,让河水流得畅;加大水系贯通力度,拆坝建桥、拆涵建桥,打通断头河等节点,实现水水相连的河网水系,让河水流得通;在通吕运河沿线新建提水泵站,为城市水系提供充足的水源,增加水动力,让河水流得动。今年计划实施完成20条河道整治。在水生态建设和水文化打造方面,将河道引排能力和水景观、水文化打造相结合,尽可能考虑水生动物的栖息和洄游等要求,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相融性,充分打造沿河滨水空间,建设生态护岸,亲水平台,河坡绿化,打造岸绿景美的水环境。今年计划实施沿河绿化21万平方米;引江调水方面:我们不断拓宽引水通道,加大引江调水力度,做到有水必引、寸水必进,拉动市区水体流动,实行水体置换,进一步改善合河道水质。

三是加强长效整治。常态化巡查:我市于2010年出台了《南通市城市河道管理办法》、2011年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市郊“四位一体”环境长效管理和市区河道管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我们将根据出台的文件,将河道水质状况、水面保洁情况、河道管养情况、工程调度运行情况纳入市区河道“四位一体”日常考核内容,加大沿河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针对性回访:落实回访制度,确保彻底截污。整治办公室3月初,已经发文要求各区(管委会)建立回访制度,落实回访人员,对已经完成的截污项目进行回访,避免污染回潮。整治办公室也将定期进行回访,并将回访情况进行通报,及时整改,力争已经完成截污整治河道不出现反弹。动态化检测:对市区河道按水系,分片区对水质进行动态化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通报,发现水质差的河道,立即启动整治。高压化惩处:市、区排水主管部门增强排水队伍建设,强化执法力度,加大排水监管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好典型。

三、抓宣传、强意识,营造全社会治水兴水氛围

水环境事关发展,也事关民生,保护水环境事关全市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将通过南通电视台、广播电台、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广泛报道,努力提高市民爱护水环境的意识,关心、支持和参与水环境治理,做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不做水环境的破坏者。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河道建设成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河道,一定能建成高更水平的水生态文明。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水利局

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