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我市已建成科技小院17家 形成“一院一产业、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6 字体:[ ]

11月6日至7日,市科协组织召开全市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座谈会,通过实地观摩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科技小院在服务农业产业、推动技术转化、培育实用人才等方面的成效与经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实地观摩环节,与会代表先后调研了海门豆类、崇川蜜蜂、如皋富硒水稻、海安蛋鸡四家特色科技小院,深入了解科技如何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座谈环节,海安市科协、如皋市科协分享了在科技小院建设中的组织经验与资源整合路径。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南通大学汪保华教授围绕“扎根乡土、科教融合”,介绍了小院在品种创新、技术集成、装备研发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做法;海门区常乐镇代表阐述了政府搭台、院所赋能、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豆类产业振兴模式;如皋富硒水稻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任筱童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主题,讲述了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开展科研、服务产业的成长历程,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科技小院17家,其中国家级7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涵盖豆类、蔬菜、稻米、山羊、蛋鸡、蜜蜂等多个优势产业,形成了“一院一产业、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科技小院在技术攻关、品牌建设、农民培训等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与“人才摇篮”。

我市已建成科技小院17家 形成“一院一产业、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6 字体:[ ]

11月6日至7日,市科协组织召开全市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座谈会,通过实地观摩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科技小院在服务农业产业、推动技术转化、培育实用人才等方面的成效与经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实地观摩环节,与会代表先后调研了海门豆类、崇川蜜蜂、如皋富硒水稻、海安蛋鸡四家特色科技小院,深入了解科技如何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座谈环节,海安市科协、如皋市科协分享了在科技小院建设中的组织经验与资源整合路径。江苏省(南通)特色蔬菜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南通大学汪保华教授围绕“扎根乡土、科教融合”,介绍了小院在品种创新、技术集成、装备研发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做法;海门区常乐镇代表阐述了政府搭台、院所赋能、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豆类产业振兴模式;如皋富硒水稻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任筱童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主题,讲述了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开展科研、服务产业的成长历程,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科技小院17家,其中国家级7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涵盖豆类、蔬菜、稻米、山羊、蛋鸡、蜜蜂等多个优势产业,形成了“一院一产业、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科技小院在技术攻关、品牌建设、农民培训等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与“人才摇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