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南通市建筑业历史悠久,建筑业队伍中能工巧匠辈出,被誉为“建筑铁军”。2016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6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全省产值总量22%,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实现增加值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实现利润244.47亿元。全年承建施工面积7.2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新开工面积2.3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7%。从业人数160万人,人均年劳动生产率40.3万元,比上年增加5.7%。完成境外营业额14.14亿美元,企业新签合同额5.68亿美元,境外施工人数7450人。9月30日,南通市印发《南通市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通政办发〔2016〕111号)。
【建筑规模企业】2016年底,南通市具有资质建筑企业2152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5家,一级资质企业198家,213家企业贡献产值占全市建筑业88.32%;总承包资质企业866家,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4家,50亿~100亿元企业13家。全市入选全国500强建筑企业6家;入选全国民营建筑企业500强13家;5月,南通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30家,苏中建设集团、南通三建位列百强企业前二名。(何晓燕)
【建筑队伍】2016年,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160万人。其中,出市施工人数121万人,境外施工人数7450人,占出市施工人数0.62%。全市建筑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32.42万人,占从业总人数20.2%。注册建造师3.16万人,一级注册建造师9136人,占28.9%,施工总承包企业建造师2.43万人,专业企业建造师6100人。建造师总量满足企业经营和市场开拓需求。
【建筑产业园建设】2016年,根据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南通市重点建设海安现代建筑材料产业园和南通三建被动式房屋绿色产业园,海安现代建筑材料产业园以上市公司科达建材为龙头,建设PC构件生产基地、以现有新型门窗、木业、幕墙等部品部件生产为基础,向墙体门窗一体化、成品房装修与整体厨卫一体化转型发展。南通三建被动式房屋绿色产业园以南通三建为龙头,以新型保温节能材料为主打产品,引进以被动式节能、绿色生态、高新技术为主的建筑产品、部品体系与成套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加入产业园,形成被动式建筑全产业链。
【建筑产业现代化】8月,南通市通过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中期评估考核。海安县获全省第二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称号,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获评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南通政务中心北侧停车综合楼获评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至年底,南通市获评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3个、示范基地5个、示范项目6个。全市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何晓燕)
【中国-东盟建筑行业合作委员会成立】5月28日,2016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建筑行业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通举行。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10国近60名建筑行业商会及其企业家代表和200多名中方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签署《关于加强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共赢南通共识》,成立中国-东盟建筑行业合作委员会,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建筑行业领域内交流,重点就行业标准、技术、管理、投融资以及具体项目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东盟建筑行业合作委员会设中方主席1人、执行主席3人和委员21人,东盟方主席1人、执行主席9人和委员44人,委员会中方秘书处设在南通市建筑行业协会。(张明赵晓冬)
【南通建筑产教联盟(职教集团)成立】11月15日,南通建筑产教联盟(职教集团)成立。联盟旨在推进南通建筑产业政校企合作,加大产学研融合力度,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服务建筑企业“走出去”战略。联盟有理事单位62家,其中高等院校10所、中职院校7所、特级建筑企业15家、行业协会及其他企业成员30家。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南通职业大学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院校及行业协会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联盟秘书处设在南通职业大学。(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