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科学技术
专业科技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气象测报

【概况】2016年,南通市0~24小时气象预报准确率88.61%,24~48小时气象预报准确率83.56%,48~72小时气象预报准确率80.15%,72~96小时气象预报准确率76.69%,96~120小时气象预报准确率72.65%。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7.18%,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88.19%,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90.47%。全市地面综合气象探测业务质量指标99.94%,比上年增长0.03个百分点。国家级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资料传输及时率、天气雷达业务可用性等均达省定标准,总错比均为零,各项观测业务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气象服务】2016年,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34期、决策服务专报23期、预警信号73次、重要信息发布单252期。发布和变更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03次,编印书面决策气象服务材料270期,发送预报重要信息252条,启动应急响应6次。发布春运、重要节假日、中高考、江海博览会、环太湖自行车赛等期间气象服务材料64期。采用重要天气、预警信号、常规短信、临时加播等方式为沪通铁路建设提供气象服务895条次。接受各类气象咨询采访70余次。环境气象服务 全年市气象局编制空气质量专报2期、空气质量分析材料365份,提供气象基础数据365份。市气象局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建立业务、科研交流月例会制度,联合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每日空气质量预报。农业气象服务 全年市各级气象部门发布农业气象服务材料873期,开展田间调查和技术指导175次,编制条斑紫菜、大棚草莓和西(甜)瓜等特色服务材料60多份。建立气象信息短信数据库,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式发展。海门市被省气象局认定为第二批省级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市。防雷气象服务 全年市气象局组织梳理、确认74项防雷气象服务行政权力事项,编制完成标准化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梳理、确定本地148家易爆易燃、粉尘、油气、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等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单位名录。先后取消雷评、防雷图审技术评价、竣工验收检测中介服务事项。全年审核防雷装置设计建设项目214个、防雷装置竣工验收项目178个,按时办结率100%。

【气象知识宣传】3月23日,南通市开展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南通气象博物馆接待400余人参观。南通市全年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及走上街头活动7次,参观气象博物馆3000人次,通过微信平台、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类媒体专题宣传气象知识700次。(唐 迪)

水文水资源勘测

【水情水文】2016年,南通市受梅雨期持续暴雨及台风影响,全市平均雨量为1816.3毫米,比常年平均雨量偏多71.3%,比上年平均降雨量偏多17.9%。其中,10月降水量最大,为325毫米,占全年雨量17.9%,2月降水量最小,为22.5毫米,占全年雨量1.2%;如皋市和市区(含通州区)降水量较大,分别为1914.8毫米、1881.6毫米,海门市、如东县较小,分别为1683.1毫米、1725毫米;降水量最大站点为南通闸站2222.6毫米,最小站点为向阳站1585.5毫米。受强降雨影响,内河水位有6个时段达到和超过警戒水位,起始日期分别为6月22日、7月2日、9月17日、10月8日、10月22日和10月28日。其中7月2日起由于受连续强降雨影响,超警时间较长,海安县、如皋市达7~8天,里下河地区达10天,通扬运河海安站7月4日发生历史第四高水位。10月,多次受降雨影响,内河水位比常年偏高,其中,8日海安县、如皋市、通州区和如东县局部超警戒水位,串场河海安站连续4天超警戒水位;22日前后海安县、通州区、如东县超警戒水位,串场河海安站连续4天超警戒水位;28日海安县超警戒水位,串场河海安站连续4天超警戒水位。全年长江大通流量(长江下游的最后一个测流站,可理解为近似的过境流量)平均为每秒3.3万立方米,比上年偏多14.8%,其中7月有28天大通流量大于每秒6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为7月14日,每秒7.01万立方米。全年对南通影响较大台风5次,分别为1号台风“尼伯特”、14号台风“莫兰蒂”、17号台风“鲇鱼”、18号台风“暹芭”和22号台风“海马”。1号台风影响时已过大潮汛,沿江潮位略超警戒水位;14号、17号、18号以及22号台风影响时因上游来水较小,潮位未超警戒水位。全年天生港最高潮位出现在7月6日,为6米(吴淞基面),青龙港最高潮位出现在9月18日,为5.37米(吴淞基面)。全年沿江引水量22.4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受多次强降雨影响,排水量31.59亿立方米,比上年多41.5%。

【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服务】2016年,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全年完成编写水情简报和水情专题报告20余份,汛期发送水情短信1.8万余条。完成全市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88个水功能区全覆盖水质监测,编制发布各类水质简报400份。收集、分析、整编南通站区26眼浅层井、52眼深层井的地下水资料,进行33个重点排污口尾水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组织开展“4·22”靖江仓储点爆炸事故和“11·13”长江如皋段油泄漏事故应急水质监测。组织开展南通市各县(市、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率定工作,完成编制启东市、海门市、如皋市、通州区《农田灌溉用水测试》及《南通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试分析》等报告。开展如皋热电厂水土保持监测、南通平原沙土区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组织编制《南通市水土保持公报(2015~2016年度)》。开展沪通大桥汛期河势监测、如东通用机场选址附近水文勘测等水文监测项目。(朱友银)

防震减灾

【地震监测】2016年,南通市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购置博来银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MG-40TDE一体化地震仪等整套设备,用于地震现场流动监测。按照“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总体部署,完成全市辖区内3个基本站和5个一般站场址勘选。协助省地震局改造南通至海门地震通信专线,如东阳光岛和通州苏12井仪器进行安装调试。至年底,全市辖区内地震监测网有9个强震、7个测震、2个地磁和短水准、水位、水温、降雨量、陆态网GPS、地电阻率、地电场、电磁波各1个,计12类监测项目。另有51个宏观测报点。建立由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农委、水利局、气象局、海洋与渔业局、水文勘测局、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通博物苑、南通动物园和南通科技职业学院12家单位推荐专家组成的地震宏观异常咨询专家库。年内,南通地区发生1次小震,即4月11日3时34分如皋市(北纬32.4度、东经120.6度)1.8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无震感。

【防震知识宣传】2016年,南通市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2个社区获“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4个社区获“江苏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利用科普宣传周、国家防灾减灾日(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等时段,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传引导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学校、社区放映《乐乐熊奇幻追踪》《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惊天动地》等6场公益电影,近3000名观众观看。开展以地震应急为主线的防灾减灾综合示范演练,分别在南通开发区高师附小、港闸区永兴花苑组织示范演练2次,约2000人参加。(付国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