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新宠,消费贷近日暂别价格战:自4月1日起,利率告别“2字头”,3%以下的利率优惠券全面退出江湖。连日来,记者了解到,我市各银行已全面调整消费贷产品,暂停配发低利率消费贷利率优惠。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低于3%”利率的消费贷产品,有利于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消费信贷可持续性。
降至2.5%,消费贷利率屡创新低
消费贷是促进消费的抓手之一。记者了解到,随着提振消费的相关政策陆续出炉,各家银行纷纷加码消费贷营销力度,进一步扩大消费支持力度,助力居民消费升级。数据显示,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超20%。
今年3月中旬,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新政落地,银行打响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价格战”,火速跟进调整旗下消费贷产品额度及期限,甚至一度出现“白热化”竞争,曝出最低利率降至2.5%,创下新低。“银行消费贷利率这么低,对有资金需求的消费者来说非常惊喜。”市民张女士在我市某银行消费信用贷额度30万元,在银行营销中得知贷款利率仅有2.58%时,立即进行了提现,“正好家中装修资金紧张,这笔钱有了大用处。”
“去年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利率普遍在3.3%以上,前几年即便是优质客户消费贷利率也在6%以上。”我市一家城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近年来,银行信贷结构出现明显调整,信用卡业务规模持续压降,而消费贷则成为各家银行的发力重点,“陆续推出的消费贷产品优惠措施,有助于提振消费市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本轮消费贷“战场”上,除了利率血拼,更有100万元额度开闸、7年超长待机。记者从我市部分银行了解到,达标客户额度也纷纷上调,部分消费贷产品最高额度从20万元上调至30万元,或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某银行白名单企业职工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
昙花一现,消费贷“涨”声重响
“羊毛还没来得及薅就被叫停了,好可惜!”这波史上最便宜消费贷也只是“昙花一现”,“2字头”消费贷利率在二季度戛然而止。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根据相关指导,自4月1日起,新发放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不低于3%。
“我一直在银行有消费贷款,最低利率是年化3.16%,额度是30万元。平时将消费贷作为备用金,要使用的时候随时提取,也能够随时还款。”市民陈先生在3月底接到银行客户经理提醒信息:4月1日起消费贷利率将上调至3%,如果近期有消费资金需求,可尽快提款。
“没想到也就几天时间,‘涨’声就响了起来,利率又回到‘3字头’。”陈先生透露,在收到客户经理提醒后,重新申请了年化2.9%利率的消费贷,并偿还了此前3.16%利率的消费贷。“只是将贷款置换了一下,就能省下几百元利息。”
如今,消费贷市场上已经“2字头”利率踪迹难觅。消费贷银行愿意放、消费者也能得实惠,为何优惠利率会被紧急“踩刹车”?“其实3%基本可被视为零售贷款利率的底限。”我市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贷和按揭贷是银行重要信贷资产,如果利率过低会压缩银行利润空间;将利率调整保持在合理水平,可防止资金违规使用,刹住价格战歪风,并增强消费信贷可持续性。
羊毛难薅,低息也有“隐形门槛”
尽管消费贷重返“3字头”,但记者了解发现,这类低利率消费贷产品也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轻松触达,各家银行会将最低利率与特定客群绑定,例如新客户、优质企业员工或通过特定渠道申请的借款人。我市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既保持了市场吸引力,又为后续风险控制留出空间。
低利率与高额度看似诱人,但实际申请条件并不宽松。以某城商行为例,其线上申请的20万元消费贷额度虽无需抵押,但若需提额,则必须通过线下面签流程,审核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房产信息等核心资质。还有的银行则设置了更复杂的准入门槛:如要享受最低利率,需以“团购”形式申请,凑满20人方可成团。
“银行会根据个人信息进行画像评分,其享受的额度和利率会有所不同。”我市某银行个贷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征信记录、社保缴纳情况、负债率等仍是基础筛选条件,部分银行还对借款人年龄、工作单位性质、工龄等提出附加要求。
“消费者在申请消费贷时需理性评估自身资质,避免被宣传利率误导。”我市相关业内人士提醒,普通消费者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同时还要重点关注还款灵活性、提前还款手续费等条款,而非单纯追求最低利率。
日报记者 张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