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要求,加快制造强市建设,做强新质生产力发展载体。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对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征和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竞相布局、各展所长的竞争态势,坚持不懈走“产业立市、制造强市”之路,锻长板、补短板、育新板,着力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助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纵观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国内先进城市,无一不是依靠产业兴盛走在了发展前列。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发祥地之一,我市厚植产业基因,奠定发展坚实基础,构成“万亿之城”重要支撑。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产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以六大产业集群为核心、十六条优势产业链为骨干的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传统产业“老树新枝”的转型之变、新兴产业“含苞怒放”的蓬勃之姿、未来产业“拱土而出”的突破之势。迈向未来,我们仍要坚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可为可期。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过时的思维、过时的企业、过时的产品。要持续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根基、挖掘潜力、塑强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牢牢稳住产业发展这一“基本盘”。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也是我市产业转型的主战场。要奋力壮大新兴产业,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以场景为驱动,突出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高新兴产业贡献度。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要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关键技术和细分赛道,统筹优化发展布局,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作用不可或缺。要奋力做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相互赋能。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我们要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持久动力。
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