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如皋党建领航乡村振兴新引擎——
平园池荷花节催生农村“颜值经济”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20 字体:[ ]

日报讯(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冒志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9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皋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千亩荷花园人流如织,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游客拿着手机一路拍个不停。当天,如皋平园池第五届荷花节拉开大幕,南通市第一个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学校——平园池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

“‘荷韵’党建, 让乡村振兴活起来。曾经的穷村平园池一跃成为雉水大地一张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新型农业主体由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优质旅游景点应运而生,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成立平园池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培养更多的具有三农情怀和服务本领的专业技术人才,输送到全市14个镇区347个村居,推进农村‘颜值经济’和新型产业大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莹滢说。

“过去只知道如皋是世界长寿乡,昨天第一次来平园池,看到的是城里看不到的风景,闻到的是淡淡的清香,吃的是长寿美味,民宿睡得比家里还香。”家住上海杨浦区的游客朱富春一边为朋友拍照、一边告诉记者。

临近中午,游客沿着栈桥返回,来到紧挨“醉荷园”的农家乐菜馆“清荷农家”就餐,一次能坐100人的餐厅已经座无虚席。“村党总支带领我们发展旅游产业,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最沾光,我开餐馆一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餐馆老板张远宏说。

2014年,地处如皋、海安交界的平园池村迎来了新的当家人,十里八乡的致富能手,年轻的“老”党员刘炜建。他抓住实施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打造“荷藕产业链条”和“荷乡旅游品牌”,探索了一条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短短7年时间,平园池村从一个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春赏牡丹、夏观荷花、秋看菊花、冬有梅景,目前,全村形成盛唐牡丹园、菊花园、蜡梅园、生态采摘园等9个景区,催生了一个亿元产业。”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说:“我们连续5年举办荷花节,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富民强村,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9.9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15万元,其中,旅游业人均增收6000多元。”

把党建示范点建到产业链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惠民新篇章。今年,如皋市委市政府把“复制”平园池振兴乡村的经验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实施“头雁工程”和推进“群雁孵化工程”,通过建坚强堡垒和人才支撑,激发基层党员、村居干部争先创优的奋进动力,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富民特色产业,打造更多的“赏”有四季美景、“购”有绿色食品、“娱”有生态乐园、“住”有特色民宿,绘就乡村振兴的“醉”美画卷。

如皋党建领航乡村振兴新引擎——
平园池荷花节催生农村“颜值经济”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20 字体:[ ]

日报讯(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冒志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9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皋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千亩荷花园人流如织,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游客拿着手机一路拍个不停。当天,如皋平园池第五届荷花节拉开大幕,南通市第一个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学校——平园池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

“‘荷韵’党建, 让乡村振兴活起来。曾经的穷村平园池一跃成为雉水大地一张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新型农业主体由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优质旅游景点应运而生,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成立平园池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培养更多的具有三农情怀和服务本领的专业技术人才,输送到全市14个镇区347个村居,推进农村‘颜值经济’和新型产业大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莹滢说。

“过去只知道如皋是世界长寿乡,昨天第一次来平园池,看到的是城里看不到的风景,闻到的是淡淡的清香,吃的是长寿美味,民宿睡得比家里还香。”家住上海杨浦区的游客朱富春一边为朋友拍照、一边告诉记者。

临近中午,游客沿着栈桥返回,来到紧挨“醉荷园”的农家乐菜馆“清荷农家”就餐,一次能坐100人的餐厅已经座无虚席。“村党总支带领我们发展旅游产业,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最沾光,我开餐馆一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餐馆老板张远宏说。

2014年,地处如皋、海安交界的平园池村迎来了新的当家人,十里八乡的致富能手,年轻的“老”党员刘炜建。他抓住实施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打造“荷藕产业链条”和“荷乡旅游品牌”,探索了一条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短短7年时间,平园池村从一个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春赏牡丹、夏观荷花、秋看菊花、冬有梅景,目前,全村形成盛唐牡丹园、菊花园、蜡梅园、生态采摘园等9个景区,催生了一个亿元产业。”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说:“我们连续5年举办荷花节,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富民强村,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9.9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15万元,其中,旅游业人均增收6000多元。”

把党建示范点建到产业链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惠民新篇章。今年,如皋市委市政府把“复制”平园池振兴乡村的经验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实施“头雁工程”和推进“群雁孵化工程”,通过建坚强堡垒和人才支撑,激发基层党员、村居干部争先创优的奋进动力,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富民特色产业,打造更多的“赏”有四季美景、“购”有绿色食品、“娱”有生态乐园、“住”有特色民宿,绘就乡村振兴的“醉”美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