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服务业
金融业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概况】2016年,南通市金融业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发展格局。全市金融业增加值435.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8.2%,占地区生产总值6.4%,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42家,成为国内第五个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部落户的省辖市;保险业分支机构76家,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证券分支机构59家;期货机构11家。培育小贷、创投、融资租赁等准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179家,融资租赁公司16家、小额贷款公司4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35家、典当行29家。全市社会融资总规模1380.63亿元,比上年增加253.6亿元,增长22.5%。全年直接融资825亿元,超过新增银行贷款规模,上市、挂牌公司总数超100家。全市存款余额11330.6亿元,为全国第五家存款破万亿元省辖市,各项贷款余额6896.6亿元,较年初增加8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全市实现保费收入27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保费增速列全省第一位,保费规模列全省第四位。健全金融服务机构,南通基金产业园、金融科技城开园,分别吸引31家、18家机构入驻。通州综艺金融港项目加快推进,吸引20家机构入驻。南通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成立,79家企业在该中心开展融资对接活动。10月19日,共青团南通市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64家单位。(朱明  王征)

【融资结构优化】2016年,南通市直接融资825亿元,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54.12%,较上年提高29.39个百分点,超过新增银行贷款规模。全市各类债券发行额656亿元,是历史最高。其中,公司债发行额334亿元,接近上年4倍;银行间债券发行148亿元;企业债券发行174亿元,列全省第一位。企业引进创投资金7.07亿元。全市14家企业完成并购(重组),涉及金额36.93亿元。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仪器仪表、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获贷率较高,贷款增长加快,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造纸等行业贷款逐步下降。全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新增过会企业4家,新增报会企业4家,上市公司累计37家,其中境内上市31家、境外上市6家。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265.6亿股,比上年增长56.3%,市价总值3792.4亿元,比上年增长6.5%。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3家,累计72家。上市公司首发、增发融资总额153.45亿元,列全省第四位,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发融资8.8亿元,是上年2.6倍。(朱明)

【金融业监督管理】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简称“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开展金融监督管理,深化“两管理两综合”(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评价、综合执法检查),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南通监管分局督导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合作,全年银行机构向2030户小微企业发放“银税合作”贷款8094笔、15.47亿元,银行业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目标。分两批组建企业债委会179户,部分企业在债委会框架下缓解风险,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02%,继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年内,成立南通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中心,搭建银行业第三方纠纷调解机制。支付市场监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检查市区42家银行机构同业账户的开立、使用、日常管理等情况,检查投融资类账户308个,查出存在问题账户110个;检查结算类账户199个,查出存在问题账户64个。组织银行机构排查存在二清嫌疑(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却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可疑单位和个人账户,查出存在问题账户3个。反洗钱监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现场检查5家,走访调研指导7家,参与综合执法检查1家,对151家反洗钱义务主体进行考核评级。推动2016年“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按季度召开可疑交易研判会议,全年上报重点可疑交易59起,开展行政调查6起,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行政调查10起,向公安机关及地方金融部门移送非法集资案件线索11条。人民币流通管理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组织检查15家银行30个营业网点的人民币收付状况和反假货币业务。开通139台自动取款(ATM)机投放小面额纸币,投放小面额现金7.97亿元,比上年增长40.07%。兑换硬币金额156.66万元,硬币自助回笼金额13.79万元。推进硬币自循环试点,确立市区模式、县区模式2种主要硬币自循环运行模式。开展人民币冠字号码流转试点,4家试点银行冠字号码流转成功测试。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发假币信息采集系统,打击假币犯罪活动1起。外汇监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392.66亿元,比上年下降22.68%。制定《外汇指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导意见》,构建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银行规范业务操作。加强对异常企业和异常项目的跟踪监测,对19家大额、异常购付汇企业开展约谈,对货物贸易名录企业开展非现场监测,完成监测记录10365笔,对其中404笔有异常情况的货物贸易监测信息逐条核实。完善大型成套设备贸易外汇管理辅助程序,提高大型船舶、海工企业的外汇资金管理效率。国际收支申报前段检查系统运行正常,国际收支申报实现零差错。开展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为中资企业借用外债创设条件,全年为5家中资企业办理外债签约登记5笔,金额1.96亿元,实际提款5933.04万元,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约1~2个百分点。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保险业监督管理2016年,南通市接到保险欺诈举报案件86件,涉案金额760万元,查破假案20件,减损案件20件,减损金额90万元。移交公安机关2件,刑拘2人。市保险业协会完成接受调解通知书和出庭通知书,接受法院委托调解33件,调解成功22件,涉及金额82.8万元。11月,市保险业协会联合南通市价格认定中心在全省首推财产保险理赔价格争议调处,至年底,受理案件13件,全部调处成功,涉及金额37.52万元,接受咨询8次。南通市在财产保险监督管理中实施“四个四”工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细分四个管理梯队,设置四条自律上限,达到四个自律效果),维护南通地区车险市场经营秩序,全市承保机动车264.46万辆,综合费用率28.37%,综合赔付率70.29%,居全省第三位,综合成本率98.67%,连续4年实现盈利。全年寿险满期给付达高峰期,满期给付27.7万件,给付金额68.17亿元,较上年底满期给付增加3.21万件,给付金额增加8.8亿元。针对满期给付对象大多数是涉农客户和弱势群体、产品分红收益低于客户预期、易发生大规模退保和群体性事件,防范处置满期给付与集中退保风险,确定风险防范重点时段、重点公司、重点银行和重点人群。建立月度数据上报制度,掌握各级机构满期给付件数、资金总量、客户分布及满期给付实时进展等情况,对集中退保风险做出合理预期。(戴洋  王征  李珊珊)

【金融综合服务】支付结算服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450个服务站POS机实现联网通用;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建设特色精品站点。全年全市农村金融服务站1265个,办理业务116万笔,涉及金额6.72亿元。创新支付结算,在菜市场创新实施金融IC卡“智慧菜场闪付工程”,实现辖区全覆盖,全年试点菜市场刷卡金额超过300万元。年内,帮助7家单位接入集中代收付系统,帮助10家金融机构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金融信息化服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加强金融机构编码日常管理,提升金融机构编码新增、变更、撤销等日常申请受理能力。全年在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新增机构信息34家,变更机构信息341家,撤销机构信息5家。除银行机构外,试点改进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办法,文峰期货加入金融城域网,在全省率先实施非银行机构信息报送无纸化。国库服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开发国库会计分析系统,系统通过测试,被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国库处采纳使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集中支付业务,依托南通市国库金信工程系统,实现对集中支付最终收款人等信息的采集,年内,完成对10家支付代理银行支付业务数据采集。开发国债发行数据报送系统,实现数据报送电子化改造,解决发行数据报送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征信服务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新增恒丰银行南通分行征信报告代理查询网点,全市累计5个。年内,开发南通企业信用信息监测与分析系统,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至年底,累计促成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成交737笔,累计成交金额45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平台注册并启用用户898户,居全省第三位;供应链融资业务完成302笔,金额6.5亿元,完成情况居全省第一位。跨境金融服务2016年,南通市出台《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外汇升级需求方案》,解决出口主体与收汇主体不一致情况下的出口与收汇匹配度核查问题。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引导信越有机硅(南通)有限公司办理债转股18亿日元,解决江苏德展65亿元人民币、南通大信家居5亿元人民币购汇支付境外投资款业务。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指导王子制纸借入外债7000万美元结汇。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备案。全年为4387家外贸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业务28725笔,金额113.31亿元。实体经济服务2016年,南通市制造业融资总量净增98.28亿元,制造业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筹资172.23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026.6亿元,占比14.9%,较年初下降74亿元,比上年下降幅度收窄0.5个百分点,12月底制造业贷款环比增加11.84亿元。打通小微企业与融资服务机构对接渠道,在上海、南京及南通市举办“江海创投行”9场,40余家企业参加,融资4500万元,3家企业与投资机构达成意向,计划融资2250万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南通陆海统筹发展基金成立,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重点支持符合南通市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和项目。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至年底,全市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7%,比上年降低39.4个基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54%,比上年降低71.73个基点,全年降低利息成本50亿元。

【金融风险防控】2016年,南通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对投资理财类企业加强监管的暂行办法》《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告知提示和交办督办制度》《关于我市民间投融资服务企业商事注册登记的补充意见》。开展投资理财类企业、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基本摸清全市高风险行业机构规模分布、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清理整顿风险隐患。帮助银企双方化解资金链风险,为8家企业协调信贷突发事件,涉及金额32亿元。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应急转贷基金,缓解企业资金链风险。推进影子银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扩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覆盖面,组织全市12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宏观审慎评估。进一步落实存款保险制度,开展全辖投保机构评级。细化投保手续和保费交纳程序,12家法人金融机构均准确交纳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存款保险费用。(戴洋  朱明)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评估30家金融机构年度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情况。探索建立金融知识普及、监督检查、环境评估、投诉处理全辖联动机制,建立“宣传、检查、评估、投诉”四位一体服务机制。深化银校合作机制,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的金融教育基地增至4家。全年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检查7次,受理并高效办结金融消保投诉65起。(戴洋)

银行业

【概况】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16家(含法人农村商业银行6家、村镇银行6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外国银行分行2家。年内,长江商业银行、张家港农商行、渤海银行南通分行开业。银行机构优化网点布局“下沉”发展,全市新设立网点19个,其中县域以下11个。1月底,南通市银行业机构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至2016年底,全市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330.57亿元,比年初增加1486.64亿元,增长15.1%,增幅高出全省2.31个百分点,余额列全省第四位,存款增量列全省第三位。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395.3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808.7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96.58亿元,较年初增加814.9亿元,增长13.4%,余额、增量均列全省第四位。至年底,南通市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147.9亿元,比上年下降27.3%,位列全省第十位;发行额占全省3.47%,比上年下降1.39个百分点,年底存量余额331.4亿元。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承销发行全市首单永续债,海门农商行、如皋农商行分别发行二级资本债5亿元、6亿元,海安农商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扩充资本1.5亿元,南通农商行发行全国农信系统首单绿色金融债券5亿元。海安县和如皋市通过江苏省金融优秀县“三年回头看”考核验收,海安县、通州区和海门市在“2016年江苏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排名”中列前十位。其中,海门市蝉联第一名,海安县排名第二。(戴洋  王征)

【货币政策执行】2016年,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再贴现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优先支持县域企业,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进一步突出货币政策支农支小投向引导。全年办理再贴现票据3321张,金额39.5亿元,贴现利率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发放再贷款7.05亿元。制定《南通“金融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16~2020)实施方案》(通银发〔2016〕54号)与《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意见》(通银发〔2016〕96号)等文件,加强商业银行对制造业发展信贷支持。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南通市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与投资合作备忘录》,畅通当地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销售渠道,鼓励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开展债券投资。

【金融创新】2016年,南通市完成《江苏省南通市率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试点方案(送审稿)》。推动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至年底,全市两权抵押贷款余额4.71亿元,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4.57亿元,全市各县域均实现业务增长,业务开办机构增至13家,新增受益主体87户,是上年2倍。以信贷资产质押方式向启东珠江村镇银行发放1笔支农再贷款,金额3000万元,成为江苏省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工作开展后,首笔针对村镇银行办理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业务。率先在全省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全市所有法人金融机构均参加企业信用评级信息录入试点,试点机构12家,位列全省第一。(戴洋)

保险业

【概况】2016年,南通市有保险公司76家,保险销售公司1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4家,兼业代理机构615家;新增保险就业人员8400余人,保险从业人员2.5万余人。全市实现保费收入270.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人身险保费收入208.92亿元,比上年增长66.16%。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和保费规模均居全省第4位、全国第21位。全年南通保险业上缴税收8.43亿元。

【保险赔付】2016年,南通市保险业参与防灾、救灾和灾后补偿等辅助社会管理,支付赔偿104.01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6.4亿元,比上年增加5.6亿元;寿险赔付支出67.61亿元,比上年增加25.9亿元。推进农业保险赔付,农业保险覆盖农、牧、渔各个产业,开办区域覆盖全市,保费规模1.09亿元。上半年因连续大风阴雨,小麦、油菜大面积倒伏霉烂,受灾面积85.52万亩,赔付金额1.01亿元。其中,小麦受灾68.66万亩,向45.73万户农户支付赔偿款9056.86万元;油菜受灾16.86万亩,向26.43万户农户支付赔偿款1079.38万元。10月,发生暴雨灾害,造成13.58万亩水稻受灾,赔付金额3143.2万元。全年农业受灾赔偿1.33亿元。

【财产险业务】2016年,南通各产险公司车险业务稳定发展,保费收入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占产险保费总收入82.4%,赔付支出31.42亿元,简单赔付率61.7%。非车险保费收入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产险保费总收入17.6%。其中,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13亿元,比上年下降10.9%;产品责任险保费收入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7%;保证保险保费收入6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3.3%;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2.4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寿险业务】2016年,南通各寿险公司营销渠道保费收入7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当年寿险总保费34.4%;团险业务保费收入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当年寿险总保费的3.4%;银保产品保费收入12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4%,占当年寿险总保费62.2%。

【农业保险贷产品】2016年,南通市开发“农业保险贷产品”,为41家农户提供贷款774万元。其中,为25家生猪养殖农户提供贷款保证500万元,为14家蔬菜大棚种植提供贷款保证204万元,为2家高效农业农户提供贷款保证70万元。(李珊珊)

证券期货业

【证券业概况】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证券分公司3家、营业部58家。有客户资金户数113.29万户,代理买卖证券款余额66.87亿元。全年南通股票交易额1.61万亿元;证券机构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利润2.37亿元。

【期货业概况】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法人期货公司1家(文峰期货有限公司)和期货营业部10家。文峰期货有限公司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大连商品交易所会员、郑州商品交易所会员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公司总部设在南通市区,并在无锡、连云港、盐城、常州、苏州等地设有营业部。2016年度公司期货代理交易量397.7万手,代理交易额1818亿元。(朱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