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16年,南通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支持监督”安全生产格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29起、死亡333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6.86%、15.48%。其中,工商贸事故151起、死亡155人,比上年分别下降0.66%、0.64%;道路运输事故277起、死亡177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3.69%、25.32%。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新闻采访团在《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专题报道南通市“二道门”“安全生产协作组”等创新举措。市安监局获评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2016年,南通市把安全生产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市委常委会6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1次专门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安全生产做指示或批示159次;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研究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整治专项行动。市四套班子领导率队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督查安全生产,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市纪委对安全生产进行督查,促进各地党政领导、安全监管人员“在职、在岗、在状态”。市委组织部将安全生产列入2016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加大安全生产指标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6年,南通市制定出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证书的工贸行业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至年底,全市达标工贸企业累计15784家。其中,一级标准化企业7家,二级标准化企业111家,三级标准化企业5919家,小微企业达标数9747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企业数列全省第二。第三方监管模式。2016年,南通市有安全协作组242家,覆盖企业5116家;行业商会(协会)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站65家,覆盖企业4912家;68个乡镇(街道、园区)开展安全服务外包。出台《安全生产协作组日常考核细则》,规范安全生产协作组日常工作;建立行业商会与县区安监局联动机制,委托行业商会在纺织、家居、水泥等领域开展日常检查;专项督导承担服务外包中介机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2016年,市安监局调整、修订《生产安全事故专报制度》《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事故应急预案》《较大事故应急处置手册》;全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338家次,其中市级3家次、县(区)级3家次、乡镇和企业332家次,录入企业应急资源数据信息5394家、各类应急预案3839个、应急队伍1970支、应急物资设备装备3045套(件)、各类专家81人。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2016年,南通市制定出台《南通市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通安委办〔2016〕67号),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开展企业执行隐患排查“自查、自改、自报、公示”制度监督检查,实行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和层级挂牌督办制度,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至年底,全市梳理、评估区域性重大问题和隐患12项;行业性重大问题和隐患20项;挂牌督办三级以上重大隐患511项,整改473个,整改率92.56%。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危化品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单位8176家,发现隐患问题8078项,整改8056项,整改率99.73%;92家企业被列入红表(关闭注销企业),507家企业被列入黄表(停产整顿企业),2486家企业被列入蓝表(限期整改企业);95家企业被列入市级挂牌督办。其中,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89家,发现隐患1607项;检查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企业669家,发现隐患1295项;检查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化工企业232家,发现隐患1134项;检查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70家,发现隐患112项;检查使用燃气的学校食堂559家,发现隐患125项;检查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5669家,发现隐患3324项;检查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化学试剂仓库317家,发现隐患78项;检查涉及氧气制备和储存的医院306家,发现隐患141项;检查港区内危险化学品库(堆)场、码头56家,发现隐患174项;检查港区内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企业9家,发现隐患88项。道路交通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六项攻坚”(重点车辆安全隐患清零、重点驾驶人多次违法清理、重点交通违法整治、重点道路安全隐患整治、重点科技防控设施建设、重点节点主题宣传教育)等专项行动,加强危化品运输车、旅游客车、校车等重点车辆源头管理。全年检查各类重点车辆2157辆,停发禁区通行证工程运输车辆462辆,强制要求报废和及时检验“非营运”大客车2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6辆,面对面教育重点运输单位驾驶人3917人,检查企业93家,约谈企业负责人51人次。水上交通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加强涉水工程监管,开展内河船非法从事海上运输整治;规范浮吊作业行为,将浮吊非法过驳作业统一纳入沿江非法码头整治范围。海洋渔业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开展海洋渔业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排查渔船1488艘,确定有限空间6799个,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33项。开展安全信息系统设备配备率、开机率专项整治,海洋渔船卫星电话、北斗定位系统、AIS避碰设备配备率100%,出海作业期间开机率95%以上。建筑施工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开展复工整治、深基坑和高支模整治、建筑起重机械和脚手架整治等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建设工程现场管理信息平台(LBS定位系统),推广使用塔吊全过程安全监督系统,强化施工现场主要责任人定位管理和现场监管,确保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消防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开展单位法定代表人恳谈培训和消防控制室集中整治,全年培训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1.1万人,重点排查“三合一”(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场所1452家,实行临时查封107家。推进化工园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每个园区完成3000只沙袋和50吨抗溶性泡沫的应急物资储备。特种设备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1.8万台电梯纳入责任保险,审查通过星级单位316家。推进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全年检查气瓶充装、检验单位380余次,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60余份,立案检查气瓶违法违规案件21件,处罚金额112万元。港口码头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推进沿江沿海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对53个沿江沿海非法码头进行逐一调查复核、落实整改措施。对未批先建项目补办各类手续45项。作业现场职业卫生监管专项整治。2016年,南通市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全年检查用人单位715家,下达执法文书428份,发现问题隐患3489项,责令当场整改2625项,限期整改864项,警告企业77家,责令停产整顿18家,提请关闭2家。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2016年,南通市监督检查企业8951家次,完成全年执法检查计划156.2%;立案1350件,占全省立案数21.15%,其中事前执法立案1162件,占全省事前立案数22.82%。立案总数全省第一,事前立案数全省第二。依法提请关闭企业8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141家,1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对特种人员无证或持假证立案28件,行政处罚31.4万元,移交移送司法机关16人,追究刑事责任4人。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活动。2016年,市委宣传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通安监〔2016〕262号),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宣传《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企业负责人谈心对话、举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征文等活动。南通烟草如皋分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验收,南通市烟草公司海安分公司等27家企业获评“2016年度南通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016年,南通市培训“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12.24万人次。(季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