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19年,南通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规范性,为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提供更好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工作机构。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今年局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明确了由党组统一领导,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强化制度建设。我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公示、审核、责任追究、工作考核、依申请公开等各项政务公开配套制度,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配合市政府办起草了《南通市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方案》《南通市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严格督促考核。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各处室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完善责任追究和监督检查具体办法,对没有实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流于形式以及应当公开的重点工作没有按要求公开等行为追究处室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优化平台建设,加强主动公开。一是认真做好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结合机构改革职责调整变化,及时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公布新调整权力清单,并对市级各相关部门在江苏政务服务网重新维护权力清单及办事指南进行了培训部署,跟踪督促公开实施进展。二是认真做好主动公开工作。以局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主渠道,同时借助政务服务大厅的LED屏、立柱屏、智能查询机、“不见面审批”自助服务专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等形式,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9200余条,公布所有进驻部门、窗口审批事项办理信息3161条,定期规范维护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及时更新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完善目录分类设置,做好信息整合链接,方便社会公众检索查询,2019年,我局门户网站点击量为90万余次,局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118条,平台关注数5310人。局直属事业单位市12345在线平台门户网站发布信息671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253条、微博发布信息397条,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共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60740条。三是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起草出台《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开展电子证照共享交换,推进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应用场景的推广和使用,完成“南通百通”网上办事大厅对接江苏政务服务网移动APP,“办事大厅”功能整体接入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江苏政务服务网APP南通站点1479项事项指南可查询,900多项可办理。
(三)全面落实重点领域公开。一是认真做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各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再单设公共资源交易网站,统一纳入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站,全市所有进场交易项目信息统一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发布,实现“一网公开、一网服务”,交易过程阳光透明。2019年,共在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共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60740条,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信息15511条,政府采购信息17664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信息1136条,国有产权交易信息1546条,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信息185条,国有企业非生产经营货物服务采购信息253条,排污权交易信息18条,海域使用权交易信息4条,其他交易信息23904条。同时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息库,目前有在库投标人、供应商信息35700余条。二是主动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内容外,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均利用“江苏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网”“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官网”等平台公开重大项目批准结果信息,进一步提升项目批准、实施的效率和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在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网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栏目、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官网信息公开栏目主动公开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审批114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18件、建设项目环保审批149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18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竣工备案122件、抗震设计审查行政许可85件,平均办理时间2个工作日左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制作数量 |
本年新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
规章 |
0 |
0 |
0 |
|
规范性文件 |
2 |
2 |
2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40 |
-1 |
15503 |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16 |
-6 |
864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0 |
0 |
|
行政强制 |
0 |
0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12 |
4737791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53 |
5 |
3 |
161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2 |
2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35 |
1 |
2 |
38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4 |
1 |
15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9 |
1 |
1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82 |
2 |
84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2 |
2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2.重复申请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3 |
3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1 |
1 |
|||||||
(六)其他处理 |
6撤 |
6 |
|||||||
(七)总计 |
151 |
5 |
3 |
159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2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1 |
1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公开意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不敢、不愿、不会”公开的保守思想。现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的常态工作仍以信息发布为主,且内容多为结果性发布,推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发布工作还有待深入。针对存在问题,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着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凡是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予以主动公开,并加强宣传引导。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019,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共接办“两会”建议提案40件,其中主办件10件(人大建议4件,政协提案6件),协办件30件(人大建议15件、政协提案15件)。主要涉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以及政府采购等方面工作,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办结,相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我局2019年全市“两会”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二)加快推进政务驿站建设。为不断丰富“不见面审批(服务)”办理渠道,借鉴学习智能政务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一楼西侧设立南通市政务服务自助大厅,一期共配备16台自助设备,为办事群众全天候提供公积金查询打印、增值税普通发票代开、涉税信息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打印、社保查询打印、港澳台通行证自助签注等自助服务。
(三)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全面开通“一号答”专线,统一接收企业群众投诉建议,畅通建言评价通道。2019年,市12345在线平台总服务量594591件。其中:总受理量329015件(电话渠道300132件,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渠道9947件,其他渠道6643件,承办省12345平台交办件12293件);总派单量121828件;总回访量143748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