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文化专业人才引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局一直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近年来在专业文化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完善人才机制。积极与市委宣传部沟通,在政策层面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和扶持的力度,争取通过政策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带动和培育本土人才队伍,相继出台《南通市新闻和文艺人才引进办法》(通办发2018﹝46﹞号),《南通市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办法》(通委宣2018﹝54﹞号)。与组织、人社部门积极沟通,在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针对专业性较强的文化艺术类岗位,争取通过自主招聘的方式招聘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并通过适岗评价、专业能力测试、综合面试等方式检验考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理论素养。2015年至今,共举行3次自主招聘,为南通博物苑、南通市图书馆、南通市文化馆、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南通市个簃艺术馆、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等6家单位招聘13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省“333工程”、“五个一批”人才、市“226工程”、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的选拔培养为抓手,大力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对高层次文化人才有针对性地支持参与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参加重要奖项的评比,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出版学术专著(作品集),举办专题展览、展演、作品研讨、进修深造、学习考察等。创新沪通人才合作机制,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与发达地区业务交流。我局分别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队伍建设、阅读推广、学术研讨、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南通博物苑与首都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两地博物馆之间联合发展的新模式。
三是加大人才鼓励激励。依托《南通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原创艺术精品生产成果奖励补助办法(2018年修订版)》等政策,加大对舞台艺术精品、优秀书画作品等的投入、资助、奖励与补贴,提升文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文化人才出成果、出精品的积极性。
四是配强配齐基层文化工作者。近年来,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公共文化阵地不断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力争达到每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在编在职人员不少于3人,每个村(社区)设立政府购买岗位的专职宣传文化管理员不少于1人。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干部培训,2018年以承办江苏省-陕西省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东西部对口研修班为契机,让全市中心镇文化站长同时参加培训;今年4月举办南通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长培训班,邀请省内外公共文化领域的专家前来授课。扶持业余文艺团队和乡土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与比赛,激发他们的创作与演出活力。
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艺专业人才以及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说,共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梳理现有全市文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政策,研究分析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指导有条件的直属文化艺术单位通过人员流动等方式从县市区或其他地区引进一批成熟度较高、上手较快的专业人才。与组织、人社部门沟通,推动人员招聘要求及方式进一步合理化。
二是积极推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党建工作考核,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单位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对系统内优秀人才的项目扶持,让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推动各单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落实人才工作计划、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选拔激励机制。继续将南通市青年演员技能大赛、南通市文华奖舞台艺术调演等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赛事纳入年度项目经费申报项目,并与宣传部、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
三是强化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持续开展文化艺术公开课,邀请专业领域权威的老师进行辅导培训,拓宽艺术视野,紧跟时代潮流,更新从业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加大对基层文化人才和文化志愿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举办文化馆(站)长培训班以及基层文化人员业务技能系列竞赛,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能力素养。扶持业余文艺团队和乡土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开展百家优秀团队创先创优,不断充实文化队伍力量。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