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概况】2017年,南通市金融业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发展格局。全市金融业增加值486.4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6.3%。全市社会融资总规模1404.61亿元,比上年增加23.98亿元,增长1.7%。全年直接融资624亿元,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123家。有银行类金融机构4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部落户南通,各项存款余额11718.16亿元,较年初增加387.59亿元,增长3.4%;各项贷款余额7886.57亿元,较年初增加989.98亿元,增长14.4%;存贷比由年初60.9%升至67.3%。全市保险业分支机构77家,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稳步推进;实现保费收入3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8%。全市证券分支机构62家(证券分公司3家、营业部59家),期货营业部12家;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171家,小额贷款公司45家,融资租赁公司3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9家。全市29家典当企业实收资本总额5.39亿元,典当余额4.35亿元,累计发放当金2.17万笔,典当总额7.92亿元,税后利润总额329万元。
【融资结构优化】2017年,南通市直接融资624亿元,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44.4%。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全市新增上市企业2家,累计39家,进入上市轨道50余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分别为郎峰新材、恒力包装、龙翔新材、磐石新能、通易航天、如皋农商行、亿森股份、金磊市政、叠石桥、瀚天智能、皋液重工、明芯微,累计84家,进入轨道23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68亿元、增发融资117亿元;15家“新三板”企业增发融资31亿元,列全省第二;在南通企业新增债券融资463亿元。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境外债券3亿美元,为南通地区第一支境外债券,开创中国民营建筑企业赴境外公开发行美元债券先河。
(朱明)
【金融业监督管理】支付市场监管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简称“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对全市2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开展支付结算业务行政执法检查,检查结算类账户6100个,查出存在问题账户52个。保持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高压态势,做好江苏优乐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后续重点整治。配合公安部门处置普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无证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案件,成为公安部门破获的国内首起违规为赌博私彩网站提供资金清算服务案件。
反洗钱监管 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对6家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现场检查,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分别开展反洗钱考核评级、监管走访和洗钱风险评估。在全省率先推动拍卖行业反洗钱监管。出台《南通市律师事务所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发起行政调查8起,协助发起行政调查12起,向公安机关及地方金融部门移送非法集资案件线索10条,由公安机关重点侦查、侦破案件6起。
人民币流通管理 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完善小面额现金供应长效机制,投放小面额现金8.52亿元,累计兑换硬币金额197.58万元,硬币自助回笼金额15.12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现金业务第三方评估试点,督促商业银行提高网点服务水平。全年回收残损币金额18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率先开展“收支两条线”(银行网点所有收入钱款均上缴集中清分,网点所有付出钱款均为集中清分后下发钱款)试点。通过冠字号码追踪系统,实现冠字号码信息流与实物流同步流转。依托假币信息实时采集系统,破获持有使用假币案件1起,涉案金额7890元。
外汇监管 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加大大额、异常购付汇监测约谈力度,累计监测企业54家次,购汇金额24.21亿美元;自主监测企业1224家次,购汇金额50.78亿美元;自主监测银行258家次,金额41.2亿美元。开展打击“逃骗汇、非法套汇”等外汇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对2家企业和2家银行开展现场检查,对1家企业和1家银行行政处罚金额71万元。开展外汇检查非现场线索自主分析,9条线索确认为违规并处罚完毕,处罚金额242.6万元。开展打击地下钱庄及交易对手专项工作,对4家企业立案查处,处罚金额260.8万元;查处银行机构违规情形24起,涉及违规金额4693.97万美元,处罚金额706.1万元。
保险业监督管理 2017年,南通市保险行业协会收到保险欺诈案件48件,涉案金额260余万元,减损案件7件,移交公安6件,减损金额62万元,追回损失17万元。接待、受理涉及侵害消费者权益信访投诉364件,其中有效投诉352件、无效投诉12件,比上年上升16.95%,办结348件,办结率98.87%。
(李丹瑾 戴洋 李珊珊)
【金融综合服务】支付结算服务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拓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领域,实施“智慧菜场”增量扩面工程,全年新上线运行“智慧菜场”10家,累计19家。推动南通6家农村商业银行出台《银行卡风险损失补偿办法》,维护持卡人利益,增强群众用卡信心。
金融信息化服务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加强金融机构编码日常管理,做好金融机构编码新增、变更、撤销等日常申请受理。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新增机构信息35家,变更机构信息1184家,撤销机构信息14家。在全省率先开发运行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认证评估系统,实现金融业机构信息与金融标准化领域应用深度融合。
国库服务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继续推进电子凭证库项目部署,扩大支出业务无纸化覆盖面,实现财政支出业务全面无纸化。与南通广播电视台合作,创新国债微信宣传南通模式。崇川区财政局成为全省首家完成电子凭证库业务部署区级财政部门。
征信服务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组建南通市银行系统“征信讲师人才库”,试点“大学生诚信积分”,升级“南通企业信用信息监测与分析系统”。出台《南通市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级办法(试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征信服务窗口和自助查询机迁址,增设代理查询点5个、自助查询机5台。
跨境金融服务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持续推进市场采购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外汇管理升级模块上线,并被推广至常熟市、广州市花都区等其他试点地区。完成南通国投大额并购、万科大额并购。引导南通通润达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投资,节省汇兑成本。解决安富国际3.97亿元、南通五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1亿元资金汇出和星瀚房地产企业0.8亿元境外放款资金汇出。为国核维科锆铪有限公司解决外债额度不足问题,帮助企业引入低成本外债资金。全年为4596家外贸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业务3.2万笔,金额128.11亿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南通监管分局(简称“南通银监分局”)举办金融支持建筑业“走出去”活动,签订124亿元合作授信协议。
绿色金融服务2017年,南通银监分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全国首例违反《绿色信贷指引》行政处罚。
实体经济服务2017年,南通市制定《关于金融支持“3+3”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年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组织融资对接活动101场次,参与融资对接企业746家,其中53家企业融资3亿元。整合南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南通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平台,优化升级为南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同步开发APP和微信公众号,提供全市26家银行225项信贷产品查询对接服务,发布306项创新创业项目及60余家投资机构对接信息。开展“送宝典助融资”金融帮服万企行活动,覆盖4万余家企业(其中3万余家企业首次与银行接触),直接帮助646家企业实现融资30.84亿元。其中,为500家小微企业实现融资14.35亿元(首贷户192户,实现融资8.38亿元)。累计组织23期服务上海和“3+3+N”产业开展股权投融资对接活动,为9家企业引进投资2.03亿元。
科技金融服务2017年,南通市有科技金融机构19家,市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770家,苏科贷备选企业库中已入库企业1574家。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形成苏科贷、通科贷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全市地方科技成果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1.01亿元,科技贷款额37.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78%。全年市区财政支出费率补贴1316.91万元;市级科技担保公司服务在保企业105家,在保余额4.5亿元;科技创投完成1亿元投资规模,在投企业16家,增值服务价值2亿元。
(李丹瑾 戴洋 王征 汪兵兵)
【金融风险防控】2017年,南通市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校园贷风险、农村地区非法集资风险、虚拟货币风险等专项排查整治。在全省率先成立非法集资风险应对处置工作专班,完善严格风险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开展“防非宣传社区行”“防非宣讲校园行”等活动100场,直接受众近3万人。做好交易场所监管,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有关文件及南通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南通市小额贷款公司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南通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增强小额贷款防范风险能力。化解资金链风险,更新完善《南通市企业信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协调资金链风险企业2家,涉及金额1.2亿元。全年未发生因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影响地区金融环境重大事件。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发挥金融审判庭作用,加快金融案件审理效率;发挥联濠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优势,累计处理不良债权项目6个,累计处置不良债权金额14.67亿元。推动全市银行业全年暴露不良贷款91.41亿元,处置80.77亿元,比上年增加18.2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扩大债委会范围,牵头组建南通龙洋水产等7个集团客户债委会,累计组建债委会186个,债委会企业贷款余额占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近3成。完善“大金融”范畴风险监测机制,定期监测分析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和具有融资功能非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状况。对6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质量真实性现场评估。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违法、违规、违章,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系列专项整治。制订《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存款保险主评级人办法》,建立投保机构主评级人制度。对全市12家投保机构开展现场核查,实现投保机构核查“全覆盖”。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开展政府债务全口径摸底排查,按月监测到期还款情况。
(朱明 戴洋 王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启用投诉督办电子流程,强化投诉分类分析,全年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检查10次,受理、办结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诉40余件。开设“静海讲坛·金融走近南通市民系列讲座”,宣传金融消保知识,直接受众400余人次。《金融时报》专题报道南通“普惠金融乡村行”系列活动。
(戴洋)
银行业
【概况】至2017年底,南通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16家(含法人农村商业银行6家、村镇银行6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外国银行分行2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718.16亿元,比年初增加387.59亿元,增长3.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886.57亿元,比年初增加989.98亿元,增长14.4%,增量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全年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123.1亿元,兴业银行南通分行为南通开发区总公司承销发行首单绿色直融工具,实际发行金额3亿元。如皋农商行成为省内首家新三板挂牌农商行,海安农商行主板上市、获评省银监会农金部全国标杆银行。无锡农商行南通分行筹建获批。银行机构向下延伸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南通市分行在全辖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三通”(贷款村村通,个人支付结算快通,新农保领取、缴费、参保服务和政策咨询四不出村),如东农商行、海门农商行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基层支行定位为服务辖区、服务中小企业社区网点。全年新设网点16个,其中县域及以下11个。全市累计银行网点1398个,其中县域以下1099个。全市银行从业人员2.2万人。在2017年江苏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排名前10名中,南通占据3席,其中海门市连续第四年蝉联第一名。
(戴洋王征)
【货币政策执行】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引导全市货币信贷总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4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3亿元;实现全市12家法人金融机构全覆盖,累计办理再贴现28.8亿元。实施《南通“金融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16~2020)实施方案》,修订《金融创新奖考核办法》,加强商业银行对制造业发展信贷支持。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2017年度金融精准扶贫暨普惠金融劳动竞赛”,构建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严格落实房地产信贷政策,按月监测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情况。
【金融创新】2017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推动“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增量扩面。至年底,全市“两权”抵押贷款余额6.56亿元,比年初增加1.85亿元,开办机构20家,比年初增加7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列全省第一。推进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全年发放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21.6亿元,实现新增预先备案合格信贷资产36亿元。
(李丹瑾 戴洋)
※银行选介※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
【概况】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简称“农行南通分行”)各项存款余额1294亿元,比年初增加104亿元。其中,对公存款比年初增加83亿元,个人存款比年初增加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7亿元,比年初增加67亿元。
【“三农”服务】2017年,农行南通分行支持县域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县域贷款增量49亿元,比上年增加38亿元;涉农贷款增量36亿元,创历史最高,比上年增加21亿元。支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3户,新增贷款8522万元。支持优势行业、特色产业、产业集群、成熟专业市场中优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5.4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5190万元、农户贷款1.8亿元。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集群“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样本方案获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叠石桥e服务”APP上线。
【实体经济支持】2017年,农行南通分行投放交通、能源、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及河道整治等重大项目33个、金额110亿元,其中省、市重点工程24个、金额98亿元。推进普惠金融业务体系建设,加快小微企业金融与互联网融合,新增小微客户数、申贷获得率持续提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6.3亿元,新增15.4亿元。
【网点转型】2017年,农行南通分行推动以“超级柜台+”为核心网点设备及业务系统整合,完善轻型化网点运营模式,促进柜面业务向线上、自助渠道迁移,探索临柜人员与重点业务要素管控新方式,全年完成29家自助银行撤并,优化网点结构、区域布局。
(沈璐)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
【概况】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简称“中行南通分行”)本外币一般性存款余额1104.36亿元,当年新增45.36亿元,增幅4.28%;本外币贷款余额788.69亿元,当年新增47.3亿元,增幅6.38%。年内,中行南通分行通过中央文明委审查,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手等7个全国级集体(个人)荣誉,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等7个省级集体(个人)荣誉。
【实体经济支持】2017年,中行南通分行策应“3+3+N”“5215”产业发展,为全市29家“双百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至年底,制造业贷款余额118.53亿元,余额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支持企业“走出去”,助力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市场发行3亿美元3年期债券,开创中国民营建筑企业赴境外公开发行美元债券先河。连续4年为中远船务建造“希望6号”提供信保项下大额贸易融资业务,为中远船务办理中行系统内首笔中长期出口卖方信贷保险项下应收账款买断业务。为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理海外并购项目贷款。
【农村市场服务】2017年,中行南通分行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各地区农委共同筹建设立益农信息社60家,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快捷金融服务。推广“中银扶农通宝”业务,解决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益农贷”为抓手,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重点支持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全年投放“益农贷”5396万元。
【渠道转型优化】2017年,中行南通分行在城区确立出国金融、二手房、商贸3大类10家特色支行,打造特色业务中心。组织投产152台智能柜台,上线95家网点,覆盖率88%。压降物理柜台103节,释放柜员96人,提升客户厅堂体验。
(钱映晖)
中国建设银行南通分行
【概况】2017年,中国建设银行南通分行(简称“建行南通分行”)实现拨备前利润28.61亿元。至年底,全口径存款余额1158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5亿元,比年初增加93.93亿元;投行理财余额101.78亿元。全行全年运行平稳,安全无事故。年内,建行南通分行开展“十大年度人物”“十佳”客户经理网点经理评选活动。秦灶支行获评省财贸工会“工人先锋号”,如皋城中支行获评“江苏省巾帼文明岗”,如皋支行1人获评省金融工会“优秀职工之友”,启东支行获评省金融工会“模范职工之家”。
【转型发展】2017年,建行南通分行坚持客户驱动、创新驱动。南通市住房租赁监管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完成“国际商业转贷款”业务、期权盈组合业务、智能跨行对公收款业务、PPP模式下TOT贷款、“汇积通”外汇存款产品、“医保贷”、失地农民团体养老保障产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保卡代发、家族信托等19项全省第一单业务。实现教育行业省属高校100%覆盖、市属高校70%覆盖;卫生行业二级以上医院市场占比75%。新建支农金融服务点553家,列全省第一。“教育云平台”上线收费学校350所,“基础教育一卡通”项目上线20所学校,“党费云平台”营销42家单位。上线“中考报名龙支付缴费”项目。“工匠传承——‘鲁班龙卡3.0’打造建筑金融生态圈”案例被评为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推荐案例并在全系统推介。
【普惠金融业务】2017年,建行南通分行超额完成普惠金融贷款新增指标,实现KPI(关键绩效指标)加分。至年底,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2.93亿元,当年新增11.35亿元;对公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4.75亿元,当年新增10.33亿元。
(陈新兵)
保险业
【概况】2017年,南通市有保险公司77家,保险销售公司1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3家,兼业代理机构615家;新增保险就业人员5000余人,保险从业人员3.5万余人。全市实现保费收入3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8%。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5.83亿元,比上年增长6.57%;人身险保费收入26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05%。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和保费规模均居全省第四位、全国第21位。
【财产险业务】2017年,南通各产险公司车险业务稳定发展,保费收入53.99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当年产险保费总收入82.01%,赔付支出33.23亿元,简单赔付率61.55%。非车险保费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9.12%,占当年产险保费总收入17.99%。其中,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02亿元,比上年下降5.16%;产品责任险保费收入2.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9%;保证保险保费收入6487万元,比上年增长6.34%;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79%。南通市保险行业协会全年承保货运保险7.64万笔,承担风险1037.16亿元;承保船舶险659艘,提供风险保障139.47亿元。
【寿险业务】2017年,南通各寿险公司实现人身险保费265.44亿元。其中,营销渠道保费收入94.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2%,占当年寿险总保费35.47%;团险业务保费收入12.92亿元(电子销售等其他渠道保费收入6.98亿元),比上年增长80.7%,占当年寿险总保费4.87%;银保产品保费收入15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6%,占当年寿险总保费59.66%。
(李珊珊)
【农业保险】2017年,南通市农业保险覆盖面71%。开办南美白对虾养殖、内塘螃蟹水文指数、紫菜养殖、池塘淡水鱼养殖4个水产养殖险种,全市累计开办高效险种28个,开展农业保险扶贫,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减免农业保险自缴保费87.8万元。全年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3.91亿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88亿元,理赔2.13亿元。提高以县(市、区)为单位高效农业保费收入占比,全市高效农业保费占总保费比重65.5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水稻、小麦种植附加险,水稻、小麦每亩保额分别为1200元、800元,参加水稻、小麦附加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41个、承保面积25万亩。
(石一飞)
【企业保险】2017年,南通市保险行业协会承保30家企业科研专利执行保险,保险金额6000万元。开展短期出口贸易信用保险、小微企业综合保险,为340余家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502笔,提供风险保障456.39亿元。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