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19年12月17日—2020年01月16日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变为新时代治理效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书写好“中国之治”南通篇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长效化。针对南通市社会治理现状,南通市政府网站于2019年12月17日—2020年01月16日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43人参与,现将调查数据及占比公布如下:
1.您的年龄:
2.您的地区:
3.您所在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
4.根据公共性原则,您认为社会公共性问题应聚焦于哪些方面?
5.按照急用先行、成熟优先的原则,我市将打造一批创新应用系统,您认为重点工作排在首位的应是?
6.您认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什么?
7.您认为应如何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8.您认为我市应如何全力快速推进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
9.诉求渠道畅通与政务公开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保证。您认为社会治理方面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和机制有哪些?如何加强政府与群众的交流?
10. 根据开放性原则,您认为应如何消除“信息孤岛”、避免“各自为阵”,实现开放共享?
二、总结分析
参与本次调查的43人中31-50岁超过了半数,31-40岁占 32.55%,41-50岁占27.90%。崇川区参与的人数最多,占51.16%。针对所在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认为公民参与度较低的占32.55%,认为是政府职能越位缺位的占13.95%,认为是社会治理重视不足的占23.25%,还有30.23%的认为是社会民生发展滞后。根据公共性原则,有53.48%的参与者认为社会公共性问题应聚焦于民生服务,应聚焦于城市安全的占2.32%,城市交通的占16.27%,城市管理的占27.90%。
按照急用先行、成熟优先的原则,我市将打造一批创新应用系统,参与者认为重点工作排在首位的应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占48.83%,选择解决市政设施管理问题、解决区域交通指挥联动问题、解决社会信用问题的占比分别为:11.62%、13.95%、25.58%。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认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占44.18%,选择要加强法制教育的占16.27%,认为应推进新技术应用的占11.62%,还有27.90%的选择号召多方参与。就如何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问题,有27.90%的参与者认为应培育公民参与意识,34.88%的认为应优化跨部门协调流程,认为要健全多方监督机制的占16.27%,还有20.93%的认为要建立政社合作框架。
针对我市应如何全力快速推进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的问题,近一半的参与者选择“准确定位,提高实效”,占 46.51%,还有16.27%选择了“充分利旧,避免浪费”,选择“考虑前瞻,扩展性强”和“建立队伍,完善机制”的各占18.60%。诉求渠道畅通与政务公开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保证。41.86%的参与者希望发挥南通百通、政府网站作用,25.58%认为要发挥新媒体沟通,定期民众座谈的占23.25%,还有9.30%认为应完善信访制度。根据开放性原则,消除“信息孤岛”、避免“各自为阵”,实现开放共享,有25.58%的参与者认为要全流程跟踪各类事件处置过程,督查推进事件办理进度,考核办理成效,30.23%的人认为要建立网格快速反应机制,对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市容市貌、突发事件等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18.60%的认为要打造扁平化的信息共享、整体联动的组织架构,18.60%的认为要对指挥中心交办事项和居民诉求实行限期办结和对接,还有6.97%的参与者认为要加强对网格员的精细化管理,出台网格员管理细则,对网格员进行全程考核。
三、相关建议
1.聚焦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做好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切实提升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的精准性、科学性和便捷性。
2.发挥政府网站、南通百通等市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优势,拓宽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公众参与领域,智能整合分析社情民意,确保市域治理共治共享。
3.准确定位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优化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实时快速响应机制。
4.全流程跟督市域治理各类事件处理过程和办理进度,考核市域治理事件办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