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概况】 2017年,南通市制订《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17~2035)》,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编制《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15~2035年)》《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5)》,成立通用航空产业联盟。建立沪通交通对接工作组,开展苏通二通道、皋张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6亿元。续建海启高速、锡通高速北接线,宁通高速扩容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大纲编制,南通绕城高速完成路线方案研究。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226省道如皋段路面改善工程基本建成,226省道海安段、通皋大道开工。沿江公路快速化、通扬线市区段航道整治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扬线航道九圩港复线船闸主体工程通过水下交工质量鉴定,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宁启铁路海安综合枢纽汽车站、通州湾汽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910千米、改造农桥290座,海门市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苏通第三通道、启东至崇明高速、如皋至泰兴高速、南通至通州湾高速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通州湾及洋口港区疏港航道、新江海河航道纳入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水陆空运输】 2017年,南通市境内公路客运量731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9.4亿人千米,分别比上年减少10.9%、7.1%;公路货运量12656万吨,货物周转量202.2亿吨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9.7%、10.7%;水路货运量9051万吨,货物周转量688亿吨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8.9%、9.4%。南通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20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10.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94万吨,比上年增长11.5%。
【城乡公交线路】 2017年,南通市新辟公交线路12条,优化调整线路24条,新购(租赁)公交车159辆。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24.5%,万人公交车拥有量20标台,增设公交站点114个。新增18个镇实现行政村公交全覆盖,镇村公交开通率90%。《南通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通过评审,市区、海安县、如皋市、通州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A级。交通一卡通县(市、区)公交全覆盖,启东市市民卡开展试运行。
(李小村)
【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 2017年,南通市新增公共自行车站点71个,累计869个;新增公共自行车锁柱桩1471个,累计22558个;新增公共自行车1000辆,累计17520辆。加强公共自行车日常监管,全年系统运行稳定,市民累计骑行360万次。8月,南通主城区和通州区公共自行车卡实现通借通还。
(杨 军)
【交通行业管理】 2017年,南通市创建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交通能耗监测统计试点市通过国家验收。全年推广新能源车5856.5台,新建充电桩769根。开展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港口危货企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完成228国道南通南段“畅安舒美”示范路创建。扩容智慧交通云中心,“畅行南通”APP总用户近18万人,点击量超8000万次,船闸“e站通”过闸利用率90%以上。海安县多式联运联盟组织初步建立,开通联运线路2条。获批部、省级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2家,开展甩挂运输企业4家。出台《关于推进市区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市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全市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465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778张。办理交通各类办件68393件,交通行政处罚9048件,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窗口获评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
(李小村)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2017年,南通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安全检查2170次,排查整改隐患8821项。安全监管行政执法8385次,关停企业39家,实施安全生产约谈79次,行政处罚936.6万元。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82次,组织安全生产专题培训471次。建成336千米干线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科技兴安项目23项,建设全球眼监控、路面监控点建设、港口危货作业和危货运输车辆4G视频监控等项目,“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客一危”(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车辆入网率保持99.85%以上,上线率高于99.85%,平台连通率保持100%。加装车载视频监控危货车辆528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继续保持100%全覆盖,安装视频监控危货码头3家。新增运政系统“包车未申请标贴出南通”报警功能,实现旅游包车卫星定位轨迹实时监督。
(李小村 阎 恺)
【道路客运转型发展】 2017年,南通汽运集团开通“运游结合”线路22条,组织游客超16万人,发车5000余班次,旅游业务收入首破亿元。全市新增定制客运车辆58辆。完成汽车客运站联网报班系统建设。全市三、四级以上联网售票站点实现实名制联网售票全覆盖。建成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爱心母婴候车室”2个。
(阎 恺)
公 路
【概况】 至2017年底,南通市有普通公路1.84万千米,其中普通国道543.56千米、省道743.58千米、县道2530.2千米。
【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 2017年,南通市完成干线公路项目建设投资5.18亿元,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建成通车,通车里程27千米。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项目6个,累计投资9000万元。实施干线公路危桥改造4座,加固维修65座,完成系杆拱桥安全监测系统建设1座,定期检查新接养干线公路桥梁132座。全市干线公路PCI(路面损坏指数)优良率94.7%,RQI(路面形式质量指数)优良率94.7%,国省道公路当年水毁修复率、危桥处治率均为100%。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以全国最高分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绩效评价考核,353省道海安段被交通运输部和安全监管监总局联合表彰为“平安工程”项目;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完成南通市干线路网快速化规划研究、海门与市区融合发展路网规划研究,编制完成沿江公路快速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 2017年,南通市启动为期4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全年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910千米,农路桥梁改造275座。全市县道公路技术状况指数90.2,优良率89.8%,乡村道路优良率80%。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851千米,开展安防工程课题研究,颁布全省第一部设区市《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海门市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海安县、通州区通过省“四好农村路”示范(达标)县验收。(刘思远)
铁 路
【概况】 2017年,南通市境内铁路通车里程220千米,主要为南北向新长铁路(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东西向宁启铁路(南京至启东,一期至南通)、海洋铁路(海安至洋口港)。全年完成投资32.34亿元,推进沪通铁路、宁启铁路二期(南通至启东段)等工程建设。至年底,南通市境内设南通站、如皋站、海安站、栟茶站、如东站5个客运站,全年发送旅客46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04%,为历史最高;设南通东站、如皋站、海安站、栟茶站4个货运站,全年运送货物109.5万吨,比上年增长4.52%。南通境内始发车23对。其中,动车组14对,分别是南京方向11对,汉口方向2对,重庆北方向1对;普速列车9对,分别是北京方向2对,吉林、济南、洛阳、太原、西安、重庆、昆明方向各1对。沿途经过北京、天津、重庆、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河北、云南、贵州13个省(直辖市)103个站点。12月28日,南通至南京间开通直达动车1对,全程运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59分钟。年内,南通市获评江苏省平安铁路示范市。
【铁路规划】 3月23日,南通市出台《南通市“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6月23日,出台《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实施意见》。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与省政府会商同意加快推进北沿江铁路前期准备。7月,南通市在上海市组织北沿江铁路南通至上海段(含过江通道)方案研讨会。8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公司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沿江高铁通道(武汉至合肥至南京至上海)规划方案研究。10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新建盐城至南通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基础〔2017〕1840号);10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省政府联合批复新建盐城至南通铁路初步设计(铁总鉴函〔2017〕845号)。11月,盐通铁路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招标。12月,完成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
【沪通铁路工程】 沪通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轨道交通网重要组成部分,在宁启线k255+300处设平东接轨站,出站后折向南行,跨越宁启高速公路后设南通西站(高架站),线路南行经平潮镇东侧至距九圩港约2千米处跨越长江。线路经张家港、常熟至太仓,在太仓站后分两支,一支引入既有沪宁铁路安亭站,一支经杨行站后接轨于浦东铁路四团站。项目及配套工程计划总投资约361亿元,于2014年3月1日开工建设。2017年,沪通铁路正线部分完成工程投资2.24亿元。
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控制性工程,位于江阴大桥下游45千米,苏通大桥上游40千米,与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通道建设。沪通长江大桥为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合建桥梁,大桥主塔高325米,是世界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大桥主跨1092米,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沉井平面尺寸为86.9×58.7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水沉井基础。计划投资约150亿元。2017年,大桥完成投资19亿元,28号主塔中塔柱合龙,29号墩进入塔身施工,112米钢梁和专用航道桥钢梁架设完成,专用航道桥拱肋转体合龙。
【宁启铁路二期工程】 宁启铁路二期工程(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是宁启铁路南京至南通的延伸工程,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线路从既有南通东站引出,向东经海门市临江新区至启东市设站后,转向北至吕四港设吕四站,正线长度92.8千米,全线设南通站、南通东站、海门站、临江站、启东站、吕四站。项目建设工期3年。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为国铁Ⅰ级,电力牵引,最高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60千米(预留每小时200千米)。启东至吕四段为国铁Ⅱ级,设计最高时速120千米。南通至南通东段16.4千米线路同步实施电气化改造。全线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江苏省共同投资建设,预计投资总额65亿元。2017年,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线下工程基本完成,进行铺轨架梁。
(吴云霞)
港 口
【概况】 南通港于1982年11月对外开放,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经过30余年建设,形成“一港十二区”发展格局,沿江有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启海9个港区,沿海有洋口、吕四、通州湾3个港区。2017年,全港有各类码头泊位289个,其中生产性泊位203个。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6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5945万吨,均创历史新高。集装箱吞吐量实际完成100.7万标箱,首破10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1.8%。
【港口改革】 2017年,南通市完成港口管理、经营、集疏运“三个一体化”改革,形成“一市一港一集团”发展新格局,为江苏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提供南通样板。落实《江苏省港口岸线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港口发展管理。逐步整合沿江沿海港口企业,南通港集团与中远海运港口签订组建合资公司及转股协议,南通国投公司分别向香港保华和国投交通控股回购南通港口集团45%和12.32%股权,实现与新组建南通港集团一体化运行。深化重点港区集疏运体系规划,通州湾、如皋港区2条铁路专线,通海、通州湾、洋口港区4条疏港公路进入国家“十三五”时期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库,投资预算71.4亿元。
【港口规划】 2017年,《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将通海港区、通州湾港区明确为全省沿江沿海港口发展港区。12月15日,交通运输部、省政府批准《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港区规划深水岸线37.3千米,陆域面积48.8平方千米,分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通用码头作业区、干散货码头作业区、通用及干散货码头作业区、液体散货码头作业区、通用及集装箱码头作业区6个功能区,规划建设大型深水泊位116个;南部港区利用小庙洪水道建设5万吨级进港航道,北部港区利用网仓洪水道近期建设10万吨级航道,远期可提升航道等级。
【港口建设】 2017年,南通市完成港口建设投资11.8亿元,超过年度计划12.3个百分点。广汇能源LNG转运站、如皋海螺水泥配套码头投入试运行,江山农化码头改扩建工程、燕达重工配套码头、吉宝重工码头船台及滑道工程竣工投产。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水工部分通过验收,陆域堆场地基完工,完成投资2.63亿元。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完成储泥坑、临时航道建设,完成投资2.7亿元。吕四港区1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进行航道疏浚,完成投资1.26亿元。如皋港区长源物流码头水工主体结构完工,进行引桥面层浇筑,完成投资约1亿元。推进横港沙现代化散货港区建设前期工作。
【港口管理】 2017年,南通市出台《沿江沿海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完成中央环保督查组交办问题整改,南通港口集团集装箱分公司码头停止危化品集装箱作业,堆场上不再存放危化品集装箱;狼山分公司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泊位停止硫磺储运作业,雨水收集系统和沉淀池建成投入使用。对53家非法码头企业开展集中整治,达到拆除、清场、防反弹“三到位”标准,完成复绿工程并恢复自然岸坡,腾出港口岸线4.6千米。建成天生港、海门水上临时过驳区两处。对纳入整治范围100台浮吊进行分类处置,予以保留53台进入临时过驳区集中管理,其余47台通过执法手段驱离或拆解。完成港口信息化一期工程安全监督检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安全监管、港口资源、锚泊调度等系统对接。
(邵金泉)
内河航道
【概况】 2017年,南通市航道建设完成投资2.77亿元。全市五级以上航道里程172.8千米,四级以上航道164.03千米,三级航道91.44千米。全年开放闸次72617次,优良闸次率100%,全市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100%。航道处所属五座船闸完成过闸费收入6069.1万元,船舶通过量1.9亿吨,比上年增长64.6%,货物通过量1.2亿吨,比上年增加78.7%。
【航道工程建设】 2017年,九圩港二线船闸完成投资1.76亿元,占年度计划100.8%,该工程连续第三年获省级“平安工地”建设“示范工程”。连申线工程通过海安县船闸工程项目档案专项验收,该工程获评“十二五”全省交通工程十大品牌。9月底,通扬线海安段动工,完成投资1.06亿元,占年度计划105.6%。通扬线南通市区段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审查,启动设计招标。通扬线如皋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获批,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东司马港河同深度路线方案比选。通州湾、洋口港区疏港航道等列入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7~2030年)修编。
【船闸养护】 2017年,南通市实际完成航闸养护和改造投资1270万元,全年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100%,船闸通航时间保证率99.9%以上,航标正常率99.89%。在如东县开展航道养护改善试点,采取“地方建设、行业监管、资金拼盘”模式,马南桥段护岸工程完成施工招标。试点实施辖区航道测量、维护性疏浚政府统筹采购外包服务,出台《航闸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养护工程招标流程,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对养护专项工程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张培培)
空 港
【概况】 2017年,南通兴东国际机场(简称“南通机场”)旅客吞吐量20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61%,全省排名第四位;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10.14万人次,国内航班出港平均客座率80.7%。货邮吞吐量3.94万吨,比上年增长11.52%,连续第六年全省排名第三位。安全保障各类飞机起降28623架次,其中航班起降20245架次。新开长春、珠海、博鳌、张家界、烟台、呼和浩特、济南、汕头、南昌等国内航线,加密深圳、西安、贵阳、成都、张家界、珠海、长沙、天津、南宁、哈尔滨等国内航线;新开通越南芽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柬埔寨暹粒等国际(地区)航线,调整泰国曼谷航线正班运行。至年底,南通机场运营航空企业12家,平均每周216班客运航班,开通27条客运航线,通达国内外35个重点经济和旅游城市。1月,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集团合资组建的南通沪通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南通机场与广州龙浩航空合作,开通该航空公司首条全货机航班,执飞南通至广州双向航线;与顺丰速运合作,新开南通至天津双向全货机航线;临时调整南通至深圳双向全货机航线,机型为B767宽体货机,为南通机场首次飞行顺丰航空最大的宽体全货机;10月2日,开通机场口岸开放后首个南通至日本大阪双向国际全货机航班。机场跨境电商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申报清单30.78万票,列全省第二位,货值4951.42万元,列全省第一位。年内,南通机场地服部获评“江苏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安检部旅检队“楷杰”班组获评“全国民航示范班组”。
【基础设施】 2017年,南通机场全面启动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新建5.2万平方米新航站楼及配套附属设施,设计保障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全年完成2.5亿元投资,新航站楼主体结构封顶。完善无障碍设施设备、引导标识等硬件设备,开通老弱病残等特殊旅客“爱心通道”“军人优先通道”。8月17日,空港酒店项目开工,总投资1亿元,规划用地面积6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该项目集商务办公、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年内完成地下室顶板及地上一层砼浇筑。全年累计投入200余万元,配套完善消防救护车辆、应急救援器材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消防救护等级提升至7级。启动快件监管中心申报工作,10月20日,南通机场向南京海关递交申请,完成初步方案设计。跨境电商监管仓库基本竣工。
【安全保障】 5月5日,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南通为主要试飞空域,南通机场为主要备降机场。南通机场完成C919首飞保障任务,获民航局发文通报表扬。至年底,南通机场累计参与C919试飞保障8次,完成国产ARJ21机型飞训保障100余架次。11月23日,南通机场处置非法入侵事件1起,获民航华东管理局发文表彰。
【航空产业】 2017年,南通机场内顺丰二期全自动分拣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该中心主要进行华东地区部分国内航空快件进出港分拨、转运操作,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3.5亿元。顺丰速运、海航机场集团分别与南通市政府、通州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电商物流园区。
(秦明明)
道路运输管理
【出租汽车行业改革】 2017年,南通市出台《关于推进市区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市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海安县、如东县出台相应细则,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参照市区执行。全市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465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778张。
【汽修与驾培市场管理】 2017年,南通市推进事故车维修直赔定点工作。全市12家检测站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和计量认证。推进汽车检测与维护(I/M)站建设,开展汽车排气超标治理维护站(M站)审核认定工作。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完成376家企业数据对接,采集维修记录超过46万条。出台《南通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强化资质动态监管。推进驾培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应用,全市110家驾校推出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占驾校总数91%。
【客货场站建设】 2017年,南通市推动沪通铁路南通西站汽车客运站纳入综合枢纽同步规划、设计。宁启铁路海安综合枢纽汽车站、通州湾汽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如东新汽车站开工建设。构建综合枢纽场站、普通枢纽场站和专业配送场站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建成多式联运型、通用集散型、专用场站货运场站网络体系框架。海安华东棉花仓储集散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投入运营,塑料原料仓储物流中心、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一期完工。启东广汇LNG项目一期进入运营测试阶段。开工建设圆通速递、顺丰速递、昱程物流等邮政快递、城市配送货运场站。林森物流中心三期项目和苏中大宗物资粮食物流项目纳入省2017年货运场站建设投资计划,获补贴836万元。
(阎 恺)
【公路路政管理】 2017年,南通市办理涉路行政许可84件,公路行政处罚案件862件,路产损失调查处理442件,办结率100%。依法收取路产损失赔(补)偿费557.8万元。开展国省道普通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整治污染公路及公路设施行为2422处,迁移公路垃圾箱及污染源1640处,清除公路两侧“白色垃圾”、非法种植物3527处,疏通公路排水设施176处,清除堆积物1236处,规范运输车辆封闭装载、洗消等措施631起,迁移和规范废品回收站(点)及有碍观瞻、无序经营市场183处。完成398千米安防工程建设,优化平面交叉口59个,封闭中分带开口167处,完善路侧防护设施9.3千米,增设中分带隔离护栏42.5千米,新增交通标志865块,清除标线9.8万平方米,新增或更新交通标线8.3万平方米。全年检查车辆4658辆,查处超限车辆302辆,斜驳载1645.8吨,累计抄告车辆驾驶人215人、车辆营运证215个、道路运输企业17个。
(刘思远)
水上运输管理
【长江引航】 2017年,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引领中外船舶12497艘次,总吨2.36亿吨,净吨1.32亿吨,里程145万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8%、6.2%、6.9%、-0.2%。引领南通港船舶7014艘次,比上年下降6%。其中,特种船舶2326艘次,比上年增长5.7%;好望角型船舶556艘次,比上年增长17.1%。实现南通港进口最大吃水12米,出口最大吃水11.8米;如皋港进口最大吃水11.5米。引领高度157.4米“振华33”轮、宽度132.16米“天鹅”轮,“盲引”装载4只钢圆筒(单个直径30米、重700吨、高33米、高度比主桅杆高近3米)“振华17”轮。实现中远川崎船长400米、国内首制2万标箱集装箱船舶进出,开创长江内河狭水道引领400米长超级巨轮先河,打破长江航行船舶最大尺度纪录。应对苏通GIL管廊工程水上工程施工、恶劣天气、特殊时段对进出营船港水道船舶影响,确保生产组织有序开展。全年实现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获评“2017年度长江海事系统文明集体”。姚泽炎获评交通运输部“两学一做”优秀共产党员,冒亚军获评长江海事局“优秀共产党员”。
(朱良芝)
【内河航道管理】 航政管理 2017年,南通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执行“双随机一公示”“不见面审批”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省率先出台《航道通航条件影响审核工作规范》。全年实施行政许可44起、行政处罚17件,组织开展航道通航影响评价19起。落实船舶过闸费优惠及免收政策,减免过闸费1539.6万元。全年完成过闸费收入6069.1万元,占年度计划110.4%。
船闸管理 2017年,南通市优化“e站通”服务功能,全市境内所属5座船闸均使用“e站通”,累计注册船舶9000余艘,日均90%以上过闸船舶利用该系统办理过闸手续。
航道普查 2017年,南通市立足航道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开展境内航道调查摸底,形成辖区内部分不具备货运功能等级航道的处理意见。依据六级及以上航道调查情况,拟将65.6千米航道(通榆运河中段、串场河、老通扬运河等航道或部分航段)退出管养;依据七级航道调查情况,拟将64.7千米航道(通吕河汊道、江海河、掘苴河、四贯河航道和南引河、青四河部分航段)退出管养,退出占比24.5%;依据等外级航道调查情况,拟将2018.4千米航道(秦灶竖河、英雄竖河、三圩头横河、老通吕河等航道或部分航段)退出管养,退出占比90%。
环境整治 2017年,南通市推进内河航道环境整治,全市清理沿河建筑垃圾141处、拆除碍航违章设施303处。建设绿化示范航段,新增通吕运河通州段、连申线海安城区段等航道绿化面积46.42万平方米。
(张培培)
【内河港口管理】 2017年,南通市出台《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15~2035年)》。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内河港口危货企业“四个一批”、内河非法码头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市依法关停危货码头8个,拆除5个、规范提升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码头8个。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码头整治率100%。港口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运行。
(阎 恺)
【国家海事】 2017年,南通市进出港船舶27.29万艘次,港口货物吞吐量2.36亿吨,连续第五年突破2亿吨。其中,口岸查验国际航行船舶5368艘次;外贸货物吞吐量5527万吨,其中危险货物2398万吨。洋口港靠泊LNG船57艘次,输入天然气1029.2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03.6%、97.9%。受限船舶安全进出港3097艘次,其中1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173艘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9.8%、10.9%。发放各类船员证书4143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海事局(简称“南通海事局”)融入政务服务“一张网”,8个服务事项实现全过程“零”见面办理。先行试点船舶登记“并联办理”,办结期限缩短11天,实现“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行政审批效率提速50%。服务辖区新造船舶71艘。办理船舶抵押融资6.59亿元。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深化南通江海运河开发课题项目研究。
水上安全监管 2017年,南通市出台《南通市防治船舶污染海洋应急能力规划》《南通市沿江沿海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建设方案》,明确供油单位、清污单位主体责任清单,发布沿江92项、沿海95项危防权责清单及取水口风险防控清单。南通海事局开展砂石浮吊、港内船舶防污染、“五山”小杂船、非法码头等专项整治活动10余次,清理取缔“五山”片区小杂船52户107艘,整治非法码头98座。依法对988名船员记分3192分,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162.5%;实施行政处罚1408起,罚款31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1%、67.2%。跟踪督改整改狼山景区小游艇等较大、重大隐患28个,销号11个。开展专项安检、燃油、防污文书、供受油单证等检查1320次,督促整改船舶缺陷1288项。推进辖区3家水上服务区完成过驳许可办理。
水上应急救援 2017年,南通海事局更新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新聘专家52人。组织开展各类水上搜救行动86次,救助船舶118艘,救助人员812人,救助成功率98.3%。全年发生一般等级及以上事故2起,死亡7人,沉船1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风险防控 2017年,南通海事局创新推行“船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获江苏海事局在全省推广运用。全年联单转移残油、洗舱水126次6374吨,实现强制洗舱品种洗舱水接收处置危险品码头6座。建设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红外线识别等系统,实施CCTV自主监控危险品船舶单位9家,推动5家风电场实现CCTV全覆盖,建立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平台。推动汽渡单位健全管理体系,制定操作规程、运行密度控制等6项机制,实施“一渡一策”。新增警示标志44处,完成渡船船名亮化24艘。推进水上过驳专项整治,逐一核查安置浮吊54台,整改447个。强化浮吊防污染,推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到位。推动九圩港过驳区增加投资320万抛投浮筒19个、配备船艇8艘;海门过驳区投资3500万抛投浮筒12个、配备船艇5艘。应用桥区“智能小e”,建成智能化桥区水域夜间多功能通航指示系统。推广导航应用软件“船E行”APP。21.5千米整治建筑物水域全部设置警示标识49个,开展标志效用评估,提出优化建议6项。加强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监控,查纠误入整治建筑物水域行为79起,避免搁浅和触损险情。实施海上施工现场“驻点检查”,驻点检查28次62天97人次,现场消除安全隐患300余项。开展联合执法,清退内河船21艘,处置违法行为62起。
(吴军谊)
【地方海事】 行政执法 2017年,南通地方海事规范海事执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行,全年办理行政许可3500件,实施行政处罚7287件。推行行政处罚“一案一图一光盘”、船舶检验“一船一档一光盘”新举措,实现船舶现场执法、船员管理、船舶检验等海事船检执法领域全程留痕和可追溯全覆盖,被省地方海事局在全省地方海事系统推广。“连心桥”政务服务品牌获评江苏省交通运输优质服务品牌。按照长江三角洲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要求,启动辖区船舶燃油质量抽样送检,完成船舶燃油取样、检测104艘次。落实环境保护部对江苏水污染防治要求,在连申线海安船闸水域设置危险品运输船舶检查站,检查危险品船舶329艘次,查纠船舶防污染缺陷247项。
安全监管 2017年,南通地方海事开展“平安海事”专项行动,出动海巡艇11360艘次、执法人员上航执法34534人次,检查船舶53879艘次,打击船舶违规航行、作业行为7093起,清理全市内河水域无主沉船498艘。参与长江南通段非法码头和小杂船整治,驱离营船港河、通扬河两大通江口门水域19处非法码头靠泊船舶66艘次(含浮吊设施8艘次),清理杂船93艘(其中拆解83艘,驶离南通辖区10艘)。对辖区53家航运公司进行安全检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全市设置水位监测点19个、船舶限航管制点21个,在干线航道和重点水域新增高清视频监控探头30个,防范超限船舶进入低等级航道1279艘,实现内河水运大通道畅通。
水上搜救 2017年,南通地方海事参与各类水上搜救演练9场次,水上“12395”搜救电话24小时畅通,发布极端天气预警16期,实施水上搜救行动118次,救助船舶32艘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80万元,搜救成功率100%。处置“1·11”连申线航道如皋段水上服务区水域浓硫酸船触损、“8·24”江海大道兴仁路口油罐车碰撞泄漏入河、“11·9”如皋市船舶碰撞高速公路碾砣港桥等事故险情,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船舶检验 2017年,南通地方海事完成检验船舶1960艘、计99.22万总吨、主机总功率55.69万千瓦,比上年分别增长18.7%、55.7%、34.3%。开拓LNG动力船舶检验新领域,检验新建LNG动力船舶35艘、首批LNG动力整体更新改造船舶4艘,完成省地方海事局下达计划量200%。船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连续第七年“零缺陷”,通过江苏省船舶检验局审核。
(肖 虎)
※企业选介※
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2017年,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7025万吨,比上年增长5.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2.3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8.5%;营运总收入完成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8%。作业开普通船154艘次,比上年增长7.7%,作业20万吨级大船24艘次,比上年增长26.3%,最大实载量11.47万吨,全年完成吃水超过11.8米船舶89艘次。主要货种金属矿石4449万吨、非金属矿石600万吨、矿建材料260.4万吨、化肥231万吨、水泥175.3万吨、粮食126.6万吨、钢铁178.9万吨、煤炭118万吨。调整营销策略,与重庆果园港、四川威钢等开展战略合作,开发四川峨铁等锰矿客户,全年新增客户中转量210万吨。制定港区环保预案,环保投入600余万元,在狼山港区新增冲洗平台、沉淀池,添置多台雾炮车,控制减少扬尘,初步形成港区防尘降噪体系。
【集装箱运输】 2017年,港口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3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8.5%,创下南通港开港后最高纪录。其中,完成外贸集装箱36.7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4.6%;完成内贸集装箱25.6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4.8%。开展“散改集”“陆改水”业务,全年拆装箱2.35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74.9%。联合中国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开通南通—日本第二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开发南通—营口国内贸易直达航线。
【资产重组】 2017年,香港保华集团有限公司、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南通港口集团股权退出。9月底,保华集团向南通国投公司转让其持有港口集团45%股权;10月26日,国投交通控股向南通国投公司转让其持有港口集团12.32%股权。11月3日,港口集团完成南通国投法人独资企业工商变更,港口集团成为国有法人独资企业。(王龙华)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2017年,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汽运集团”)实现总营业额157.27亿元(其中通农物流交易额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上缴各项税费8348.36万元,完成利润9596.64万元,比上年下降4.03%。至年底,资产总额43.6亿元,比年初增加386万元;净资产15.47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有公路客运车辆1034辆,营运线路408条,公车公营率95.6%。全年基本建设及对外投资2.39亿元。集团持续位居“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17年)”前十名。
【公路客运】 2017年,受火车、飞机、私家车等运输工具冲击,汽车客运业务持续下滑,汽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比上年下降4.61%。集团推进定制客运,开通14条县(市)际定制客运班线和南通至上海“非站务”定制客运班线。至年底,有定制班线31条,定制班线车辆96辆,定制平台车辆52辆。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新辟公交线路27条,增设站点459个,新购公交车88辆。有公交车1537辆,公交线路312条。推进旅游实体门店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利用客运站场资源设立旅游接待专区。
【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2017年,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实现总交易额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实现总营收1.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3%。4月,1号冷库投入试运营。至年底,冷库客户总数300家,库存8000吨。提档升级直营店,部分直营店项目改为承包经营,转移用工风险和经营风险。中心加大蔬菜、肉类检测力度,实现“逢进必检”,全年检测各类农产品23.94万批次,不合格926批次,合格率99.61%。
【绿色汽运】 2017年,汽运集团新增新能源车辆74辆。至年底,集团有新能源汽车961辆,占总营运车辆37.38%。全年车辆更新改造投入6479万元。
(李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