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7年,南通市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在校生9.95万人,教职工7449人;成人高等学校2所,在校生1.81万人,教职工314人;普通高中43所,在校生7.45万人,专任教师9005人;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校生5.95万人,教职工4398人;技工学校12所,在校生1.86万人,教职工1165人;初中159所,在校生16.18万人,专任教师1.53万人;小学325所,在校生33.29万人,教职工2.0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1333人,教职工369人;幼儿园486所,在校生17.05万人,教职工1.75万人。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9.2%,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
【教育投入与支出】 2017年,南通市教育经费总收入176.41亿元、总支出176.49亿元。在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84.8亿元,占总支出48.05%;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7.93亿元,占总支出21.49%;公用经费中事业性经费支出18.36亿元,占总支出10.4%;其他资本性支出34.63亿元,占总支出19.62%;其他支出0.77亿元,占总支出0.44%。各地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市区生均820元。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年生均200元;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8倍以上拨付。市区义务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小学800~850元、初中1100元、普通高中1400元。推进全市高中阶段债务化解工作,全市债务化解1.45亿元,其中如皋市7781万元、通州区67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教育现代化建设】 2017年,南通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教育现代化监测综合得分87.72分,高于全省综合得分7.48分,居苏中苏北首位,海安县、如皋市、崇川区超过90分。如东县成为全省首批10个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示范县(市、区)之一。全市所有学校接入南通基础教育专网,50%学校采用多协议标记转换技术接入专网;建成市、县两级教育信息中心,实现骨干网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每个教室具备“一网、一机、一控、一板、一播”基本设施;建成“智慧校园”52所,完成《南通市“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师资队伍建设】 师德建设 2017年,南通市深化师德建设,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专项行动。评选2017市师德标兵100人、优秀教师群体20个。表彰南通市第14届“园丁奖”10人、第七届“感动南通·教育人物(群体)”10个。获“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7最美职教教师”1人。加强师德考核,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
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 2017年,南通市加大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补充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开展乡村教师教学比赛。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与南通大学签订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协议,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召开各县(市、区)教育局与2017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见面会。全年,南通市录取乡村定向师范生357人,占全省16.4%。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 2017年,南通市制定《南通市“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管理规程》,注重学员遴选、研训主题申报、活动过程管理、培育计划推进、活动台账建设、工作室考核。至年底,全市有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18个,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24个,累计为乡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1170人。张宏云、於德甫、储冬生3个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和凌宗伟、傅贵成、朱洁芬3个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获评省优秀站;获评省优秀指导教师18人;获评优秀学员163人。培育站成员参加省优课比赛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2人。4月4日,《中国教育报》以《系统设计、制度保障、政策倾斜,江苏南通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乡村教师“学得苦”却“抢着去”》为题对相关经验进行专题报道。
教师培训管理 2017年,南通市印发《南通市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组建教师培训学时认定管理网络,全市近6万名教师开展培训学时认定。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规范使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学时认定和管理系统”,全市教师培训学时达标率提高至93.51%。加强所属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全市9所教师发展中心率先通过江苏省教师发展中心示范现场评估,通过率全省第一。
名师名校长培养 2017年,南通市制定《教育家型教师、卓越教师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组织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和市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开设“南通市名师公益大讲堂”,加强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推进33个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李庾南、黄美华、崔志钰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南通市名师培养项目的设计与实践》入选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江苏省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一书。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2017年,通州区实验小学获批“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省级基地校。11月,“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17江苏省基地校文化育人活动在通州区实验小学举行。通州区实验小学获评“中国好老师”优秀育人案例全国学校组一等奖,海安实验小学3名教师获全国教师组一等奖。
教学比赛 2017年,南通市获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5个,列全省首位;获全国一等奖3个、省组织奖3个,获省“领航杯”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特等奖2个、一等奖30个。获省职业教育教学大赛一等奖12个。在国家、省优课竞赛中,信息技术获全国优课评比特等奖,英语、数学获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思想品德获“长三角”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职教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全国一等奖。获省级优课评比一等奖25个。
【教师聘用和资格认定】 2017年,南通市统筹教师资格考试、认定,组织1156名教师参加注册。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市直学校(单位)新录用教师23人。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建立教育部门统筹教师资源配置、学校负责岗位聘用新机制,打破教师聘用管理、交流轮岗制度壁垒,全市3363名教师参加交流。
【中小学德育】 2017年,南通市推进德育品牌建设,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海安县海陵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通州区通州小学5所学校通过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立项。10月,全国生活德育区域推进研讨会在如皋市举办,如皋“生活德育”品牌向全国推广。陈桥中学“世纪少年献礼青春”获评教育部优秀德育案例。20项市规划德育专项课题立项并开展研究。推进家校共育,成立南通市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参加江苏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景剧大赛,南通市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2017年,南通市组织召开基础教育(高中、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举办分层走班教学探索研讨活动4次,建立创客教育联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主办的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新增部级优课165节、省级优课270节,至年底,获部级优课总数775节、省级优课总数1637节。《中国教师报》以《区域
课改推进的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课改为例》为题专题报道南通课改经验。
【“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 2017年,南通市开展中小学教师中华经典诵写讲能力展示和论文评选活动,参加全省展示比赛,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2人。开展第二届“韬奋杯”经典诵读大赛及优秀节目展演、第四届中小学生读书节主题演讲和征文评选活动。参与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南通分赛区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向获评“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的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海安县海陵中学、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海门市东洲小学、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海安县实验小学、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海门市实验小学9所中小学校授牌。
【普通话普及情况调研】 2017年,南通市首次开展普通话普及情况调研,以县域为单位,以学校、镇区和农村地区为重点,以学生和劳动力人口为主要对象,对6个县(市、区)劳动力人口和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录音和短文录音。调研数据显示,南通市60周岁及以下居民用普通话顺畅交流比例96.39%。其中,城市居民用普通话顺畅交流比例99.62%,农村居民95.72%。
【体育特色学校建设】 2017年,南通市出台《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江苏省南通中学(排球)、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乒乓球)、海门市悦来小学(排球)、南通市第二中学(足球)、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排球)、启东市海复小学(排球)、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击剑)、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田径)、海安高级中学(田径)、江苏省海门中学(排球、田径)、海门市海南小学(足球)、如东县实验小学(田径)、南通市跃龙中学(篮球)、如东栟茶高级中学(田径)、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田径)、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田径)、南通市北城中学(篮球)、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乒乓球)、如东县马塘中学(田径)、南通市朝晖小学(羽毛球)、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篮球)、南通田家炳中学(排球)、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乒乓球)、海门市三星初级中学(自行车)24所学校获评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南通市海安县实验小学、南通市北城小学、南通市跃龙中学、南通市北城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6所学校获评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192所学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涉及体育项目60余个。
【足球特色学校建设】 2017年,南通市新增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7所,省足球特色幼儿园10所。获全省小学校园足球优秀课评比活动一等奖2个。区域、班级联赛1万余场次,覆盖学生5万余人。获2017年“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初中男子组、高中男子组冠军。6月,全省校园足球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南通市召开。
【民办教育机构管理】 2017年,南通市组织对572所民办学校年检、工作检查和专项督查,促进民办教育亮证办学、规范办学、质量办学、诚信办学,推进公示承诺制度。开展切断公办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关联专项行动。举办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培训11场次、600余人次,召开民办幼儿园规范收费专题会议。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如皋龙游湖外国语学校完成建设并招生。如东小洋口的南通爱德文民办高中建设与运营有序推进。
【法治教育建设】 2017年,南通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实施意见》,创建第八批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13所,市级示范校比例90%以上。崇川区成为全市首个省级依法治教改革试点区。
【安全教育平台建设】 2017年,南通市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南通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和手机APP,落实安全教育课程计划,优化安全平台运用与管理考核机制,及时推送安全资讯、预警通知、节假日安全提醒等,专题开展安全教育日、防校园暴力、防溺水、平安暑假、开学安全第一课、国家安全、“119”消防安全、“122”交通安全等教育活动,95%以上在校生家庭、74万名学生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学习安全知识。
【精准助学】 2017年,南通市开展精准助学,提高特殊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采集数据,全市免除472名公办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发放各类助学金6000余万元。开展“江海阳光·慈善助学”行动,资助贫困大学生212人,发放助学金83.2万元。至年底,全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1644人。
【教育督导】 2017年,南通市开展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如皋市、启东市、崇川区高分通过省级督导。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创建。开展市直学校综合性督导,对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南通市启秀中学、南通田家炳中学、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中部开展综合督导评估,形成综合督导评估报告。建立市区督学工作联动机制,对崇川区、港闸区所属学校进行督导。
【教育合作交流】 2017年,南通市举办首届江苏南通·台湾新北家庭德育教育交流对话活动,签署《德育教育交流备忘录》,建立中小学互访合作交流机制。南通与香港开展教育交流合作,选派28名优秀中学生到香港交流。举行“通港姊妹学校”缔结仪式,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与香港观塘福建中学、南通市第二中学与香港天水围香岛中学、南通市小海中学与香港小西湾福建中学、如东县实验中学与香港汉华中学(初中部)、南通市北城小学与香港汉华中学(小学部)分别签订《通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教育交流合作意愿书》。组织师生出国(境)培训交流43批次329人,14所学校1109人参加修学旅行。全年,4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到南通开展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中小学校接待外国到访1000人次。江苏省南通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南通市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获评“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
(虞谷生 祝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