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报讯 (记者刘璐)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因疫情原因引发的劳务纠纷不断增多。记者24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7月我市外派人员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市商务局第一时间对人员出入境、纠纷处置、安全生产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排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项目和外派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园区、企业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将外派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境外安全管理,妥善处置外派劳务争议,落实落细服务保障措施。
据了解,我市每年正常外派人员8000人左右,去年因疫情原因降至2510人。
今年以来,我市已新派各类劳务2681人,期末在外16907人,同比分别增长204.66%、2.87%,新派人数较多的国家是以色列、新加坡、俄罗斯、日本。目前,我市境外项目运行基本正常,外派人员健康情况整体平稳。疫情期间,我市出国劳务培训考试中心暂停外派劳务线下培训和考试,根据需要适时开展线上培训,指导企业开展科学防控。
《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项目和外派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减少国内外人员轮换,原则上非必要不外派,非必要不回国;明确国内、国外疫情防控负责人并保持通讯畅通,对在外人员尽可能实行封闭式管理,向境外企业和项目提供必需的防疫物资;加强远程防疫指导和在外人员心理疏导;如发生在外人员感染,及时报告商务部门和驻外使领馆,按照使领馆要求开展人员救治和应对处置工作。
对境外项目安全管理,通知要求企业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严格遵守项目所在国安全生产等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境外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疫情期间,重点关注与外派人员相关的薪资福利、劳动保护、保险保障等方面情况,特别是做好因疫情无法回国、处于隔离期或因回国航班延误滞留在外的人员安抚和疏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妥善化解争议分歧。
下一步,市商务局密切关注几个重点市场的劳务人员出入境情况,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与外办、公安等部门联动,指导和督促我市企业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妥善化解境外风险;落实“春苗行动”要求,帮助在外劳务人员申请疫苗接种,避免发生境外群体性感染事件;继续完善重点市场承包劳务行业自律公约签订工作,妥善处理涉外劳务纠纷,维护劳务人员和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