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报讯(通讯员 周锦旭 记者 杨新明)如高高压、嘉好热熔胶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势加透博、联众肠衣获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思源赫兹、泰慕士被列入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氢能产业规划类导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艾威机械、威世药业获批外资研发机构,103家企业通过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件……今年以来,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亮点频现。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正逐渐成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鼎新带动革故
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强劲
“100摄氏度的蒸汽环境,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地方承受大约280公斤的压力。”南通龙源电站阀门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振宇指着一堆调节阀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家从事电站阀门设计、开发、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研发费用的投入占比维持在6%左右,过硬的产品质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在行业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份额位列全国前十。
“智能化是方向,目前我们正在开发智能型电力配电系统,将配电柜中各元件的数据集成到显示面板上,再通过手机App实现实时监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实现起来都有难度,我们正在进行技术攻关,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高泰电气钱利军董事长说。
积极走自主创新之路、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如皋开发区企业家的自觉选择。思源赫兹自主研发的电压互感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行业中排名第一;威世药业主导产品“立再适”获得多项国际、国内专利,现已覆盖国内主要省市及三甲医院;美能得公司与德国和美国的专业技术机构合作成立了先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科研实验室;泰慕士公司开发的高耐磨色牢度热湿舒适针织产品开发关键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进步一等奖。
集聚推动裂变
创新平台腾笼换凤
如皋开发区宝林工业园区一栋厂房内,势加透博洁净动力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埋头装配氢燃料电池空压机,刚刚下线就打包发货,每天可发运120台。由省“双创人才”张学峰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攻克了动压气浮轴承、高速电机及高频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壁垒,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XT-FCC系列气悬浮空压机一炮打响,赢得一张张订单,今年1-8月份应税销售同比翻番。
宝林工业园区不久前刚清理腾挪出几家质态不佳的小公司。提档升级、“腾笼换凤”,努力创成国家级孵化器,围绕这一园区新定位,新的招商方向业已明确:新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重点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
如皋开发区不断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载体建设,使之成为中小科创项目的“集聚地”和“裂变场”。
今年8月,如皋麦腾智慧天地获评江苏省众创空间,致力于帮助科创企业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全周期成长,打出“政策+直投”的“组合拳”,帮助解决企业在起跑阶段遇到的资金问题,支持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评价机制和动态进出标准,确保入驻企业“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激励企业持续创新。开园仅一年多,已吸纳50余家中小型科创企业入驻。
政策驱动实践
政府引导四两拨千斤
“工作中要突出一个重点,紧抓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坚持把科技创新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坚定信心、勇于开拓,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如皋市委副书记、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丁兴华说。
如皋开发区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局下面专门设置科技促进科,聚焦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招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高研发投入占比、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等重点积极开展工作。
营造科创氛围,如皋开发区不遗余力。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制订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出台2021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意见,其中科技创新板块占比超过40%,真正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来定位。近年来,他们每年拿出300万元奖励科创贡献突出的企业、项目及人才,真金白银的精准投入,激发了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今年以来,申报市高企培育入库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40家,1—8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同期增幅4.96%。
着眼未来,如皋开发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相关高端科研机构、企业总部和研发总部,聚集科创服务型企业、创新人才团队、科创基础设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力争到“十四五”末,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00家,将如皋开发区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区域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