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7年,南通市有综合性大学1所、民办本科院校1所、高职高专校6所、成人高职院校2所、五年制高职校5所。全市高等院校招生41003人,研究生招生893人,比上年增加94人,本专科招生40110人。年底,高等院校在校生11.76万人,其中研究生2340人、本专科生115240人;专任教师524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460人。
【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7年,南通市推进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出台《南通市现代学徒制专项建设经费奖补意见》等8项办法和制度,立项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课题10个,审定17个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南通实践特色的制度体系,全市2所学校、1个地区被确定为省级试点项目,开展市级“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遴选,确认35名中青年教师到有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企业服务,首批认定5个由企业技师领衔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技能名师工作室”。4月,在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作经验介绍;12月,承办全省现代学徒制推进会。
【职业教育活动周】 2017年5月,南通市第三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南通理工学院举行。其间,召开全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研讨会和6个政产学研协作基地工作推进会议,组织职业院校师生、中小学师生代表、企业界和社区居民代表现场参观南通理工学院3D打印、汽车检测和科技展,开展面向社会开放校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展示职业院校师生风采和为民服务等活动192项。
【产教融合】 2017年,南通市制定《南通市职业教育服务“3+3+N”重点产业发展意见》《关于建立南通市职业教育服务“3+3”重点产业政产学研协作基地的通知》,新组建产教联盟3个,成立协作基地6个。组织召开南通台湾高校产学研项目恳谈会,与台湾9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21项。开展通高校服务经济贡献奖评选,遴选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协作基地,牵头高职、中职院校组建产教集团4个。指导南通高校对接产业调整专业,新增专业38个,淘汰专业8个。
【国际合作办学】 2017年,南通市支持在南通高校开展多形式国际合作办学。南通大学与欧洲设计学院签订学分互认项目协议。成立天津大学—密西根大学(南通)联合研究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与孟加拉国北部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招生10人入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海事学院、缅甸MES海事培训学校、斯里兰卡卡林顿技术学院、马克朗国际工程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祝杭斌)
※学校选介※
南通大学
【概况】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246.67公顷,建筑面积167.57万平方米。2017年,南通大学有二级学院23个、独立学院1个、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7万人(不包括杏林学院),设本科专业100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10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至年底,学校有教职工3206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28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571人。2017年,学校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至年底,南通大学累计培养院士7名。
【人才强校】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顾晓松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南通大学83届校友、著名肝脏肿瘤专家樊嘉教授被增选为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通过教育部评估博士点3个。“四有”(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大学建设成效被《新华日报》头版载文宣传。学校师生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全国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第12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特等奖,世界旅游小姐总决赛中国区亚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奖项实现零突破。
【专业建设】 2017年,南通大学新申报经济与金融、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儿科学4个专业,停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2个专业招生;通过秘书学、翻译、商务英语、机械电子工程4个专业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通过新闻学、小学教育、建筑电气与智能控制3个新专业评估。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接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校内验收;参加品牌专业教学学术周活动,遴选推荐公共课、专业课6名教师参加全省课程说课展示。11个学科入选“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学术型6个、专业型5个。
【课程建设】 2017年,南通大学立项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8门、微课51门、教改课题104项、教材21部;获省教改课题9项,省重点教材8部;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科学研究】 2017年,南通大学“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中心”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干细胞的神经组织模块构建及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0项,获纵向经费6900万元,创历史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经费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其中,科技部创新争先奖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行业协会奖6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进入全省高校前十、全国高校前百;获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获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4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实现零突破。全年获各级各类人文社科科研项目155项,获科研经费620余万元。获“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成果创新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中国工博会高校展区一等奖、优秀创新创业展品奖,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被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论文1224篇,其中以第一单位被收录826篇;被EI(工程索引)收录论文427篇,其中以第一单位被收录255篇;被CPCI-S(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收录论文122篇,其中以第一单位被收录101篇;论文获三大检索收录1773篇,其中以第一单位发表论文1182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57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均创历史新高。出版学术专著40部,其中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各1部。发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论文151篇。“TDP-43病变在老年痴呆致病中作用机制”“Zika病毒对不良妊娠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获学界及媒体关注。举办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亚太年会、TCCT网络化控制系统国际研讨会、国际能源利用研讨会等国际会议。举办“江海高层论坛”7场,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资助开展人文社科类学术交流60余场。组织“挑战杯”青年才俊创业论坛。举办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
【地方服务】 2017年,南通大学瞄准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与港闸区合作共建“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与港闸区、青软实训、阿里云四方共建“南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争取建设资金5400万元,首批到账建设资金500万元。收集和发布各类合作需求信息近2000条,与各县(市、区)及盐城、淮安、连云港、泰州、镇江、无锡、苏州、重庆市万州经济开发区等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与中天科技、通富微电、陕西元丰等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对接。13名教师入选2017年省“双创博士”(科技副总类)。全年新增校企联盟40个、产学研基地42个。全校横向科研项目立项342项,合同金额9913.14万元,到账金额9750.77万元,合同额与到账额均创历史新高。获平台人才类经费140万元。获批江苏省技术转移专业机构补助50万元,入选全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
【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2017年,南通大学新增友好学校12所,海外友好学校和单位增至91个。接待境外各类到访200人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洽谈建筑学3.5+1.5(国内三年半加国外一年半)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于7月底获教育部批准,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获批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入“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大一在国内,大二、大三在美国,大四在国内),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共同开展会计学专业双学位培养项目。在高考第一批次中招收学生59人。5月,学校被授予“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资质并获第一批资助。组织实施64个海外学位项目、学分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拓展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双学位项目、德国500强企业实习项目、巴厘岛国际志愿者项目、泰国文化体验项目、南通大学首届精英培训冬令营等项目9个。全年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海外交流学习学生332人次。接受日本桃山学院大学、京都学院大学及韩国大邱大学等校40余名交流生到校交流学习。聘请到校讲学外国专家34人;聘请长期外籍教师14人。全年申请因公出国出境团组及个人出访185批次,总计304人次,实际出行288人次。其中教师出国访学、研修、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占比近80%。发展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招收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实现学校博士层次留学生教育零突破,硕士留学生专业从1个扩展到5个;留学生在“学在中国——首届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团队奖、最佳风貌奖及妇产科技能单项优秀奖;人体解剖学课程获评省英语授课精品课程。至年底,学校医学领域有国家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1门、省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3门,形成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群。(陈亚利)
南通理工学院
【概况】 南通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为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14年5月,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建有南通本部校区和海安校区,总占地64.26公顷,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7.7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2.5万平方米。2017年,南通理工学院有教职工635人,其中专任教师446人;全日制在校生9522人,其中本科生8874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9个二级学院,设置本科专业21个,实验(实训)室84个。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年内,学校获评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度合作伙伴”。
【学科专业建设】 2017年,南通理工学院获批金属材料工程、工程造价、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健康服务与管理6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数增至21个;获批机械设计及自动化、软件工程、物流管理、汽车服务工程4个成人教育专业。机械工程、工商管理获批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新建、改扩建实验室21个。组建95支队伍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30个大项,获奖317人次。其中,国家级7项,获奖62人次;省级23项,获奖255人次。
【师资队伍建设】 2017年,南通理工学院有专任教师446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61人、副高级职称114人,博士研究生学历4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04人。年内引进人才86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5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62人。评定教授1人,副教授17人,中级职称37人。继续实施期权激励制度,80余名教师共获期权奖励120万元。
【科研与社会服务】 2017年,南通理工学院获纵向科研项目64项(省部级6项)、横向科研项目10项。获科研立项资助经费278.9万元。取得授权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专利18件、外观设计专利22件,获政府专利资助、奖励36.66万元。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8篇,出版论著2部,软件著作权授权3件,转让发明专利1项。举办教科研讲座4场。成立南通理工学院科技协会。年内新增校企合作企业23家,成立安莱设计学院、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理工学院开设职业培训项目10项,开展培训9期3235人次、技能鉴定1227人。3D打印技术研究所获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通沪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地获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筹建南通市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政产学研协作基地。
【学生创新创业】 2017年,南通理工学院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9项,参加2017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交流展,其中“卷扬装置结构优化设计”获“最具潜力创意奖”,“激光水晶内雕个性化工艺品”获“最具潜力创业奖”,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交流展奖项零突破。举办南通理工学院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与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共同承办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王振兴)
南通职业大学
【概况】 南通职业大学(简称“南通职大”)建于1973年,是一所经江苏省政府、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建有本部和海门两大校区,校园面积67公顷,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南通职大开设全日制高职教育、继续教育、中高级技工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教育,与国内外多所本科、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形成“上下衔接、左右沟通、内外交流”职业教育立交桥。2017年,南通职大设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与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国际合作教育等12个二级教学院部51个专业。有教职工823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0782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877人。录取新生4097人、报到率92%,毕业生3657人、年底就业率98.71%。
【学科专业建设】 2017年,南通职大通过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评审。启动“十三五”重点专业群建设,对接南通“3+3+N”产业体系发展方向,构建智能制造、互联网应用技术、汽车技术与服务、现代建筑、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7大专业集群,开设计算机、食品药品、财务管理专业,申报移动通信、工业设计、广告、化妆品新专业4个。入选江苏省骨干专业建设项目4个、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1个、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3个。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项目入选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资源库、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行,教育部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ASEP项目落户南通职大并启动建设。推进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建设,与南通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4+0”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试点项目,与淮阴工学院合作举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3+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与如皋中专等7所中职学校合作举办9个“3+3”中高职衔接项目。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通过教育部2017年度检查,有南通市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个、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1个。师生获省级以上各类大赛奖项240项,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取率93.4%,毕业设计(论文)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团体奖2个。南通职大“绿之声”环保协会当选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公益社团,“学生校长助理制”入选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创新创优项目,“情满书海”获江苏省公益项目大赛优秀志愿项目奖。
【师资队伍建设】 2017年,南通职业大学有专任教师511人、校外兼职教师330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者227人,占比44.42%;具有双师素质者449人,占比87.87%。新增教授3人、博士7人,当选“江苏工匠”1人、江苏省职业院校产业教授3人、南通市第五期“226工程”培养对象5人。
【科学研究】 2017年,南通职大获纵向课题立项54项、项目资金91.63万元,承担横向项目15项、合同经费81.89万元。完成国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和实现途径”子课题研究,作为典型案例入选课题报告。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254篇,其中核心期刊79篇;授权专利48件,其中学生授权专利1件,实现学生授权专利零突破。南通职大通州湾江海联动发展研究院入选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高教研究所获评江苏省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校企合作】 2017年,南通职大与盐城市亭湖区、海安县曲塘镇和海门市正余镇及宜家环保木业制造(南通)有限公司等20余家政府企业建立政府校企合作关系,新开订单班27个,新增引企入校项目2个、校企共建学院1个。推进南通建筑产教联盟建设,成立绿色建筑等专业委员会6个,设立联盟发展资金,获企业注资50万元。获评“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开展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5000余人次、技能鉴定600余人次。
【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2017年,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一行到访南通职大,首批41名纳米比亚留学生全部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完成第二批80名纳米比亚留学生招生。新增中德汽车和中德机电国际合作办学项目2个,引进“美国混凝土”“德国汽车检测与维修”“德国机电一体化”国际通用资格证书3个。教师赴印度尼西亚“南通职业大学中国中心”教学2人,赴国(境)外研修教师21人,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生29人。
【技师学院】 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简称“南通技师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首批七所技师学院之一。2017年,南通技师学院开设专业23个,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获评江苏省技工院校示范专业,物联网专业获评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入选江苏省精品课程2门。南通技师学院有专职教师130人、外聘教师41人;在校生3688人,招收新生1187人,823名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一次性就业率均为100%,477名学生首次通过注册入学升入大专部学习。全年,南通技师学院面向社会开展培训2251人次。
(崔 超)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工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占地58公顷,在市区和海门市设有2个校区。2017年,学院设有纺染工程、机电工程、服装设计、艺术设计、建筑工程、航空工程、商(社会管理工程)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素质教学部,高职专业62个。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4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日制在校生9085人,成人专科在校生376人,留学生151人。设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93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资格培训中心、职业资格鉴定所各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基地各1个,厅、市级科技平台11个。年内,学院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省信息化大赛优秀组织奖。11月9日,中国纺织服装职教集团在江苏工院成立。
【教育教学】 2017年,江苏工院新增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5个。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学院上线课程105门,注册教师184人,在线学习人数近9000人。继续与南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与南通大学开展高职与本科“4+0”联合培养试点项目,与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等10所中职校开展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新增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发高端纺织创新中心”。新增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9项。全年组织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教学比赛58人次,获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获省首届高校教师公共艺术课程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105人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4个,全国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1人、学生奖5人。
【师资队伍】 2017年,江苏工院引聘“大国工匠”、企业技术负责人担任产业教授4人。优化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新增中级职称23人、高级职称12人。加强师资培训,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各类省培项目39人次,安排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赴新加坡学习培训35人次,入选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项目4人。新增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3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师奖1人,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高级访问学者和工程师2人。
【科学研究】 2017年,江苏工院新增校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累计17个。江苏省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二期建设方案获批。新增“南通市新能源汽车电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年取得市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7项,到账经费215万元;完成横向科技项目54项,到账经费182万元。新增各类专利215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92篇,其中核心期刊79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13篇。
【就业创业】 2017年,江苏工院开展校级就业创业教育活动27场,举办大型综合校园招聘会3场,各类专场招聘会59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至年底,实际派遣应届毕业生3149人,毕业生就业率98.59%。学校通过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督查,大学生创业园再次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海门校区大学生创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园两区”格局初步形成,常驻项目36个,其中成功孵化项目3个。获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竞赛优胜奖学生244人,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江苏省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交流展示“最具潜力创意奖”。获评江苏省优秀创业项目1个。
【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2017年,江苏工院应邀赴泰国、柬埔寨参加国际教育展,参加“一带一路”到江苏留学教育峰会并作主旨发言。接受荷兰萨克逊应用科技大学到校研修本科留学生11人,到学院学习老挝留学生137人。接待国(境)外到访团组14批67人次,邀请意大利艺术与设计大学教授到校,开展中意“时尚艺术设计”实验性课程2期。派遣2名学生赴荷兰萨克逊大学、5名学生赴澳大利亚中央技术学院交流学习。
【社会服务】 2017年,江苏工院新增成人学历教育2046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人数3831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42期,开展各类培训1.12万人次,涉及培训项目65个。组织纺织行业技能鉴定、纺织服装教育技能鉴定、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鉴定、化工鉴定等技能鉴定2607人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获批省教育厅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
(徐 磊)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通航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校园占地面积63.2公顷。2017年,南通航院设有航海、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工程、管理信息、机电、人文艺术7个系,1个基础教学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设置专业49个,其中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6个。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9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9部。建有校内各类实训基地42个,其中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南通市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级科技服务平台及省、市级培训机构各10余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215个。至年底,全日制在校生7580人,成人教育学历学员895人,教职员工605人,在校留学生11人。应届毕业生2785人,初次就业率95.15%,年底就业率98.64%。2017年,学院龙舟队实现南通濠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四连冠;获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院校组团体二等奖;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高专竞争力50强、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教师队伍】 2017年,南通航院有专任教师382人。其中,教授33人,新增3人;副教授148人,新增5人;教育管理研究员6人。新增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南通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2人。
【教育教学】 2017年,南通航院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开展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0”项目,与南通大学合作开展“3+2”联合培养试点项目,联合11所中职院校开展“3+3”试点项目。联合国内外航海职业院校、行业协会、航运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牵头成立“新海上丝绸之路航海职业教育集团”,协助市交通局成立南通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联盟,参与成立“江海联运”产教联盟,与上海中船海员管理公司、海澜集团、苏州轨道交通集团、盐城港大丰引航站等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协议、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和校企合作协议。申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以及智慧港航一体化实训中心3个项目。赵孔标焊接技术名师工作室获评“南通市名师工作室”,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与检测实训基地获批南通市职业教育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海上货物运输”等6门课程获批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项教学成果在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9项成果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5~2017年度交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0项成果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分会“2015~2017年度交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学生获2017年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科学研究】 2017年,南通航院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67项。全年获科研与技术服务经费600余万元。院级课题立项61项,其中重点项目15项。申请各类专利32件(获授权专利28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外观设计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2件。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1项。“涉水工程基础冲刷远程实时监测技术”创新团队入选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社会服务】 2017年,南通航院开设无限和沿海航区各等级船员适任证书考前培训、海船专业培训、特殊证书培训、内河船员适任证书考前培训等培训120余个班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2万人次,创收1000余万元,办理各类证书3000余本。获评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对中远船务、上海航道局等单位100余艘船舶进行磁罗经校正和无线电设备检测。
(胡亮华 李 进)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概况】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简称“南通科院”)始建于1945年,先后为南通农业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农业学校、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总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2017年,南通科院设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5个二级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素质教育部等教学机构。开设专业(方向)4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3个(含重点专业8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建设专业5个、特色专业4个、南通市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校重点专业9个。有实验实训室130个,其中国家级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2017年,新增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至年底,南通科院有教职工353人,在校生6620人;录取新生2854人,报到率87.95%;毕业生1989人,就业率98.94%。
【科研教学】 2017年,南通科院申报纵向课题105项,横向课题20项;成果申报53项,立项纵向课题41项、横向课题20项,教科研成果获市厅级及以上奖33项,纵向科研到账经费133.05万元,横向135.95万元,有效专利123件。新增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市学徒制改革专业2个、在建省产教融合平台1个;牵头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学生获市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奖150多人。与300余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开设特色冠名院班。牵头成立“南通市跨境电商职业教学联盟”1个、建设“南通‘3+3+N’智能装备产学协作基地”1个,省产教融合平台(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完成阶段性建设。与帝奥电梯公司、海尔公司、淘金电商公司合作,共建帝奥电梯工程学院、海尔智能化学院、淘金跨境电商学院。植保专业探索“按季节,多阶段”生态农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引入“互联网+农业”,建设省级品牌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与金土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合作,实施“课堂+园区”现代农业类教学实训互通;环保类专业以省职教联盟为支撑,探索形成“课程三类型、实践三形式、能力三层次”环保类人才培养方式;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以国家学徒制试点改革城市为契机,实践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通过引进并消化吸收,形成本土化德国双元制;电梯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共建电梯工程学院,形成校企共育;物流商贸类专业通过“识岗—跟岗—顶岗”能力递进培养过程,实施物流与商贸专业群校企互融互通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以淘金学院为平台的创业人才培养方式;软件技术专业与东软等软件名企合作形成校企嵌入式模式。
【社会服务】 2017年,南通科院依托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精准扶贫,如皋等市(县)实现农业增收亿元以上;依托学校技术积累和转移中心、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服务“万众百企”工程,建设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继续教育成人大专在籍学生6000余人,成人教育毕业生7000余人,专接本学生800余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学员400余人,服务各类行业企业、“三农”培训4.8万余人次,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列南通市同类院校第一。年内,学校获评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7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2017年,南通科院编写《高职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行动训练》等双创规划教材,先后培养创业实训师、创业咨询师近100人,聘请职业经理人、公司CEO以及创投领域精英人才等50人担任校外导师。通过举办创业活动、构建参赛体系、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培育和宣传创业典型、打造平台,“双创”学生比例达4.5%,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对该校创新创业工作做专题报道。学校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部星创天地“农业创e园”。
【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2017年,南通科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招收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等国家留学生36人。引进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黄金服务资格证书,与德国海德堡园艺学校合作,开发国际化园艺课程,引进德国园艺职业资格证书。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与孟加拉国北部大学、越南TCT中文学校开展合作,同时与中航集团合作,参与肯尼亚教育部的大中专升级改造项目。赴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地交流教师18人次,研修学生17人次。
(龚玲玲)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概况】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简称“江苏商院”)创办于1956年,隶属于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学校位于港闸区江通路48号,占地面积33.47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建成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2017年,江苏商院设有会计与金融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与物流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社科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10个教学院(部),涵盖信息技术、经济贸易、财会金融、电商物流、建筑工程与管理、艺术设计6大专业集群,开设33个三年制及五年制高职专业,形成服务“三农”行业特色专业群、现代物流专业群、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建有物流、商贸、计算机、财会、电子实训中心5个,各类实验、实训室7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02.35万元。有教职工446人,其中专任教师329人、外籍教师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7.35%、“双师”型专业专任教师占比80%;全日制在校生8495人,毕业生就业率98.73%。学校成为全国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高职计算机与电子商务大数据校企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学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月,江苏商院列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教育教学】 2017年,江苏商院选拔教师参加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微课教学大赛,获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奖4项、省微课教学大赛奖4项。推进省、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校本教材12项、校企合作教材3项,评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19项任务(项目),完成江苏省高校报关与国际货运品牌专业建设年度报告。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混合所有制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双主体”合作育人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获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获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一名。全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项目31个,获全国奖12人次,获省级奖88人次。
【科学研究】 2017年,江苏商院加强科研项目申报及质量管理,立项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等项目19项,校级课题16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2项,到账合同金额18.1万元,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2件、发明2件。全年有4项省级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学校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举办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题报告会,开展第五届“苏商论坛”文稿评比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 2017年,江苏商院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就创业指导进院系”活动,举办各类讲座35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6场,选拔7个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孵化,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参加省第12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一等奖。探索立体化双创教育模式,打造“一园N个专业创客空间”,充实就创业导师库,为创客空间配备指导教师,助推项目成功孵化。科创空间实现成果转化近500万元,创新创业项目获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大学生创业园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服务行业与社会能力提升】 2017年,江苏商院提升服务行业与社会能力,承办全国供销行指委校企合作及集团化办学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省第19届运动会、市第11届运动会分项赛事,市首届叉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完成省供销合作总社“农产品经纪人高级技能培训班”任务,举办全国会计信息化师资研修班、省职业院校会计骨干专业研修班;承办江苏省公务员和国家二级建造师、助理经济师考试。完成与市公安局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合作项目、学生叉车司机考证培训及鉴定。全年,举办、承办各类社会培训班55期,培训学员5800余人次,校内学生培训2900余人次,社会考试6000余人次,累计服务1.47万余人次。
【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2017年,江苏商院遴选25名骨干教师,赴德国开展为期15天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学习。完成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场建设,首次完成教育部考试中心认可授权的AP项目考试考点工作。推进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与上海泰尔弗教育集团合作海乘邮轮项目,与上海欧文教育集团(EEC)合作专升硕项目,与美国西来大学合作交换生项目,与新加坡叶水福集团物流人才培养企业培训项目。与韩国牧园大学洽谈交换生、暑期游学项目,签署合作协议;与日本一般社团法人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洽谈学生赴日企业实践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万建军)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概况】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南通师专”)设新校区、南通校区、如皋校区3个校区,分别在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育贤路2号、南通市崇川区城山路24号和如皋市学宫路1号。全校占地面积63.65公顷,建筑面积20.35万平方米。2017年,南通师专通过“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江苏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考核验收,获市级以上荣誉30项。南通师专计划招生2190人,录取完成率98%,新增高招专业6个,新增招生计划15.3%。拓展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贵州、安徽等省(自治区)生源市场。首次参与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改革试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就业率98.68%。
【师资建设】 2017年,南通师专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教授与博士培养工程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引进教授2人。在职教师中,晋升教授2人,遴选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4人,获硕士学位22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学历)或硕士在读人员比例超过86%。
【继续教育】 2017年,南通师专获批示范性项目“国培计划”2个,取得省市合作项目5个、市级培训项目2个、外省市非指令性教师培训项目3个。保持四川、西藏、吉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西部国培项目份额。拓展学历教育、社会培训项目,开展各类考证考级服务3万余人次。学校获评江苏省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教学】 2017年,南通师专承办省第六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小学教育组赛事,参赛成绩和获奖率列小学教育组第一名。师范生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成绩优异,“5+2”专转本升学率省内领先。《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南通样本》获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立“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等48项获准立项。教师发表核心以上论文期刊40篇。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文体、科技社团及志愿者活动,学校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参加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红色师范纪念馆及刘瑞龙纪念馆建成并开馆。接受省古籍保护中心对学校古籍馆藏考察评估,完成馆藏古籍文献原纸质目录数字化录入。
(樊健 殷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