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您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本站于2023年3月14日至2023年4月14日开展南通市关于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龄?
3、您的职业?
4、您平时习惯用什么设备上网?
5、上网时,您觉得可能会遇到哪些网络安全问题?(多选)
6、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WiFi,您觉得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多选)
7、如果在网络上遇到冒充客服类诈骗,您会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多选)
8、您对下列网络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条例有了解吗?(多选)
9、为保护您的信息安全,您采取过下列哪些措施?(多选)
10、在使用移动应用或程序时,为获取免费服务或折扣,您愿意提供哪些信息?(多选)
11、如果开展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知识培训,您是否会去参加?
12、您最想在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知识培训会上听到以下哪些内容?(多选)
13、您对于现今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信息泄露)的评价?
14、您认为造成网络违法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二、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31.55%的人习惯用手机上网,有18.42%的人习惯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有26.31%的人习惯用台式电脑上网,有23.72%的人习惯用平板上网。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84.21%的人觉得可能会遇到有关违法有害信息(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谣言、侮辱诽谤、违禁物品、虚假广告)的网络安全问题,有78.94%的人觉得可能会遇到有关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木马、账号被盗、WIFI蹭网等)的网络安全问题,有92.1%的人觉得可能会遇到有关危害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被盗、个人信息被非法售卖等)的网络安全问题,有73.68%的人觉得可能会遇到有关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金融网络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数据违法交易、账号违法交易、侵犯知识产权等)的网络安全问题,有73.68%的人觉得可能会遇到有关网络骚扰行为(垃圾邮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弹窗广告、捆绑下载)的网络安全问题,有31.57%的人觉得可能会遇到其他的网络安全问题。(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76.31%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WiFi,觉得可能会遇到病毒入侵的问题;有92.1%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WiFi,觉得可能会遇到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有71.05%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WiFi,觉得可能会遇到银行账户不安全的问题;有42.1%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WiFi,觉得可能会遇到其他问题。(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92.1%的人如果在网络上遇到冒充客服类诈骗,会拨打110,向警方寻求帮助;有52.63%的人如果在网络上遇到冒充客服类诈骗,会不予理会,直接挂掉电话;有31.57%的人如果在网络上遇到冒充客服类诈骗,会向家里人寻求帮助;有84.21%的人如果在网络上遇到冒充客服类诈骗,会打电话向银行咨询;有18.42%的人如果在网络上遇到冒充客服类诈骗,会通过其他方法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94.73%的人较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有81.57%的人较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有18.42%的人较了解《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有81.57%的人较了解《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有18.42%的人较了解其他有关网络与数据安全的法律条例。(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89.47%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在手机上安装安全软件;有92.1%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采取过数据备份的措施;有97.36%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会定期清除浏览记录;有97.36%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会定期更换账号密码;有31.57%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会填写虚假信息;有42.1%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会关闭定位服务。(多选)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63.15%的人愿意参加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知识培训,有36.85%的人不愿意参加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知识培训。
本次调查参与者中,有23.72%的人认为造成网络违法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有26.31%的人认为造成网络违法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导致,有15.78%的人认为造成网络违法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缺失,有34.19%的人认为造成网络违法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个人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高。
三、相关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培训。通过发放网络宣传册、观看网络安全视频、开展法律安全大讲堂、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常见网络安全风险等内容宣传,提升市民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二是持续强化网络安全检查。通过专项网络安全执法检查、护网行动、大数据安全整治等专项工作,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督促互联网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与重点行业健全完善安全隐患通报预警、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持续打击网络安全犯罪。深度运用法律法规中涉及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监督管理的事项条款,加强对网络黑灰产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针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等典型网络违法犯罪开展有效专项打击,摧毁上游犯罪的基础支撑,瓦解犯罪利益输送渠道,确保打深、打透、打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