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域创建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 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2-03-31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文件出台的具体时间:2022年3月23日

二、背景依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医疗保障经办大厅设置与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医保办发〔2021〕17号)、《江苏省医保公共服务“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方案》(苏医保发〔2021〕22号)、《关于印发南通市医保公共服务“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市级示范点建设方案的通知》(通医保发〔2021〕27号)、《南通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全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的通知》(通医保办发〔2020〕50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赋予或委托各镇(区、街道)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皋政发〔2021〕27号)。

三、目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医保公共服务清单和办事指南为标准,以解决群众办理医保公共服务痛点、难点、堵点为着力点,使广大参保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有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基层参保群众办理医保公共服务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概念解释:“15分钟医保服务圈”即所在辖区内群众在15分钟的范围内便可以找到医保办理点,享受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五、执行口径:本文件适用于市、镇、村医保经办窗口建设和标准化服务。

六、工作内容:(一)摸排各镇(区、街道)医保服务的软硬件条件、人员安排等情况,了解参保人员对基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并进行动员部署。

(二)各镇(区、街道)根据自身实际,分析研究,填写“15分钟医保服务圈”申报材料,上报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三)审核确认各镇(区、街道)申报材料,着手对标建设。

(四)各镇(区、街道)对照省、南通市建设标准,以九华镇“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为模板,集中优势资源,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成效和问题。

(五)考核评估各镇(区、街道)“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创建情况和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各镇(区、街道)根据验收评估意见进行完善。

(六)各镇(区、街道)将“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与“好差评”制度有机结合,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经办人员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七、落实的措施要求:(一)全域创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从整体形象建设、区域划分、形象设计、功能区设置、便民服务、权限下放、人员培训、硬件配备、制度管理、绩效考核、档案要求、包装宣传等方面形成具有医保鲜明特色的服务新形象。根据网点功能、窗口布局、设备配置、标识设计、办事流程、服务评价“六统一”原则进行创建,不断拓展医保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新领域,逐步向村(社区)延伸,提升医保基层服务质效,放大品牌效应,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积极推动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全面落实江苏省、南通市统一的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做好已赋权医保服务事项的落地工作,确保各镇(区、街道)“接得住、办得好”。同时,按照“应下尽下、能下均下”的原则,梳理医保经办服务高频事项,持续拓展“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服务范围。

(三)持续提升优化综合服务水平。以医保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升级“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确保实现示范点内医保服务事项“一次办”。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厘清各镇(区、街道)医保经办服务职责,进一步推动落实落细,定期组织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日常服务高效开展,彰显温度。

(四)务实开展医保服务“好差评”。将“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服务事项均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严格落实医保服务规范、工作纪律、文明用语、服务禁语,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整改和反馈机制,督促限期整改差评,定期汇总并公开问题办结情况,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单位、个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确保群众满意度。

原文链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如皋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域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原文: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