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南通一院“AI智能诊断平台”惠及三百多名患者
一分钟内锁定骨质疏松风险点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23 字体:[ ]

日报讯 (记者朱颖亮)“不用额外做检查,胸部CT直接告诉我骨头没问题!”昨日上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周阿姨拿着AI生成的骨密度报告连连称赞。由南通大学与南通一院联合研发的“AI骨质疏松智能诊断平台”自去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至今已让300多名患者受惠。

该平台通过分析胸部CT产生的300多张影像,1分钟内自动锁定骨质疏松风险点,诊断效率是人工的20倍,准确率超93%。这一创新成果让常规体检的CT影像成功实现“一图多用”,为骨质疏松早筛早治开辟全新路径。

“传统骨密度检测需要双能X线或定量CT,费用高、辐射大,很多人不愿做。”市一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王林介绍,新平台突破性地利用低剂量胸部CT数据(辐射量仅相当于一次胸片),通过AI算法从300多张影像中智能识别椎体区域,精准测量松质骨密度值。以周阿姨为例,她因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术前骨密度评估通过胸部CT同步完成,全程仅需30分钟,较传统流程缩短90%的时间。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平均3人中就有1人是骨质疏松患者。该病发病隐匿,发现时往往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并发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骨质疏松的早诊早治意义重大。

2021年6月,南通大学张堃教授团队与南通一院影像科联合攻关,组建了由5位人工智能科学家、8位医学专家、7位医工结合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科研团队,针对传统筛查痛点展开技术攻坚。团队成员通大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邵睿表示,平台通过3年临床测试,最终实现“一次CT、多重诊断” 的技术跨越。

“崇川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最早开展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健康促进项目的区县之一。我们对于‘AI骨质疏松智能诊断平台’项目充满期待,希望可以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居民骨质疏松筛查,造福更多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崇川区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明祥说。

南通一院“AI智能诊断平台”惠及三百多名患者
一分钟内锁定骨质疏松风险点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23 字体:[ ]

日报讯 (记者朱颖亮)“不用额外做检查,胸部CT直接告诉我骨头没问题!”昨日上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周阿姨拿着AI生成的骨密度报告连连称赞。由南通大学与南通一院联合研发的“AI骨质疏松智能诊断平台”自去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至今已让300多名患者受惠。

该平台通过分析胸部CT产生的300多张影像,1分钟内自动锁定骨质疏松风险点,诊断效率是人工的20倍,准确率超93%。这一创新成果让常规体检的CT影像成功实现“一图多用”,为骨质疏松早筛早治开辟全新路径。

“传统骨密度检测需要双能X线或定量CT,费用高、辐射大,很多人不愿做。”市一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王林介绍,新平台突破性地利用低剂量胸部CT数据(辐射量仅相当于一次胸片),通过AI算法从300多张影像中智能识别椎体区域,精准测量松质骨密度值。以周阿姨为例,她因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术前骨密度评估通过胸部CT同步完成,全程仅需30分钟,较传统流程缩短90%的时间。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平均3人中就有1人是骨质疏松患者。该病发病隐匿,发现时往往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并发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骨质疏松的早诊早治意义重大。

2021年6月,南通大学张堃教授团队与南通一院影像科联合攻关,组建了由5位人工智能科学家、8位医学专家、7位医工结合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科研团队,针对传统筛查痛点展开技术攻坚。团队成员通大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邵睿表示,平台通过3年临床测试,最终实现“一次CT、多重诊断” 的技术跨越。

“崇川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最早开展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健康促进项目的区县之一。我们对于‘AI骨质疏松智能诊断平台’项目充满期待,希望可以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居民骨质疏松筛查,造福更多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崇川区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明祥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