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人才强卫”工程,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高地。我委加大引进海外医学人才力度,2010年市肿瘤医院从瑞典皇家医学院卡洛琳斯卡癌症研究中心引进杨俐萍博士;2013年启东人民医院从美国耶鲁大学引进张亚玮博士。2013年,两人被省人才领导小组、省卫生厅评为“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同年,杨俐萍博士被评为2013年度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我市已培养和引进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水平处于国际领先的医学卫生领军型人才5名,2 人入选省特聘医学专家、1名省双创人才。培养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业务精湛、发展潜力好、医德高尚的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名,培养省333第二层次人才1名、第三层次人才41名;培养市226第二层次人才20名,第三层次人才34名,市级医学重点人才49名。
(二)实行积极的人才政策。制订《南通市医学重点学科及重点人才奖励办法》、《南通市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人才培育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设立千万科教兴卫专项基金,全力推进接轨上海进程,启动我市各大医院与上海名院全方位结对,成立上海(南通)名医发展促进会,促进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对照省重点学科及重点人才考核评价标准,筛选出5个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对象和10名重点人才培育对象进行重点培育。新设立青年医学人才科研基功能金,制订《南通市青年医学人才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每年资助100项左右项目,鼓励卫生系统青年科技人员自选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医学研究,促进青年医学人才成长,壮大和提升科医学科技队伍。
(三)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实施市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与医疗卫生单位签订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协议书,制订《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年度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等次,考核结果与资助力度挂勾。通过医疗机构委托培养、卫生行政部门定向培养和培训基地面向社会招收等多种渠道,2015年对507名已在或拟在我省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共建成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9个省级培训基地、16个省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25个社区实践基地。
(四)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强化理论和社区实践基地建设,建成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规定》,规范了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及学分的管理。加强了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突出培训质量,制订了《专科护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医护培训力度同步。进一步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制度,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项目。目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增了“农村医学”专业,按既定标准,实行定向培养。南通大学设置了“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定向委培专业。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工作,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相应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到,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与之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实行合同管理。
(五)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实施中青年骨干人才海外培养项目,共派遣41名中青年赴境外研修学习,在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区研修。引导高层次人才出国培训,国际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市属医院的国际学术交流、互访和技术合作更加频繁和紧密。
(六)实施公立医院(卫生院)院长培养项目,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训。共有32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参加省卫计委组织的院长培训班。建成3家市级应急培训、演练基地,承担全市卫生应急管理和医疗卫生专业队伍骨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