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浪潮奔涌的时代,南通正以战略眼光谋篇布局,以实干担当笃定前行,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延链条、拓市场、广协同,借智借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6月28日,我市举办跨国公司对话南通·汽车零部件专场活动,中德汽车人协会携会员企业到访南通,掀起产业对接热潮。就在三个月前,3月21日,跨国公司对话南通专场活动走进上海,我市与沪上相关领域的跨国公司、商(协)会代表“面对面”共话合作。
从主动“走出去”叩门招商,到热忱“请进来”共谋发展,两场跨国公司对接活动如金钥匙,解锁南通汽车产业全新机遇。这是我市深耕对德经贸交流、向客商发出诚挚邀约的生动实践。两场对接活动的背后,涌动的是南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蓬勃向上的强劲脉动。
板块协同 竞相突破
在中国制造的版图中,长三角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近1/3。这里不仅是工业浪潮的前沿阵地,更是全球产业链上的璀璨明珠。
在“苏大强”的13位“实力干将”中,聚国家战略叠加之势、扬江海交汇区位之优的南通,始终坚持产业立市、制造强市,产业门类齐全,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2万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16条优势产业链之一,近年来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兴汽车方向,稳步发展、加速转型。目前,瑞典斯堪尼亚、德国柏德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产业链条趋于完善、特色园区竞相发展、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全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230家,2024年总产值超450亿元,涵盖整车及改装车、发动机系统、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等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五大汽车产业重点板块协同发展、竞相突破,精彩的产业“擂台赛”正在上演——
如皋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为“双翼”,构建起整车制造“领航”、关键零部件“护航”的产业矩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跑出加速度;
崇川着力发展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车载单元、线控底盘等领域形成系列创新成果,获评江苏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区;
通州形成了汽车压铸和汽车电子两大产业,精密压铸、精密模具、压铸机械产业园被认定为“中国压铸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唯一;
南通开发区和苏锡通园区则集聚了多家来自欧美、日本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产业链发展注入了满满的“国际范儿”。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在跨国公司对话南通·汽车零部件专场活动中,行业专家们围绕智能驾驶的前沿技术、政策法规、出海合规应对等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驭势科技董事长吴甘沙在谈到“智能驾驶未来发展的十个观点”时说:“在降本增效之前,无人驾驶需要优先攻克传统驾驶难以适应的场景。在凌晨三四点的机场,无人车依然活跃在物流一线,可以化解人工车队‘倒班难’、司机短缺又生产不停的矛盾。”他认为,“所有的极限都源于认知局限。对汽车行业而言,未来或许不再局限于产品公司,服务公司和生态公司将更多被市场所需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场内,大咖们妙语连珠、智慧交锋;场外,友商间供需对接、推心置腹。奥托立夫、柏德汽车、雄邦压铸、华奎汽车配件、涵润汽车电子等十余家本地龙头骨干企业进行了产品展陈,并与大陆集团、伟巴斯特、博世集团、维克多、采埃孚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高管们开展对接洽谈。
“在活动中遇到上游企业延峰公司,倍感亲切。”柏德汽车内饰(江苏)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卫东感慨道。作为德国柏德集团在苏锡通园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柏德汽车内饰专注于汽车内饰真皮产品的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奥迪、奔驰、宝马等世界主流汽车以及比亚迪、吉利、理想等国内新势力汽车内饰中。张卫东表示,“近年来,南通汽车零配件产业链条正日趋完善。我们作为延峰座椅的皮料供应商,在南通这座城市一起发展壮大,两家企业间仅二十多分钟车程,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赫尔思曼汽车技术(南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产品主管陆杰杰驻足良久,他一边端详展台上的实物产品,一边认真询问线束的工艺参数,“我们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安全气囊连接器与线束的研发与制造,与赫尔思曼是同行。这次政府搭建的交流平台,邀请到产业链上的诸多企业,让我们有机会面对面交流,找到更多资源对接的契合点。”
抢抓机遇 深化合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通与德国产业合作和经贸交流日益密切,107家德资企业落户南通,默克、德之馨、巴斯夫等一批德资企业在通快速发展壮大。
2023年8月,市委书记吴新明带队赴德国开展经贸投资促进与合作交流活动,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对德合作,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吴新明在交流会上说,南通与德国合作发展有着深厚民意基础、广泛共同利益和丰富成功经验,希望立足现有良好基础携手迈向更高水平合作,让更多德国企业到南通生产、在南通研发、与南通双赢,一起分享机遇红利,共创美好未来。
2024年8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率经贸考察团赴德交流。她提出,海外仓对于发挥我市制造业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布局布点具有重要意义,要紧密结合全市跨境电商发展需求,持续完善海外网络,广泛链接供需资源,加快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拓展贸易撮合、服务对接等功能,更深层次链接南通产业带和德国市场,为我市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张丽华作为中德汽车人协会副理事长、伟巴斯特集团中国区总裁,两次参与跨国公司对话南通活动,并以启东人的身份表达了对家乡发展的关注。他对南通滨江临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和“八龙过江”的交通优势印象深刻,并表示,非常看好南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前景,日后将尽己所能为南通汽车产业导入更多项目和资源,助力家乡发展。
活动上,市工信局组织南通开发区、南通高新区、如皋开发区、苏锡通园区、市北高新区等五大汽车产业特色园区开展产业展示。斯堪尼亚作为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享有“公路之王”的美誉。“2020年集团与如皋签约,2023年商用整车项目开工,并在此基础上追加投资动力总成项目,2024年集团决定在如皋增设研发中心,这一系列动作都源于南通、如皋‘万事好通’的营商环境。”斯堪尼亚制造(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政府事务官慎谦分享在通项目进展时说。
当前,南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站上了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正以开放的胸怀、创新的生态、高效的营商环境,推动对德合作。“南通正聚力建设长三角德资企业集聚地,致力携手打造一批汽车产业合作‘标杆项目’。”市商务局局长高洪军向汽车界人士发出邀请,“期待大家关注南通、了解南通、选择南通、投资南通,你永远可以相信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