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初步核算,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728.1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565.5亿元,增长4.7%。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4∶48.5∶4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万元,增长5.7%。
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4.8万家,年末累计31.1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801.3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20049.2亿元。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6万户,年末累计89.5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113.9亿元,年末累计资金数额922.7亿元。
新兴动能支撑有力。全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2%。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31.8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72.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有力推进“就在南通”行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9万人,比上年增长4.6%。建成30家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1.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涨幅比上年收窄1.6个百分点。全年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指数“6涨2降”。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6.0%,衣着上涨4.0%,医疗保健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食品烟酒上涨0.5%,居住上涨0.3%,教育文化娱乐下降0.2%,交通通信下降1.5%。
【农林牧渔业】
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311.0亿元,增长3.2%;林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2.2%;牧业增加值60.8亿元,增长0.1%;渔业增加值145.5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73.9亿元,增长9.8%。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42.8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总产量121.2万吨,增长0.2%;秋粮总产量221.6万吨,增长0.7%。全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6380.4公斤,比上年增长0.5%。
农产品供应充裕。全年油料产量23.0万吨,比上年增长8.1%;蔬菜产量542.4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88.3万吨,下降0.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0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21.0万吨,增长1.7%;牛羊肉产量2.5万吨,下降10.5%;禽肉产量15.6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8.2万吨,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82.4万吨(不含远洋捕捞),增长1.0%,其中淡水产品21.1万吨、海水产品61.3万吨,分别增长1.2%和0.9%。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1万亩,“7+2”农业产业联盟建设全年实现营销总额184.5 亿元。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4家,数量列全省第3。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比上年增加1个。
【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其中轻工业增长5.1%,重工业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0.3%,集体企业增长13.5%,股份制企业增长8.3%,股份合作企业下降8.4%,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4%。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5%。分行业看,全市列统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79.4%,比上年扩大14.7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9.4%。
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1%。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产值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分别增长51.9%、15.5%。化学纤维、纸制品、民用钢质船舶、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3.9%、36.4%、31.9%、19.6%。
新能源装机持续扩容。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985.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5.4%。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14.5万千瓦,增长22.4%,占比为61.2%,比上年末提高3.5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61.9万千瓦,增长76.5%。
工业企业实现盈利。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1%;利润总额增长0.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8%。
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013.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10408.3亿元,增长4.4%。竣工产值7268亿元,增长6.5%。建筑业劳动生产率50.2万元/人,增长1.4%。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7家,完成产值8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新增鲁班奖2项。
【国内贸易】
202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5.1亿元,比上年增长6.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26.2亿元,增长6.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88.9亿元,增长6.0%。从商品类值看,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7%、12.5%;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4%、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7%;化妆品类增长20.2%。
新兴消费增势较好。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增长11.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4%;住宿餐饮业通过网络实现客房及餐费收入增长95.3%。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63.8%,占限上汽车类零售额比重21.6%,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