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南通科促会欲破协同困境,当好“第三方力量”——
聚创新之力 助产业成长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7 字体:[ ]

10月23日,走进位于南通高新区的江苏濠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对一款“蛇形仿生机器人”进行产品测试。

近年来,濠汉信息在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领域前瞻布局,凭借前沿技术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常常为找不到上下游合作伙伴而烦恼。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学钧看来:“创新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上下游抱团,合力推动技术成果加速落地。”

像濠汉信息这样的新兴产业企业,是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直击产业短板弱项、企业痛点焦虑,一支推动产创融合、破解协同困境的“第三方力量”——南通市新兴产业科创促进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当前,新兴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战略支点。站在“万亿之城”新起点,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载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等新兴产业、优势产业贡献份额日益加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引领作用。

“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科创企业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焦虑。”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科促会筹备组负责人陈俊结合他多年来对创新企业的调研了解,深感他们的链接之困、服务之困、协同之困。

不少企业反映,自身对专业化服务需求迫切,但市场供给与企业真实需求之间常存在错位。南通裕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军的智能酿造解决方案服务商,近年来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在设备的节能、环保、高效上持续改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间就是金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俪静坦言,产学研方案能不能达到实际效果,不同方案哪一种最优,需要“行家”精准牵线,帮企业降低试错成本。

优质的创新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育成繁茂森林,需多方悉心浇灌、共同守护。“企业从0到1到N,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赋能需求。”筹备组成员沈卫坚此前曾在政府科技部门任职,长期与科技企业打交道。他举例,很多初创企业因不懂市场和内部管理而跌得鼻青脸肿,成长期的合规风险管理、成熟期的产业研究和发展战略决策、国际化等,不少企业仅有概念,而不清楚到底如何做。“需要一个全生命周期陪伴的‘顾问’,赋能企业成长”。

“推动产创融合、破解协同困境,既需要地方党政的积极作为,也需要各类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全力加持。”陈俊介绍,科促会将有效整合市域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助力优化新兴产业服务生态,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投”协同赋能的服务平台。

科促会协同创新信息系统上线企业正在持续增加。这个具备“检索—标识—筛选—通知—精准匹配”等功能的系统将有效实现创新要素“一对多”“一对很多”的对接,以提高资源匹配有效性。科促会将努力做“深度链接者”,主动穿针引线,积极串联起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科创园区,推动从“物理关联”到“化学融合”的转变;做“精准赋能者”,聚焦企业真实成长需求,精准匹配科创资源;做“集群催化者”,构建互信合作机制,促进企业间从“单点发力”到“链式协同”,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与抱团发展的集群竞争力。

以汇聚回应时代,以协同突破边界,以科技赋能未来。据介绍,科促会成立后,将对照前期梳理出的科创资源清单一家一家“敲门”,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苏南等地的园区展开对接,力促更多科技成果在南通落地转化。

南通科促会欲破协同困境,当好“第三方力量”——
聚创新之力 助产业成长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7 字体:[ ]

10月23日,走进位于南通高新区的江苏濠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对一款“蛇形仿生机器人”进行产品测试。

近年来,濠汉信息在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领域前瞻布局,凭借前沿技术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常常为找不到上下游合作伙伴而烦恼。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学钧看来:“创新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上下游抱团,合力推动技术成果加速落地。”

像濠汉信息这样的新兴产业企业,是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直击产业短板弱项、企业痛点焦虑,一支推动产创融合、破解协同困境的“第三方力量”——南通市新兴产业科创促进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当前,新兴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战略支点。站在“万亿之城”新起点,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载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等新兴产业、优势产业贡献份额日益加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引领作用。

“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科创企业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焦虑。”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科促会筹备组负责人陈俊结合他多年来对创新企业的调研了解,深感他们的链接之困、服务之困、协同之困。

不少企业反映,自身对专业化服务需求迫切,但市场供给与企业真实需求之间常存在错位。南通裕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军的智能酿造解决方案服务商,近年来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在设备的节能、环保、高效上持续改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间就是金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俪静坦言,产学研方案能不能达到实际效果,不同方案哪一种最优,需要“行家”精准牵线,帮企业降低试错成本。

优质的创新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育成繁茂森林,需多方悉心浇灌、共同守护。“企业从0到1到N,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赋能需求。”筹备组成员沈卫坚此前曾在政府科技部门任职,长期与科技企业打交道。他举例,很多初创企业因不懂市场和内部管理而跌得鼻青脸肿,成长期的合规风险管理、成熟期的产业研究和发展战略决策、国际化等,不少企业仅有概念,而不清楚到底如何做。“需要一个全生命周期陪伴的‘顾问’,赋能企业成长”。

“推动产创融合、破解协同困境,既需要地方党政的积极作为,也需要各类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全力加持。”陈俊介绍,科促会将有效整合市域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助力优化新兴产业服务生态,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投”协同赋能的服务平台。

科促会协同创新信息系统上线企业正在持续增加。这个具备“检索—标识—筛选—通知—精准匹配”等功能的系统将有效实现创新要素“一对多”“一对很多”的对接,以提高资源匹配有效性。科促会将努力做“深度链接者”,主动穿针引线,积极串联起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科创园区,推动从“物理关联”到“化学融合”的转变;做“精准赋能者”,聚焦企业真实成长需求,精准匹配科创资源;做“集群催化者”,构建互信合作机制,促进企业间从“单点发力”到“链式协同”,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与抱团发展的集群竞争力。

以汇聚回应时代,以协同突破边界,以科技赋能未来。据介绍,科促会成立后,将对照前期梳理出的科创资源清单一家一家“敲门”,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苏南等地的园区展开对接,力促更多科技成果在南通落地转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