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汇集全市层次最高、力量最强的优势学科,建成了11个市级医学创新平台,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5个能解决严重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的学科群,2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科35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160个。
(二)坚持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省级项目58项、市级项目254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科技三等奖5项,省医学科技奖1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60余项。从国内外引进医学新技术423项,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2项,获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69项,填补了省、市空白;重点推广20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能力。
(三)接轨上海与跟踪赶超同步推进。遵循“接轨、融合、带动、提升”的策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技术升级为关键、以资源共享为依托,拓展与上海等地名院名医合作,实现人才培训、科研协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全面启动实施“医院定向跟踪赶超计划”。制定赶超目标,确定具体量化指标,每个医院在省内或市内选择一所较高医院作为跟踪赶超的标杆。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学术论文、新技术引进、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危重病人救治能力、各类手术开展情况、各类技术掌握情况等方面,实行一对一跟踪。召开了“医院定向跟踪赶超计划”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分析我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形势,增强比学赶超的紧迫意识,帮助各医院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在医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方面比学赶超的关键环节,督促医院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全院比学、全面赶超的良好氛围,务求取得实效。
(四)加强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组织各卫生计生行政管理干部及二级以上医院领导赴上海卫计委、上海复旦大学进行政策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在卫生计生政策、发展战略与卫生管理理论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全市卫生改革发展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