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让我们感到无比激动,这说明我们的航空工业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们整个线缆行业也是一种推动。”昨日,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辉告诉记者,十多年前,通光电子线缆就已经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相关合作,为他们提供设计服务。目前,通光与商飞合作的相关项目已经获得中国商飞PCD(工艺过程控制)认证,产品正在试验中。
C919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也是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集大成者。进入大飞机的供应商名单,是企业制造实力的集中体现。此次,通光集团为C919提供专用电缆,相较于普通电缆,它的耐温等级可达200℃,而且重量更轻。
线缆是大型客机的总装直属件和“神经”,不同材料规格、不同类型的线缆将飞机飞控、航电、燃油、液压、环控等各系统有机连接成完整的总体系统,实现各种信号和指令的传输,因此,线缆设计、制造能力是飞机总装制造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关系飞机总装制造效率和飞机性能、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十多年来,通光线缆不断投入资金与人力研发适合商飞的产品,陈辉介绍,民用航空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极高,鉴定要求也极高,因此在研发初期,通光由于没有适合的设备完成鉴定试验,技术团队就带着产品前往国外试验,一待就是一年。
后期,为了方便鉴定试验的实施,通光斥巨资引进德国精密的立式绕包机、卧式绕包机、烧结设备等,确保线缆绕包节距均匀稳定,烧结状态一致性好。同时,通光设计了先进的绕包和烧结工艺,通过工艺的设计和控制,实现产品电弧试验、耐水解试验等关键性能指标的突破。“我们还自主设计开发了镀银铜带绕包工装,这个工装可有效控制镀银铜带绕包后的外径均匀稳定,且不破坏镀银铜带绕包后的结构。同时,通过对镀银铜带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两个性能的改进和不断调试,最终实现了镀银铜带绕包工艺的突破。”陈辉说,参与大飞机配套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通光也在不断突破自身的技术,一共申请了14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6件。
近年来,通光线缆致力于光电传输产品的研发,由多名资深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通光线缆技术团队,还引进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提升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拥有多项与产品有关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稳相电缆等4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涵盖电子、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及民用通信领域。
日报通讯员 施莉莉 钱丽君 日报记者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