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儿童福利】2016年,南通市组织开展全市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活动,有236名贫困家庭儿童进行资格认定并享受大病救助资金,省拨资金117万元,南通市配套投入117万元。完善孤儿供养机制,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13200~22440元,其中市区孤儿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22440元,比上年增加8.4%;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每人每年13540元,比上年增加8.5%。年内,中央和省下拨孤儿基本生活费补助162万元,南通市实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4304万元。

加强市、县(市)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各中心围绕养育、医疗、康复、特教、培训等服务内容,为孤儿及部分社会困境儿童开展福利服务。

【老年人福利】2016年,南通市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出台《南通市养老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关于完善市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大幅度提高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养老机构由普通型向医养结合型转变。“三无老人”“五保”供养保障2016年,南通市加强城镇“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老人供养保障,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为15550~18240元。其中,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7400元,比上年增加3.9%。全市21074名“五保”对象全部纳入政府供养。其中,集中供养9423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44.7%;分散供养11651人。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7250~12480元,全市集中和分散供养对象的救助标准以县为单位达到或超过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老年优待政策2016年,南通市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继续推行65岁以上免收挂号费政策。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为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年龄较大的空巢和独居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全市1.88万名经济困难、空巢、独居及重度失能老人列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建立困难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全市参保81.59万人。养老服务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50家(年内新增11家),其中注册民办养老机构146家。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4675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11万张,占机构养老床位45.13%。全市养老床位71061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4301张,农村敬老院床位23416张,社会力量兴办养老床位数40534张,占床位总数57.04%。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3.92张。全市92家农村敬老院达到“三有三能六达标”(敬老院每个房间内有卫生间、有保暖降温设备、有电视机,老人不出院门就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复娱乐,消防、卫生、环境、“五保”老人供养标准、管理服务人员配比、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达到相关目标要求)标准。全市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市及各县(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站全部建立,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推进老年居家呼叫服务及应急救援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建成呼叫服务平台9个。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家,老年人日托助餐点415家。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工程,开展老年人心理、生理、护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全年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721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80.66%。(娄为民)

【残疾人福利】2016年,南通市贯彻落实国务院“两项补贴”(重残补贴和护理补贴)要求,出台《市政府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通政发〔2016〕43号),全年对113947名残疾人落实“两项补贴”,其中80755名生活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33192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发放两项补贴3.2亿元。全年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2.97万元;对736名高中及以上残疾学生发放专项补贴85.8万元。先后为17662名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建档立卡,并全部纳入省残联和省扶贫办数据库系统;组织春节走访慰问、“关爱一线牵”等扶残助残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先后为数百户贫困残疾人送去小家电、慰问品和慰问金,合计金额1629740元。(娄为民 程娟)

残疾人康复2016年,南通市筛查进入省数据库残疾儿童1331人,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在训残疾儿童人数1013人。对9753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适配助听器、助视器、助行器、各类轮椅等辅具器具11013件,占全省任务数20%;免费适配无障碍进家庭辅具3000余件;对符合手术指标的1102例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免费手术;安装假肢、矫形器285条(件);贯彻落实《南通市精神病免费二代药实施办法》,为6000余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二代用药。残疾人扶贫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省级扶贫基地15家,其中三星级1家、二星级3家、一星级11家;县(市、区)级扶贫基地42家,各地投入扶持资金86万元,辐射带动残疾人2656人。残疾人托养2016年,南通市加快市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项目工程建设,托养康复中心内装、智能化设计确定最终方案。至年底,全市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88家,全年托养残疾人1605人,其中日托983人、全托622人。残疾人就业2016年,南通市新增实名制就业残疾人966人,其中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521人,残疾人就业状况实名制录入率100%。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培训残疾人1555人次。市残联组织开展面向市区残疾人招聘活动3场,数百家企业到现场招录残疾人,帮助数十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各县(市、区)残联先后组织20余场专场招聘会。全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幅全省第一;对全市58329家用人单位开展按比例就业年审,年审率44%,比全省平均高出30余个百分点;达比例单位121家,超比例单位45家,全省最高,是全省平均数的2.4倍。南通市获评省政府残工委2015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新建残疾人之家31个,接纳安置残疾人403人。在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中,南通市代表队获团体第三名。在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南通市选手获棒针编织和钩针编织2个项目银牌。残疾人文体活动2016年,南通市承办全省第九届残疾人艺术会演(苏南、苏中片区)。选送的5个参赛节目中,获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南通市残联获组织一等奖。先后组织残疾人田径队、乒乓球队、聋人篮球队、游泳队集中训练,在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残疾人项目比赛中,南通市代表队获金牌32枚、银牌11枚、铜牌13枚,团体总分列全省第三位。在里约残奥会上,南通籍运动员顾小飞获举重项目银牌。残疾人维权2016年助残日期间,南通市开通“12385”咨询热线,对各类涉残咨询开展电话服务,全年接待残疾人咨询205人次,收到信件10件,均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答复处理。5月,开展助残维权月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咨询和服务,集中为残疾人解决维权难题。全年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项目461件。全年接待残疾人信访215人次(件),全部给予回复办理。落实每月律师值班制度,为残疾人及其亲属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残疾人证动态管理2016年,南通市按照省残联统一部署,集中开展假、错、空残疾人证清理,注销死亡残疾人18901人,对上年残疾人专项调查中的5978名“持证但未填调查表”残疾人数据进行分类筛查,确保人证相符,残情相符。开展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6月1日起对全市18.29万名持证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和采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残疾人在经济和住房、受教育程度、就业及需求、社会保障、康复和需求、无障碍建设及文化体育生活7个方面数据信息。(程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