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傍晚我乘高铁到的南通,今天上午检查,下午做单孔胆囊切除,手术用时不到三分钟,明天我就可以出院。这真是太神奇了!”12日下午,来自洛阳、刚刚做完手术回到病房的59岁刘女士由衷地感慨。为其实施手术的正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王鹏教授。
从黑发到华发,从病房到手术室,于王鹏而言,变的是日益精湛的技艺,不变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是“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顶尖医疗”的永恒追求。
1971年初秋,王鹏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职工宿舍,医学世家的耳濡目染,让他从小埋下了从医的种子。1994年,王鹏正式踏上从医之路。2012年,一位患者术后找他复诊,患者“面目狰狞”的伤口让他陷入了沉思。一次偶然的机会,医学院图书馆内的一本《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深深地吸引了他。单孔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的特点,经脐手术可以做到无伤疤,有突出的美容优势,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完美”手术范式。经过反复研读、不懈训练,同年4月,王鹏开展了南通首例“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前十例手术特别困难,当时还在摸索阶段,不知道如何避免器械‘打架’,每一台手术时长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王鹏回忆说,“现在每台手术平均只要5到10分钟。”
经过近2年单孔胆囊切除术的实践,2014年1月,王鹏完成了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胆囊摘除,疝修补手术的难度要高很多,术中涉及更多重要血管和神经,并且需要单手缝合。
时移世易,王鹏对精湛单孔技术的追求从未改变。2019年,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主办的中华地区腔镜疝修补手术视频大赛中,王鹏演示复发疝的“单孔腹腔镜TAPP术”,凭借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和近乎完美的术后腹壁无疤痕效果,以初赛(苏皖赛区)第一名和中区决赛一等奖的成绩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荣获二等奖。
2021年,王鹏通过直播展示了连续11台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11台疝修补术,优质、高效的手术给业内同行、广大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来自海内外更多的患者慕名而来。
“手术缩短一分钟,患者痛苦少一分”。十年来,王鹏与单孔疝手术技术共成长,攻克一个个不可能,个人单孔腹腔镜疝手术比例高达95%,领先国际水平。迄今为止,王鹏团队单孔腹腔镜手术已超8000例,涉及胆囊、疝、肝脏、脾脏、阑尾等多种疾病。
自身追求发展的同时,王鹏亦不忘科研和教书育人,医、教、研各领域持续发挥光和热。2018年开始,王鹏筹划举办“单孔腹腔镜全国学习班”,并为贫困患者实施免费疝修补术。他连续参加第14—17届亚太疝外科大会,作大会主题演讲,多次在全国和省内普外科学术会议发言及手术演示。获聘江苏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后备人才培育基地首批导师,荣获2022“科创江苏”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组一等奖。2023年11月26日,王鹏的一次全网手术直播吸引了5万人次在线观看。线下,王鹏现在每月开展“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技术培训班”,已有来自全国23家大型医院的200多位骨干医生完成培训并在当地开展单孔手术,将单孔的种子撒向了全国各地。
日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