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滨江新区(五接镇):跨江融合 沿江开发 依江发力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13 字体:[ ]

  

  滨江新区,2011年10月成立,与五接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行政区域38.94平方公里,3.87万人,辖10个村(居)。境内开沙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宁通高速、沪通铁路、长江路高架西沿、沿江公路穿境而过,沪通长江大桥正在建设中。2016年荣登《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千强”榜。

  荣誉榜:

  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镇

  南通市特色工业园区

  江苏省省级旅游度假区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中国最美村镇

  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千强

  五年多来,滨江新区(五接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深度打造开沙岛旅游度假、船舶海工产业园、恒科纺织材料产业园、横港沙港口物流园“一区三园”发展平台,强基础、谋长远、求突破,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

  重抓项目

  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千强”

  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支撑经济跨越发展。2015年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首次突破150亿元,位居全区前例。重点骨干企业发挥了龙头带动和支撑作用,一批企业转型攀升。恒科、韩通等4家企业跨入“全区纳税百强企业”行列,全镇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25家,荣获南通市“2015年度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镇”称号。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格雷特机械、海鑫房产、鑫冶板材、北岸纺织、瑞友康电子、图海机械、特种管业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落地,南通市单体最大、总投资200亿元的恒科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完成一期投资55亿元,实现税收近亿元。2016年引进8个新项目,盘活一批闲置资产,推动船舶海工及钢结构企业转型升级,其中一家破产企业被香港天虹集团成功收购,明德重工拍卖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被厦门象屿集团成功收购。总投资60亿元的大唐南通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2亿元的途居南通开沙岛房车露营地项目已启动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将打造成为中国房车露营地旗舰标杆。目前,在手森林木屋度假、低空飞行、国际度假酒店等成熟旅游项目8个。五接镇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项目建设先进镇”。

  开发开放

  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

  五年多来,每年实施“十大重点基础工程”,强势推进开沙岛、横港沙联动开发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平台功能,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发展新格局。先后实施了横港沙一期固沙护滩工程,形成22000亩的土地资源;完成横港沙二期固沙护滩先导工程;投资4.5亿元建成长江通用码头;建成22万伏变电所及其供电线路、日处理2.5万吨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完成开沙岛拆迁安置任务,居民全部实行集中居住,同时完成7大地块的回购工作,腾出发展空间;实施自来水一体化、横港沙20KV供电专供线工程;实施水系畅通工程,新建水闸1座,围筑长江大坝1座,新建长江大堤1座,开挖引河8公里。投资5亿多元建成东沙大桥和两座景观大桥,13.6公里长的东沙大道、开沙大道、横港沙大道全面竣工通车,同步实施绿化、亮化,全面拉开了开沙岛、横港沙发展大框架,实现“桥、岛、港”联动开发建设,有效提升项目的承载能力。开沙岛旅游度假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连续两年通过复查考核验收,被国家旅游局、住建部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称号。船舶海工产业园被评为“南通市特色工业园区”。

  产镇融合

  镇村面貌实现新提升

  统筹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路40公里、农桥15座,完成全镇65.6公里农路路肩达标整治。强势推进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被评为“全区严格管控违法建设先进集体”。秸秆禁烧工作形成良性机制,秸秆机械化还田取得了新突破,被评为“南通市农机化工作先进镇”,6个村被评为“区秸秆还田示范村”。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大力组织实施河道整治三年计划,累计疏浚河道70.7公里,拆除坝头坝埂59座,新建涵洞38座,打捞沉船85条,清理“三网”847口,河道整坡101.51公里。全镇共8个村,建成区一星级康居村6个、市二星级康居村1个、省三星级康居村1个,被评为“通州区农村村庄整治先进单位”。实施动迁工程,累计动迁376户。启动综合配套服务组团建设,投资1亿元建成示范安置小区,高标准建成1所省级示范卫生院,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大城管”管理新机制,控违拆违、废品收购点整治、集镇环境整治以及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等工作均走在全区前列。2016年,获区“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重视民生

  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多多

  新农保、新农合、企保扩面工作以及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均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任务指标。全面推进“全托管”,累计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8997亩。建成一所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完成五接小学、李港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成功创建2所省级优质幼儿园。投资3500万元,建成一所省级示范卫生院,建成8个省级村卫生室。建成省级广播示范镇。重视文化惠民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建立了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和党员爱心基金。建成镇社会福利中心,养老事业社会化、市场化有效运作。重视“一老一少”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被评为江苏省“五有五好”先进典型。建成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形成了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阵地,顺利通过省级“六五普法”终期考核验收。五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南通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镇”“南通市法治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被评为南通市、通州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镇。

  党建惠民

  率先建立“五位一体”体系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的建设。把党建创新作为每年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列入千分考核的重点内容,做到“两手齐抓”。在全区率先建立了“五位一体”党建惠民体系,其做法被区推广,省市区新闻媒体先后作了专题宣传。建成五星级服务型党建示范点5个。完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全覆盖,建成镇便民服务中心,被区纪委评为“集中便民、一站服务”作风效能品牌。强化教育管理,党员干部“月月有讲座,季季有党课”形成制度,常态开展。开展“新区新人新活力,我与滨江共成长”活动,实施“青蓝工程”,激发年轻干部活力。强化廉政建设,切实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要求。2015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全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镇”。2016年,被区表彰为“作风效能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滨江新区(五接镇):跨江融合 沿江开发 依江发力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13 字体:[ ]

  

  滨江新区,2011年10月成立,与五接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行政区域38.94平方公里,3.87万人,辖10个村(居)。境内开沙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宁通高速、沪通铁路、长江路高架西沿、沿江公路穿境而过,沪通长江大桥正在建设中。2016年荣登《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千强”榜。

  荣誉榜:

  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镇

  南通市特色工业园区

  江苏省省级旅游度假区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中国最美村镇

  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千强

  五年多来,滨江新区(五接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深度打造开沙岛旅游度假、船舶海工产业园、恒科纺织材料产业园、横港沙港口物流园“一区三园”发展平台,强基础、谋长远、求突破,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

  重抓项目

  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千强”

  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支撑经济跨越发展。2015年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首次突破150亿元,位居全区前例。重点骨干企业发挥了龙头带动和支撑作用,一批企业转型攀升。恒科、韩通等4家企业跨入“全区纳税百强企业”行列,全镇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25家,荣获南通市“2015年度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镇”称号。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格雷特机械、海鑫房产、鑫冶板材、北岸纺织、瑞友康电子、图海机械、特种管业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落地,南通市单体最大、总投资200亿元的恒科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完成一期投资55亿元,实现税收近亿元。2016年引进8个新项目,盘活一批闲置资产,推动船舶海工及钢结构企业转型升级,其中一家破产企业被香港天虹集团成功收购,明德重工拍卖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被厦门象屿集团成功收购。总投资60亿元的大唐南通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2亿元的途居南通开沙岛房车露营地项目已启动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将打造成为中国房车露营地旗舰标杆。目前,在手森林木屋度假、低空飞行、国际度假酒店等成熟旅游项目8个。五接镇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项目建设先进镇”。

  开发开放

  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

  五年多来,每年实施“十大重点基础工程”,强势推进开沙岛、横港沙联动开发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平台功能,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发展新格局。先后实施了横港沙一期固沙护滩工程,形成22000亩的土地资源;完成横港沙二期固沙护滩先导工程;投资4.5亿元建成长江通用码头;建成22万伏变电所及其供电线路、日处理2.5万吨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完成开沙岛拆迁安置任务,居民全部实行集中居住,同时完成7大地块的回购工作,腾出发展空间;实施自来水一体化、横港沙20KV供电专供线工程;实施水系畅通工程,新建水闸1座,围筑长江大坝1座,新建长江大堤1座,开挖引河8公里。投资5亿多元建成东沙大桥和两座景观大桥,13.6公里长的东沙大道、开沙大道、横港沙大道全面竣工通车,同步实施绿化、亮化,全面拉开了开沙岛、横港沙发展大框架,实现“桥、岛、港”联动开发建设,有效提升项目的承载能力。开沙岛旅游度假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连续两年通过复查考核验收,被国家旅游局、住建部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称号。船舶海工产业园被评为“南通市特色工业园区”。

  产镇融合

  镇村面貌实现新提升

  统筹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路40公里、农桥15座,完成全镇65.6公里农路路肩达标整治。强势推进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被评为“全区严格管控违法建设先进集体”。秸秆禁烧工作形成良性机制,秸秆机械化还田取得了新突破,被评为“南通市农机化工作先进镇”,6个村被评为“区秸秆还田示范村”。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大力组织实施河道整治三年计划,累计疏浚河道70.7公里,拆除坝头坝埂59座,新建涵洞38座,打捞沉船85条,清理“三网”847口,河道整坡101.51公里。全镇共8个村,建成区一星级康居村6个、市二星级康居村1个、省三星级康居村1个,被评为“通州区农村村庄整治先进单位”。实施动迁工程,累计动迁376户。启动综合配套服务组团建设,投资1亿元建成示范安置小区,高标准建成1所省级示范卫生院,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大城管”管理新机制,控违拆违、废品收购点整治、集镇环境整治以及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等工作均走在全区前列。2016年,获区“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重视民生

  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多多

  新农保、新农合、企保扩面工作以及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均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任务指标。全面推进“全托管”,累计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8997亩。建成一所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完成五接小学、李港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成功创建2所省级优质幼儿园。投资3500万元,建成一所省级示范卫生院,建成8个省级村卫生室。建成省级广播示范镇。重视文化惠民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建立了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和党员爱心基金。建成镇社会福利中心,养老事业社会化、市场化有效运作。重视“一老一少”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被评为江苏省“五有五好”先进典型。建成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形成了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阵地,顺利通过省级“六五普法”终期考核验收。五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南通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镇”“南通市法治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被评为南通市、通州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镇。

  党建惠民

  率先建立“五位一体”体系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的建设。把党建创新作为每年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列入千分考核的重点内容,做到“两手齐抓”。在全区率先建立了“五位一体”党建惠民体系,其做法被区推广,省市区新闻媒体先后作了专题宣传。建成五星级服务型党建示范点5个。完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全覆盖,建成镇便民服务中心,被区纪委评为“集中便民、一站服务”作风效能品牌。强化教育管理,党员干部“月月有讲座,季季有党课”形成制度,常态开展。开展“新区新人新活力,我与滨江共成长”活动,实施“青蓝工程”,激发年轻干部活力。强化廉政建设,切实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要求。2015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全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镇”。2016年,被区表彰为“作风效能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