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养犬一直以来都是较热话题,无论是大小便问题,还是是否带牵引绳等,越来越引起市民的关注。为了解大家的看法,本站于2022年2月22日至2022年3月22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关于文明养犬的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是?
2.您的年龄是?
3.您现在正在养狗或者养过狗吗?
4.您养宠物的原因是?
5.您是否了解现行的养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6.您是否参加过专业养犬学问技能方面的培训?
7.您对人畜共患病是否有了解?
8.您会定期给宠物注射疫苗、体检吗?
9.携犬外出时,您是否会实行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出行时不伤及别人呢?
10.您平时遛狗或看到别人遛狗大概是什么时间段?
11.您认为养犬是否会影响小区的环境卫生?
12.您所在的社区有没有对宠物饲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13.您是否赞成犬只外出必须佩戴项圈、牵引绳?
14.您在社区中是否遭受过犬类意外惊吓或伤害?
15.在您遭遇到犬类侵扰时,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
16.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使您不能继续养犬,您会如何处理您的爱犬?
17.(多选)您认为小区养犬应当贯彻哪些措施?
18.(多选)您认为怎样才是文明养犬?
二、总结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23.07%的人从未了解现行的养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48.09%的人只了解一点现行的养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28.84%的人比较熟悉现行的养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32.7%的人没有参加过专业养犬学问技能方面的培训,有50%的人参加过专业养犬学问技能方面的培训,有17.3%的人经常参加过专业养犬学问技能方面的培训。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23.08%的人非常了解人畜共患病,有61.54%的人了解人畜共患病,有15.38%的人不了解人畜共患病。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55.78%的人携犬外出时,每次都会实行必要的防范措施;有15.38%的人携犬外出时,想到了就会实行必要的防范措施;有28.84%的人携犬外出时,不会实行必要的防范措施。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3.85%的人不赞成犬只外出必须佩戴项圈、牵引绳,这样束缚小狗;有76.92%的人赞成犬只外出必须佩戴项圈、牵引绳,这样比较安全;有19.23%的人无所谓犬只外出是否佩戴项圈、牵引绳,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行。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59.61%的人认为小区养犬应当设置社区养犬等级,有92.3%的人认为小区养犬应当签订不遗弃狗保证书,有96.15%的人认为小区养犬应当在社区设置狗狗便利店,有78.84%的人认为小区养犬应当定期创办宠物培训,有42.3%的人认为小区养犬应当贯彻其他措施。(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100%的人认为文明养犬需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有75%的人认为文明养犬需要;有61.53%的人认为文明养犬需要让狗狗到专门学校进行培训,提高犬类素质;有84.61%的人认为文明养犬需要养犬者尽量减少对周围人的影响;有88.46%的人认为文明养犬需要养犬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80.76%的人认为文明养犬需要遵守其他行为。(多选)
三、相关建议
文明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更重要的是长效管理。为更好地规范文明养犬行为,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文明养犬面对面宣传服务”活动,在公园、广场、社区、居民区等公共场所,通过制作播放宣传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广场与小区现场互动宣传等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地开展依法文明养犬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倡导文明养犬的行为做法,广泛公示不文明养犬的处罚办法,便于养犬人自省自检。
二是加强配套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犬类收容救助机构的建设。加强审核养狗人的“三证两件”;其中,“三证”包括养犬证、疫苗接种证以及专属项圈。“两件”包括牵狗绳以及大型犬用防伤人口罩。建议借鉴日本等国先进管理经验,在发放养犬证的时候为宠物强制安装防走失芯片,并登记宠物和饲养人的名字、住址、电话等信息。
三是加强执法教育。在厘清职责、做好分工的基础上,各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做好养犬管理工作,通过多渠道、新科技为遵法守法的养犬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养犬登记、注销、年审、检疫免疫等服务。对于不配合、知法违法的养犬人,应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的制裁手段,同时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到不文明养犬的法律后果及社会危害性,避免再犯。
四是加强公众监督。公布举报电话。在宣传文明养犬行为的同时,利用现有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或开通专门的养犬监督举报热线,鼓励群众在发现不文明养犬行为时,及时通过热线连线具体的职能部门,由具体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执法部门也可以开设微博、微信等网络曝光平台,普通市民将不文明行为通过照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平台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