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我市举办政银企专题对接活动,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综合服务——
金融赋能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07 字体:[ ]

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城市名片和产业地标。今年央视“活力夜中国”系列报道首期节目中,特别点赞南通高端船舶制造业集群建设。今年一季度,我市船舶海工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交付船舶14艘,其中半数为高技术船舶;重点船舶企业手持订单203艘,其中高技术船舶占比58.6%。

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5月6日,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联合市工信局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张謇企业家学院等单位,举办政银企专题对接活动。活动中,6家银行机构和重点船舶海工代表企业正式签约,将以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赋能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发展,为南通打造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集群提供坚强支撑。

船舶海工产业发展强劲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作为我国第二大船舶海工基地,南通具备各类主流运输船、工程船的生产制造能力,形成了覆盖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海工装备优势产业链。

今年以来,全市船舶海工企业订单形势喜人。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重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增至1038.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2%,约占全国的9.1%。手持船舶海工订单中,超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90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极地探险邮轮、LNG加注船、大型LNG运输船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风电安装平台等高端产品艘数占比达到58.6%。

“坚持向海发展,主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制造两大核心业务。”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志勇表示,南通将按照国家培育世界级集群的要求,全面提升产业链核心关键配套能力,加快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体系完备、高效协同、绿色智能、安全可控的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金融服务助力转型发展

船舶海工行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在监管机构精准指导、政府部门全力支持下,全市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船舶海工企业表内贷款余额5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65亿元,同比增长25.14%;表外保函余额127.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93亿元,同比增长44.16%。

银行保函业务是船舶海工企业最基础、最迫切的金融需求。“以前南通当地金融机构没有保函授信支持,不得不通过外地外贸公司代开,增加了企业运营财务成本。”江苏银行南通分行率先深度介入,主动对接境外优质船东,争取预付款保函直开。其中,某船舶龙头民企在该行获批10条船舶的预付款保函、授信总额15.72亿元。

近年来,南通船舶海工总装、配套及关联企业集聚,产业链逐渐拉长。针对实力较强、处于供应链核心的企业,建设银行南通分行通过供应链、银行承兑汇票或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为支持南通船舶海工放心“走出去”,中国出口信保南通营业部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促融资的政策性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为企业融资增信。截至去年末,南通营业部通过特定合同保险共计承保船舶海工项目88个,承保金额超55亿美元,为超60艘船舶海工项目解决了建造期融资问题,保单融资增信规模超72亿元。

政策支持打造产业集群

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政策保障、金融赋能。今年2月,人民银行南通中支联合市金融局、南通银保监分局和市工信局制定印发的《南通市金融支持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的指导意见》(通银发2023〔13号〕),为我市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和服务船舶海工企业,助力南通打造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给出“方向标”。

“有效破解疏通现有融资模式下的堵点难点,是为海工船舶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沈莲解读该指导意见时表示,在金融供给方面,聚焦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金融机构为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发展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在引导转型升级方面,重点支持海工船舶企业产业强链补链,助力增强海工船舶企业研发能力,完善海工船舶从业人员金融服务。

沈莲表示,希望以此次政银企对接活动为契机,各金融机构加强产业研究分析和综合研判,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金融力量推动南通打造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集群。

日报记者 张水兰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我市举办政银企专题对接活动,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综合服务——
金融赋能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07 字体:[ ]

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城市名片和产业地标。今年央视“活力夜中国”系列报道首期节目中,特别点赞南通高端船舶制造业集群建设。今年一季度,我市船舶海工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交付船舶14艘,其中半数为高技术船舶;重点船舶企业手持订单203艘,其中高技术船舶占比58.6%。

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5月6日,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联合市工信局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张謇企业家学院等单位,举办政银企专题对接活动。活动中,6家银行机构和重点船舶海工代表企业正式签约,将以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赋能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发展,为南通打造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集群提供坚强支撑。

船舶海工产业发展强劲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作为我国第二大船舶海工基地,南通具备各类主流运输船、工程船的生产制造能力,形成了覆盖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海工装备优势产业链。

今年以来,全市船舶海工企业订单形势喜人。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重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增至1038.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2%,约占全国的9.1%。手持船舶海工订单中,超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90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极地探险邮轮、LNG加注船、大型LNG运输船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风电安装平台等高端产品艘数占比达到58.6%。

“坚持向海发展,主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制造两大核心业务。”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志勇表示,南通将按照国家培育世界级集群的要求,全面提升产业链核心关键配套能力,加快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体系完备、高效协同、绿色智能、安全可控的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金融服务助力转型发展

船舶海工行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在监管机构精准指导、政府部门全力支持下,全市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船舶海工企业表内贷款余额5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65亿元,同比增长25.14%;表外保函余额127.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93亿元,同比增长44.16%。

银行保函业务是船舶海工企业最基础、最迫切的金融需求。“以前南通当地金融机构没有保函授信支持,不得不通过外地外贸公司代开,增加了企业运营财务成本。”江苏银行南通分行率先深度介入,主动对接境外优质船东,争取预付款保函直开。其中,某船舶龙头民企在该行获批10条船舶的预付款保函、授信总额15.72亿元。

近年来,南通船舶海工总装、配套及关联企业集聚,产业链逐渐拉长。针对实力较强、处于供应链核心的企业,建设银行南通分行通过供应链、银行承兑汇票或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为支持南通船舶海工放心“走出去”,中国出口信保南通营业部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促融资的政策性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为企业融资增信。截至去年末,南通营业部通过特定合同保险共计承保船舶海工项目88个,承保金额超55亿美元,为超60艘船舶海工项目解决了建造期融资问题,保单融资增信规模超72亿元。

政策支持打造产业集群

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政策保障、金融赋能。今年2月,人民银行南通中支联合市金融局、南通银保监分局和市工信局制定印发的《南通市金融支持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的指导意见》(通银发2023〔13号〕),为我市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和服务船舶海工企业,助力南通打造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给出“方向标”。

“有效破解疏通现有融资模式下的堵点难点,是为海工船舶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沈莲解读该指导意见时表示,在金融供给方面,聚焦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金融机构为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发展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在引导转型升级方面,重点支持海工船舶企业产业强链补链,助力增强海工船舶企业研发能力,完善海工船舶从业人员金融服务。

沈莲表示,希望以此次政银企对接活动为契机,各金融机构加强产业研究分析和综合研判,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金融力量推动南通打造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集群。

日报记者 张水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