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6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农村地区天然气管道铺设使用的建议)
来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4-10-15 累计次数: 字体:[ ]

吴学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地区天然气管道铺设使用的建议已收悉,城镇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燃气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管道燃气的覆盖率,我局加强燃气管网规划、建设等工作,全市燃气管网覆盖率逐年提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规划引领和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燃气建设。我局2018年启动《南通市城镇燃气发展规划》修编工作,2023年完成《南通市城镇燃气发展规划》二次修订,2023年5月形成征求意见稿,2023年12月通过市政府批复。规划至2035年,南通市完成管输气源及高压管道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以管输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为补充气源、液化天然气为应急调峰气源的多气源供应格局。

(二)加快老旧管道改造更新,保障管道安全运行。一是全面排查隐患,科学编排计划。制定出台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思路,明确分4年对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燃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二是统筹组织实施,夯实安全基础。结合片区统筹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综合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等工作,高效组织推进老旧燃气管道改造更新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696.312公里燃气老旧管道(市政管道34.841公里,庭院管道237.04公里,立管414.431公里),厂站设施9座。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常态长效。在开展老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更新的同时,同步将私拉乱接、管道安全间距不足等隐患同步整改。

(三)推进专项重点工作,提升使用端安全水平。一是建设南通市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建成“南通市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一期)”并投入运行,将全市所有液化气场站的监控和可燃气体探测器、低保特困群体用户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纳入24小时在线监测。二是积极实施“瓶改管、瓶改电”。2022年以来,各地大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食堂以及餐饮商户“瓶改管、瓶改电”,特别是针对餐饮商户,部分地区还出台了补助政策,切实减轻用户负担,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了改造。三是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将为低保特困群体免费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全市近3万户低保特困家庭全部安装完毕(大部分在农村地区);2023年推进安装工(商)业级别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餐饮商户基本达到全覆盖,目前正在推进接入南通市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四)开展管道燃气下乡试点项目,提升管道燃气覆盖率。近年来,我市聚焦民生需求,逐步提升管道燃气覆盖率,2023年底全市各镇区范围实现管道燃气全覆盖。在此基础上,近2年各地结合实际逐步将管道燃气向农村地区延伸。如:苏锡通在通海新村东区、银洋河新村地区新建燃气管道,实现管道通达;海门区在海门港新区灵树村新农村为64户居民新建燃气管道;如东县为余荡村地区138户居民新建燃气管道。

(五)积极争取资金补助,加强政策支持。目前我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费用主要由市内燃气企业自主承担,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市相关部门多次组织企业、金融机构开展座谈,商谈融资合作方案,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我局会同发改部门指导企业积极争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共有3个项目争取中央基建投资预算资金755万元。

二、存在问题和挑战

(一)安全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地区缺乏专门针对燃气的法规、规范,且部分自建房质量参差不齐,不具备使用燃气的条件。农村居民安全用气意识相对较弱,获取安全知识的渠道有限,存在私自改动燃气设施等行为,安全隐患较大。

(二)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地区安装密度低,单位长度接驳用户数量少,导致用户公共部分分担的费用增加,燃气安装费较高。此外,农村庭院结构多样、房屋门窗高低不一、道路狭窄等情况,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改造成本。

(三)城燃企业成本压力大。农村村落分布零散,附近大多无成熟主干管网,需重新规划建设,工作量大且成本高,给燃气企业带来较大负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供配套服务,加快管网建设。我局将督促各地管道燃气企业按照编制的管网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不断加大燃气管道设施设备的投入,在高压管网敷设的同时,同步推进中低压燃气管道建设,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逐步提高燃气管网的覆盖率。借助居民管道燃气“镇镇通”的机会,在部分镇(区)管网未能全面铺设到位的情况下,要求企业积极为镇(区)企业用气提供配套服务。

(二)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在新摸底排查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优化改造计划,经审核后实施。进一步梳理完善改造项目,打包立项、做大盘子,提高申报上级补助的成功率。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和智慧燃气平台建设,管道燃气企业完成GIS、SCADA系统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对接,根据燃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加装物联感知设备,强化智慧监测能力。

(三)广泛开展宣传,提升用气意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送燃气安全宣传短信160万条,发放燃气安全宣传资料5.7万余份,发放《安全用气告知书》等资料70万余份,发送燃气安全宣传朋友圈广告11万条。后续将进一步加强燃气安全的宣传力度,全面开展燃气安全科普宣传,通过电视台、报社、濠滨论坛等媒体广泛发布相关宣传资料,切实提升全市安全用气意识及处置能力。

感谢您对我市管道燃气建设工作的关心,以上答复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