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王志农 提案号: 026
标题: 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的建议
提案内容: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担负着各种物质的输送、调配等工作。当前我市以及各县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环节上存在疏漏,应尽快完善协调机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与问题:
      1. 管网庞大而又错综复杂
     现在我市地下管网是一个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网络,管道多达十多种,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供水管道、燃气管道、通讯管道、供电电缆地埋管道、路灯电缆、供热管、广告设备电缆、浑水管(长江水源取引专用)、公安通讯专用管道、化工原料管、灰渣管(主要用于华能等工业企业)等。
     各类管网的大体情况:水管网方面,近年来全市新建 DN300以上市政供水管网建设189条,铺设管网488.7公里。燃气管网方面,中压管网499公里、低压管网840公里;改造老旧中压管网26公里、低压管网40公里。城市照明管网方面,截至2013年,市区照明设施地下线路3181.507公里,架空线路306.249公里,路灯222645盏。市政道路雨污管网方面,截至2013年,市区雨水管道696公里,管径0.4米~2.2米。电力电缆方面,截至2013年,主城区电力电缆1321.81公里,电力电缆通道总长168.5公里。广电网络地下管线方面,截至2013年,市区光缆总长约2055公里,电缆总长约7700公里,地下管道总长950多公里。此外,目前市区还有通信管线共2744管程公里(13689管孔公里);有交警支队地下管线1100公里,管道350公里,主要为信号灯和监控专用,分布于城市道路交叉口。
     2. 观念落后规划滞后。
     全市缺少完整、清晰具有前瞻性的地下管网专项规划,各专业管线规划同城市其他专项规划常常出现矛盾,缺乏协调统一。规划过分注重近阶段实效,长远考虑不够。
     3. 多头管理协调不善。
城市地下管线现在实际上还由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电信、综合管沟和人防等9大部门分别管理,而且地下管线的产权归属单位更为复杂,地下管线种类近10多种,涉及的单位多达40余家。在管线建设方面的要求不同,管线的设计和布局自行决定,建设和管理存在无序化倾向,协调性较差。一是道路和管线建设难以同步完成,路面重复开挖的“拉链”现象严重。二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统一的科学管理流程。各专业管线建设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地下管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未能理顺。三是“重建设,轻档案”。档案资料不全,更新速度慢,目前地下管线档案信息没有做到公开,导致各个单位根据自身建设需要自行制图,没有准确的地下管网图作为施工参考。四是“重建设、轻养护”。一些地下管线埋设竣工之后,长年处于无人问津,无人养护的状态。
   4. 地下管线空间格局混乱。多头管理,协调不善的结果,致使数十家施工建设单位各挖各的,各埋各的,管线的布设严重缺乏科学性。(1)新旧管线交叉排布。由于老城区建设年代久远,管线埋设年代不一。有些地下输水管网建设从建国前一直沿用至今,造成同一区域内有各个时代的多种管线交叉排布。(2)管线垂直距离违反规范。《GB50289-1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地下管线》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地下管线实际的最小垂直距离,但目前地下管线隐秘性不够、实际监管不到位,管线实际铺设不规范,管线之间交叉复杂。(3)管线的实际排布图与设计图纸差异甚大。在管线的实际埋设中,要考虑地形、其它新旧管线位置等,往往导致管线路径改变,与设计图纸不符。此外由于施工方不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行事,各方之间缺乏协商,管线或转变路径,或改变埋设深度,导致不同管线拥挤排布于同一空间区域内,管线错综交叉。
    二、对策与建议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进行了规范,并提出了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建议:1.尽快落实措施,完善城市管网总体规划;
               2.理顺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3.整合实施主体,统一设计建设;
               4.严格审批程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5.完善法规制度,强化依法管理;
               6.健全档案资料,实现信息共享;
               7.分步实施,启动城市共同沟系统建设;

               8.对居民小区内的管线,实行竣工测量机制。

承办单位: 主办: 规划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5-06-30
答复内容:

王志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对您的建议认真学习和研究。您提出的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也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自去年起,全国各地关于地下管线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各级政府对地下管线的关注也越发增强。去年底,省建设厅召开了加强地下管线管理的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也同期召开关于地下管线排查的工作会议,今年,市政府又专题召开开展地下管线排查工作会议,我局作为管线排查牵头单位,承担了管线排查监理、系统建设等多项工作。

一、制定规程,汇总管线排查资料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会办精神,我局负责制定管线排查的技术规程,确定各类管线排查成果的数据格式、参数及各类要求。各家管线权属、管养单位根据该规程委托测绘部门对所属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将探测成果汇总至我局。在摸清楚现有管线的基础上,我局将根据城市规划编制计划,制定市区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二、建立管线管理系统

管线排查过程中,我们将同步开展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线管理系统建成后,我们将汇总的各类管线探测成果叠加到地形图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立体式管理控制。今后将与数字城管平台有机对接,真正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数字化管理。

三、规范管线建设的报批程序

通过本次地下管线全面排查,对现有的地下管线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实现现状管线的精确查询、定位。系统建设的关键是对新建管线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将根据市政府的会办意见要求,将组织起草南通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办法将详细规定各类管线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现状管线查询定位-新建管线方案的确认-管线建设后的竣工测量-测量结果的验收入库等几个关键环节,确保管线管理系统的及时更新。

四、明确管理主体

正如您建议中提到的,管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部门众多,单纯依靠我局的力量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已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建议学习省内外城市成立专门的地下管线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地下管线管理工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力争做到掌握老管线,严控新管线,配合各相关部门将管线安全问题控制在源头上,实现管线建设的有序、安全。

衷心感谢您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规划局

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