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 > 农业
蚕桑业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12-20 字体:[ ]

【概况】 2017年,南通市桑田面积15万亩,实际投产14.1万亩,全年饲养蚕种29.49万张,其中春蚕13.96万张、二春及夏蚕6990张、秋蚕14.83万张,饲养量较上年减少3.45万张,减幅10.48%。全年生产蚕茧1.21万吨,比上年减产1000吨,减少7.58%。蚕农茧款总收入6.55亿元,比上年增收3700万元,增幅5.99%。其中,春茧平均茧价每千克53.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2元,春季蚕农茧款收入3.22亿元,比上年增收900万元;秋茧平均茧价每千克55.16元,较春茧及上年同期均有上涨,秋茧蚕农茧款收入3.24亿元,比上年增收3600万元。

【良种选育】 2017年,南通市继续选育和保育细纤度特色蚕品种资源,繁育“苏秀·春丰”原种820张。南通市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大姚县蚕种良繁基地,繁育“苏秀·春丰”一代杂交种7615张。在优质茧生产基地推广应用特色蚕品种“苏秀·春丰”20070张、抗病毒特色品种“华康三号”500张、“75新×7532”4750张、三眠蚕品种“苏超二号”120张,续春蚕和晚秋蚕使用“两广二号”3700张。推广使用“苏豪钟晔(抗)”120张、“野三元(抗)”1300张。

【多批次养蚕】 2017年,南通市开展多批次养蚕实践。早春蚕在4月19日收蚁、5月14日前后上山结茧。春蚕在5月3~4日收蚁,5月30日前后上山结茧。早秋蚕种出库时间8月15日,饲养期8月24日~9月18日。形成全年养蚕7批布局,其中春蚕3批(早春蚕、春蚕、续春蚕),夏蚕1批,秋蚕3批(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

108.png

【饲料养蚕】 2017年,南通市应用人工饲料养蚕8批(含2批小蚕人工饲料共育)均获成功,人工饲料用量降至每千克茧耗饲料5~6千克,人工饲料生产成本降至每千克10元以内。引进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人工饲料养蚕所育品种“优食一号”。秋冬季节,江苏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实践一期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全龄期历时31天18小时,领种催青20张,实际收蚁饲养15张,收获蚕茧604.7千克。

【规模养蚕】 2017年,南通市实施《蚕业农场经营模式建立与应用》省三新工程项目,在如皋市城南街道江苏现代蚕桑产业园区、通州区十总镇渡海亭村和海安县雅周现代农业园精品蚕业园建设示范基地3个,应用蚕业农场运行模式集中规模养蚕。年内,江苏现代蚕桑产业园区集中规模养蚕2542张;通州区十总镇渡海亭村养蚕1802张;海安县雅周现代农业园精品蚕业园示范点饲育原蚕90张,生产一代杂交种11202张。

【蚕桑农场】 至2017年底,如皋市江苏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累计栽桑870亩,分包给36家农户管理,全年分3批集中规模养蚕2542张,平均每户年养蚕70.6张,平均张种产茧32.5千克。海安县继续推行“建场、组社、联农”发展模式,新建蚕业农场52个,累计80个,桑园面积4200余亩,当年养蚕62个,全年累计养蚕3325张。海门市新建悦来镇裴蕾家庭蚕业农场、包场镇锦明村家庭蚕业农场,桑田面积165亩,春秋两季养蚕525张。“建场、组社、联农”基地发展模式成为国内茧丝绸行业样板。

(严松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