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 顾永辉;蒋建辉;顾瑛;顾学冲;钮启贤;姜建宁;王英;黄新慧;顾东磊;杨晓梅;释法珑;楚鸽 | 提案号: | 077 | |
标题: | 关于加快培养建设专业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议 | |||
提案内容: |
南通是闻名世界的长寿之都,这是南通人民的福气。南通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高考录取率远超同类地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南通还是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上述几个都是南通市的正面形象。但一个问题都是有两个方面的。长寿之都、教育之乡和计划生育先进地区的问题另一面是:南通的养老服务压力特别大,尤其是护理人力资源更加缺乏。可以说,南通市要建立健全满足社会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难度最大的不是资金、土地,而是护理人力资源。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抓紧培养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优、技能好、服务质量高的专业护理人员。
1、建议市服务业主管部门会同民政、教育、统计等部门,对南通市专业或兼职护理人员需求,按近期(十三五期间)、中期(2025年左右)、远期(2030年左右)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不仅要调查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需求,更要调查面广量大的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需求。调查需求一定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和尽可能的准确性。
2、在南通大学、南通职大、南通卫校等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向上级部门争取,到安徽、四川、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定向招生。力争在长寿之都打造全国一流的护理专业,培养人数最多、质量最好的护理人员队伍。
3、人社部门负责,教育部门配合,在上述学校,并以上述学校师资在各县(市)区职业中专开办在岗人员培训班,提升目前在城乡的专兼职护理人员服务技能。
4、人社部门会同卫计、教育部门,对护理人员(非医院专业护士)探索进行专业职称评审、认定。
5、人社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办护理人员招聘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准确便利的信息服务。
6、工、青、妇等部门要指导支持相关机构单位,加强对优秀护理人员的挖掘、培养和表彰奖励。宣传部门要加强优秀护理人员先进事迹的宣传。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民政局(老龄办) | 协办: | 人社局;教育局;卫计委 |
答复日期: | 2015-07-03 | |||
答复内容: | 尊敬的顾永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培养建设专业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关心和支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老龄事业发展问题,决策推进了一大批养老服务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近年来,以市委市政府、市“两办”和市有关部门名义,就全市老龄事业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银行业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出台政策文件29件,有力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4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00万,占同期户籍总人口的26.1%。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30家,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8万张。全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共有3454人,其中专业护理人员(持证护理员)人数为2634人,养老护理员的持证上岗率为76.26%(江苏省考核指标为60%)。先后涌现出南通市社会福利中心(阳光老年公寓)、如皋博爱医院护理院、启东市中心敬老院、海安县社会福利中心、常青乐龄护理院等一批在业内有较大影响、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养老机构品牌。海安县曲塘镇敬老院荣获全国农村五保工作先进单位。启东市农村关爱之家建设被国家民政部向全国推广。盛叶红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最美护理员”称号。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市教育部门积极引导在通高校从专业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大力培养养老产业人才。引导南通大学扩大康复治疗学专业招生和培养规模,提高预防保健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占比和学分,提升学生在老年护理、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依托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增加护理专业家庭医生、心理辅导等课程,不断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引导高职院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增加老年心理辅导案例,提升关心、疏导老年人主动性、自觉性和相应的专业能力水平;依托南通开放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引导部分从医人员更多地从事养老护理、康复治疗专业,提高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截至目前,我市向社会培养输送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1642人、专科生2万余人;通过函授、远程等途径继续教育培训护理1.53万人。市民政、人社等部门切实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将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除通过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组织城乡失业人员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外,还依托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家政服务培训机构,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先后将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南通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纳入市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扶持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家政养老培训。去年有586名养老护理员接受了老年人心理、生理、护理等20项专业知识免费培训;市老龄办举办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岗位业务培训,市区243名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建立养老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与专业技能等级挂钩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市民政部门与市人社局联合制定《南通市市区养老服务机构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操作办法(试行)》。对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同一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一年以上的服务人员,每月给予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200元,就业困难人员每月给予400元补贴。去年,我市组织开展了最美养老机构护理员评比表彰活动,姜宏兰等20名护理员被评为全市最美养老护理员。 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政发〔2015〕27号),提出“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纳入全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市安排部分福彩公益金用于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研究探索大中专院校结业生直接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以及取得技师、高级、中级、初级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奖励措施。对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同一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一年以上的服务人员,每月给予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200元,就业困难人员每月给予400元补贴;养老服务组织吸纳具有社工专业资格人员从事为老服务的,每月发放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200元。上述补贴资金崇川区、港闸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市财政负担。各县(市)、通州区、滨海园区可参照执行。养老服务机构内的医疗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利用再就业援助和公益性岗位等优惠政策,吸引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加入到护工队伍。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公益性岗位人员参照《南通市市区养老服务机构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操作办法(试行)》(通人社就〔2013〕13号)享受养老服务机构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建立养老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与专业技能等级挂钩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适时发布养老护理员工资指导价位,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水平。” 今后,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南通实际,对我市养老服务业专业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深度广度分析养老服务专业护理人员的匹配情况,合理提出今后5年、10年养老服务专业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以利更好推进我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全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通市民政局 2015年6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