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确立了中国破浪前行的新航标。
目标令人向往,蓝图催人奋进。我市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奋楫笃行,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以实干担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篇章。
践行人民至上
筑牢民生幸福之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市司法局党组书记陈俞箭表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优化升级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不断增强涉外法律服务质效,培育更多利企惠民法治品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综治中心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潘强表示,全会“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的鲜明导向为全市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全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产业工人大轮训、“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等项目,持续增强产业工人技能素养和创新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职工生活品质提升,加大普惠服务力度,做优做细权益保障、困难帮扶等工作,不断提高工会维权服务的常态性、精准化、精细度,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提升职工获得感。
“全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为我市‘十五五’期间‘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军表示,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将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富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支队长滕进说,全会强调,要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面对新形势,公安交管部门将锚定打造“全省最安全城市”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紧盯风险隐患,坚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任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深度研判分析,动态排查风险隐患,坚决将风险化解在早在小。针对易肇事肇祸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持续保持严管态势,保障路畅人安,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平安答卷。
聚焦高质量发展
激活经济增长引擎
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佳华表示,“锚定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我们将系统推进创新矩阵扩容、创新生态优化、创新能力提升,以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稳步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聚焦人工智能等赛道,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加快未来产业垂直基金建设,大力实施“拨—投—股”,推动重大科创项目落地;强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大力实施“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建立市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牵引性科创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科研院所市场化转型、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充分把握‘十五五’新形势新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雁卉表示,工信部门将全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飞机配套”为突破,加速形成与上海、苏南产业协同新态势。做大做强“一船一电”“两高两新”六大产业集群,跨界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有江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融合消费+”四大发展动能,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
“南通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以高质量交通运输服务赋能区域发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力担当先行使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汤葱葱表示,“十五五”期间,将锚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和“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三大目标,突出“跨江融合、兴海图强、服务提质、转型升级”四个主攻方向,力争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600亿元,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综合交通枢纽,持续完善客货运输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为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雷表示,“十五五”期间,市水利局将统筹南通水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融合发展、整体提升。聚焦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江海堤防提升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实施通启运河水利枢纽、北凌新闸拆建等一批沿江沿海引排工程;聚焦河湖生态复苏,一体化推进区域治水、农村河道疏浚、生态河道和城市“河道公园”建设等,绘就“水美南通”新画卷。
全面深化改革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全会为‘十五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金海表示,全市财政部门将持续加强财源建设和收入组织,不断做大财力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持续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优化财政支持方式,综合采取政策扶持、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担保增信、拨投结合、基金引导等方式,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零基预算,加强财政资金全过程管理,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提高支持发展效能。
办税服务厅是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第一线,也是税费政策落地的最前沿。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局长张雯表示,将依托税收大数据,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确保税费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持续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渠道,优化流程、提升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牢固树立“执法中服务、服务中执法”理念,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立足区位优势和职责使命,紧扣南通‘下一个万亿’奋斗目标,全方位赋能高质量发展。”南通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孙涛表示,海事部门将久久为功服务推进“八龙过江”等重大工程,全周期保障张靖皋、海太、崇启、苏通二通道建设,同步深度服务国家级LNG能源岛建设,助力打造长三角能源战略支点,全面提升枢纽能级。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船舶海工产业新动能,不断提升新造船舶海工产品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水平。积极助推沿海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绿色能源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