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谐号上的江海风韵
上午11点28分,搭载着650名乘客的列车满员出发。乘客们惊喜地发现,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只印着“我爱南通”的帆布手袋,里面有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首日纪念封、旅游路线图及南通城市介绍。
列车缓缓启动,来自南京客运段的小姐姐们以一段快闪舞蹈《乘风破浪的高姐》,掀起首发车上的文艺序幕。
这一路,除了曼妙的舞姿,还有一场别开生面的火车诗会。“今天,是沪苏通铁路通车第一天,一个值得铭记的‘首航’……”国家一级演员、南通市朗诵协会副会长吴培军以一首《我在沪苏通铁路上,为您读诗》开场,挂满诗句的火车,伴着我们走向长江彼岸。
车厢另一端,61岁的南通市美协副主席钱志扬专门带来一幅画,赠送给担当首发车值乘任务的南京客运段。
有诗、有画,充满文艺范儿的首发车,马力十足地奔驰,为“轨道上的长三角”绘就了一幅绝美的风景。
铁路参建者见证历史一刻
放眼窗外,铁路沿线两侧现代交通设施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
列车驶过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大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纷纷拍照留念。要知道,跨江而过的短短2分钟,南通人民等了10年。
“十年磨一剑,如今一朝梦圆。”原铁路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兴贵亲自参与、见证了沪苏通铁路建设的全过程。从谋划、立项到建成的10多年时间里,他感叹南通人民的付出常人难以想象。
南通西站的参建者、中铁建工集团南通西站项目经理凡靠平也登上了这辆首发车。“激动、开心,从自己亲手参与建设的火车站搭乘首发车,很有成就感。”
尽管有座,但乘客卜先生一直站在过道窗口看向窗外,他专程从南京赶来搭乘首发车,是无数前来打卡的铁路爱好者中的一位。“走过国内不少车站,但南通西站的江海风韵,震撼到我了。”卜先生毫不吝惜对西站的赞美,坦言除了颜值在线,站内各项设备甚至洗手间,都是国内车站中领先的。
企业家谋划未来人才招引
这一趟车,载着不同的人、不同的希望而来。
列车一路驰骋,最高时速200公里,车厢内稳稳的,一下子就拉近了平潮市民陆新明的“双城”生活轨迹。“我的工厂在平潮,平时生活在上海,一周往返两三次是常事。”陆新明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南通港码头的“东方红”轮的五等舱,经常一票难求。后来南通有了苏通大桥,享受了几年交通“红利”之后,越来越堵的路况让他望而生畏,现在有了沪苏通铁路,上海站下车后,步行10分钟就能到家。
列车上的南通企业家黄永峰,则将眼光放在了未来的人才招引上。“以往,受制于交通,一些优秀人才不太愿意跨江而来。如今随着铁路的开通运营,南通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乘高铁往返沪苏通,已经成为现实。”他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搭乘这班列车,来南通创业。
央视财经频道上海站记者金淦受邀采访首发式,他和同事兵分几路,探访沪苏通大桥的前世今生。“作为一名南通人,我太有感触了。”金淦说,除了时空上的距离缩短外,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必将助推“长三角天团”乘风破浪。
日报记者 朱蓓宁 彭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