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城乡建设
交通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综  述

【概况】2016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成立市综合交通运输委员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转型的意见》,部署交通转型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0.8亿元。海启高速展开路基桥涵施工,锡通高速北接线开工建设,宁通高速扩容获省政府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准备,绕城高速完成预可行性研究。225省道通州段、336省道启东段、221省道启东段、353省道海安段建成通车,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基本建成。建成农村公路308千米、农桥204座。通扬线航道九圩港复线船闸主体基本完工,海安段航道整治签订施工合同,通州湾疏港航道初步列入省干线航道网修编规划。宁启铁路海安综合枢纽汽车客运站建设进展良好。全市形成内成环、外成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洋高速公路、353省道海安段获交通运输部、国家安监总局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平安工程”称号。

【水陆空运输】2016年,南通市境内公路客运量820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3.9亿人千米,分别比上年减少17.5%、8.8%;公路货运量1153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货物周转量182.6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3.4%。水路货运量8312万吨,货物周转量628.7亿吨千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0.9%、20.2%。全年铁路客运量38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铁路货运量104.76万吨,比上年增长17.3%。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1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4%;货邮行吞吐量4.27万吨,比上年增长18.3%。(李小村)

【城乡公交线路】2016年,南通市区新增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9条,重点解决动车开通客流疏散需要及公车改革公务出行需求,市区公交运营线路累计120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20辆,累计592辆,公交出行分担率23%,万人公交车拥有量20标台;新建换乘中心2个、首末站3个,完成火车站汽车客运换乘中心改造,初步完成小海海尚家园首末站、市行政中心首末站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全市行政村通达客运班车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改造率100%,新增行政村公交全覆盖乡镇13个,累计76个乡镇实现行政村公交全覆盖,镇村公交开通率80.7%,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省际、市际、县际、县内营运客车公营比例分别为47.94%、86.28%、99.41%、100%。交通一卡通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发卡量4.55万张。市民卡办卡时间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为20分钟,实现批量制发卡。(李小村阎恺)

【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2016年,南通市新增公共自行车站点180个,累计858个;新增公共自行车锁柱桩3924个,累计21960个;新增公共自行车3260辆,累计18880辆。年内不同区域借还车实现一卡通。

【交通行业管理】2016年,南通市启动交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畅行南通APP”二期上线,注册用户12万人,总访问量超2000万人次。接入12905路监控视频、5799路车船GPS定位信息,每天数据流量10TB(百万兆字节)规模。全市5座船闸全部使用船闸“e站通”系统,注册船舶5500多艘。海事安全监管“VITS”系统上线试运行。新增新能源车4133.5台、充电桩1009根,市区二类以上维修企业绿色汽修开展率65%。建成市级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平台,78家“两客一危”(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企业、3042辆营运车辆纳入监管,10家运营商提供的企业监控平台接入运管部门联网联控系统。提升行业人员业务水平,开展执法人员轮训,参训人员190人次。办理交通行政许可5721件,交通行政处罚3389件。实施出租汽车行业改革,1273辆出租汽车按照交通运输部出租车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试点要求安装车载终端。年内,市交通运输局被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南通汽运集团被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2016年,南通市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专项行动,全年安全生产检查1060余次,查纠隐患2.32万个。实施科技兴安工程,推广应用33项科技安防成果。全年未发生因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2%、75%。市运管处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表彰为“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成绩突出市级管理机构。(李小村)

【定制客运】2016年,南通市支持运输企业“运游结合”转型发展,全年产值4000万元。支持发展定制客运,开通南通到苏州、南京和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等定制客运班线,实现两城市间“一票直达”,免除旅客转乘成本。开设“畅游南通”旅游专线,建设“南通人游南通”旅游品牌,依托客运东站培育省级旅游集散中心。(阎恺)

公   路

【概况】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普通公路1.81万千米,其中普通国道543.56千米、省道455.1千米、县道2397.55千米。推进4条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61亿元,通车里程141.5千米。

【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2016年,南通市推进4条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61亿元,225省道通州段、336省道启东段、221省道启东段、353省道海安段建成通车,通车里程141.5千米。临海公路等8个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项目10个,累计投入超过1.1亿元,里程56.73千米;日常养护和小修项目累计投入3890万元。加固维修干线公路桥梁22座,完成桥梁支座更换6座,伸缩缝更换(维修)20座。全市干线公路PCI(路面损坏指数)优良率90.5%,RQI(路面形式质量指数)优良率94.6%,一级公路机械化清扫率100%,二级公路机械化清扫率46%。221省道启东段获省建设厅扬子杯优质工程奖;336省道海门绕城段、临海高等级公路南通段获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353省道海安段获全省2015年度干线公路“十佳工程”。完成“南通地区海砂路基病害成因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等4个科研项目研究,“废旧半刚性材料乳化再生抗裂性能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获省交通运输厅立项。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2016年,南通市建成农村公路308千米、农桥204座;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44千米,农路桥梁改造85座,排查农路危桥146座;农村公路大、中修投入3.83亿元,全市县道MQI(公路技术状况指数)90.6,优良路率90.56%,乡村公路综合优良路率81.18%。开展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853千米,出台“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海门市建成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刘思远)

铁  路

【概况】2016年,南通市境内铁路通车里程220千米,主要为南北向新长铁路(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东西向宁启铁路(南京至启东,一期至南通)、海洋铁路(海安至洋口港)。全年完成投资51.1亿元,推进沪通铁路、宁启铁路二期(南通至启东段)等工程建设,宁启复线工程通车运营,南通迈入动车时代。南通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北沿江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等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至年底,南通市境内设客运站5个:南通站、如皋站、海安站、栟茶站、如东站,全年发送旅客38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设货运站4个:南通东站、如皋站、海安站、栟茶站,全年运送货物104.76万吨,比上年增长17.3%。南通境内始发车23对,比上年增加10对,其中动车组13对,分别是南京方向10对、汉口方向2对、重庆北方向1对;普速列车10对,分别是北京方向2对,济南、洛阳、徐州、石家庄、太原、宜昌、重庆、昆明方向各1对。沿途经过北京、天津、重庆、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河北、云南、贵州13个省(直辖市)103个站点。8月,南通市再次获“江苏省平安铁路示范市”称号。

【沪通铁路工程】沪通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轨道交通网重要组成部分,在宁启线k255+300处设平东接轨站,出站后折向南行,跨越宁启高速公路后设南通西站(高架站),线路南行经平潮镇东侧至距九圩港约2千米处跨越长江。线路经张家港、常熟至太仓,在太仓站后分两支,一支引入既有沪宁铁路安亭站,一支经杨行站后接轨于浦东铁路四团站。项目及配套工程计划总投资约361亿元,于2014年3月1日开工建设。2016年,沪通铁路正线部分完成工程投资7.1亿元,比上年增长4.4%。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控制性工程,位于江阴大桥下游45千米,苏通大桥上游40千米,与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通道建设。沪通长江大桥为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合建桥梁,大桥主塔高325米,是世界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大桥主跨1092米,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沉井平面尺寸为86.9×58.7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水沉井基础。计划投资约150亿元。2016年,大桥完成投资25亿元。除主航道桥两个主墩沉井基础外,其余地面以下基础工程全部完成。

【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南通境内全长91.2千米,途经海安、如皋、通州、港闸四个县(市、区),计划投资50亿元,于2010年1月18日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7日竣工并试通车。2016年5月15日线路投入运营,南通至南京、南通至汉口的动车开通。21日,南通至重庆北动车开通。南通火车站开行动车组13对,分别是南京方向10对、汉口方向2对、重庆北方向1对。动车开通后,南通至南京、汉口、重庆北用时分别缩短至约2.5小时、6小时、12.5小时,全年发送旅客142.19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6180人次。

【宁启铁路二期工程】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宁启铁路二期工程)是宁启铁路南京至南通的延伸工程,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线路从既有南通东站引出,向东经海门市临江新区至启东市设站后,转向北至吕四港设吕四站,正线长度92.8千米,全线设南通站、南通东站、海门站、临江站、启东站、吕四站。项目建设工期3年。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为国铁Ⅰ级,电力牵引,即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60千米(预留每小时200千米)。启东至吕四段为国铁Ⅱ级,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千米。南通至南通东段16.4千米线路同步实施电气化改造。全线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江苏省共同投资建设,预计投资总额65亿元。2016年,完成永久征地189.23万平方米,占设计62.7%;完成拆迁约32万平方米。全线完成路基土石方251.7万立方米,占设计39%;完成特大、大中桥折合24.8千米,占设计55.5%;完成涵洞4561横延米,占设计66.6%。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

【中亚班列开通运营】8月25日,由南通首发的中亚货运班列(中国南通—阿富汗海拉顿),驶向阿富汗重要进出口岸和货运重镇海拉顿,列车上是南通叠石桥家纺产品。该项目由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江苏勤耕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该条从海门市到阿富汗海拉顿的国家货运集装箱专线,主要依托南通的交通和产业、配送、分拨能力,将外贸产品从海门工业园区叠石桥港报关,在南通铁路货运东站装车发车,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后,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最终抵达海拉顿,全线约7000千米,其中中国境内4510千米。专列返程则以海运模式,将阿富汗及周边国家优势资源进口运抵南通(海门叠石桥)。继首列发车后,9月22日、10月12日、11月5日又发出3列班车,运送货物总重量3726.9吨,总货值1649.7万美元。中亚班列的开通,为南通拓展国际贸易、融入“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构筑新通道、新平台。

【海洋铁路栟茶货运站开通】10月22日,装载中天科技集团特种导线的货运专列驶向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桑根达来货运站,标志海洋铁路开通货运业务。海洋铁路开通货运业务,为南通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新条件。(吴云霞)港口【概况】南通港于1982年11月对外开放,经过30多年建设,形成“一港十二区”发展格局,沿江有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启海9个港区,沿海有洋口、吕四、通州湾3个港区。2016年,全港有各类码头泊位289座。其中,生产性泊位203座;万吨级以上泊位178座。码头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1.36亿吨,集装箱年设计通过能力42万标箱。全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26.81亿元,比上年增长33.78%;完成货物吞吐量2.26亿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5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2.8%。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标箱,实际完成82.69万标箱,比上年增长9%。至年底,南通有南通港、如皋港、洋口港、启东港4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61个对外开放码头。

【港口改革】2016年,《南通市港口一体化改革试点方案》经第十一届市委常委会第126次会议讨论通过,标志南通港管理、经营、集疏运三个一体化改革启动。管理一体化方面,市政府成立市港口发展管理委员会,对港口重大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物流岸线开发等实行统一决策、协调推进,对港口岸线使用统一管理、审核把关。在市港口局安全监管处增挂锚泊管理处牌子,成立南通港沿江锚地调度管理有限公司,对沿江港口船舶锚泊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经营一体化方面,南通港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推动沿江重点港口企业优化重组。市政府与中远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疏运一体化方面,五大重点港区[通海港、如皋港、通州湾、洋口港、吕四港(含东灶港作业区)]集疏运体系规划方案形成。

【港口规划】2016年,《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过环保部审查,该报告书从生态环境、水动力、大气环境、环境风险事故与相关规划协调性等方面对通州湾港区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南通港“十三五”发展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该规划从推进港口一体化改革、修复长江生态、科学统筹港口发展布局、持续提升港口设施能力、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六个方面明确港口“十三五”时期发展重点任务。《南通港总体规划》修编形成征求意见稿,形成沿江五大港区、沿海三大港区的“一港八区”新规划方案。通海集装箱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审查,明确区域港口配套设施建设、港产城协调发展、内外设施衔接等,现代化集装箱港区开发启动。

【港口建设】2016年,南通市完成港口建设投资26.81亿元,比上年增长33.78%。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完成纳泥区围堰施工,实施航道疏浚。吕四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按5万吨级标准建成;二期工程完成一阶段冲淤分析,二阶段施工图、海洋倾倒区获批,完成施工监理招投标。吕四港区环抱式港池航道一期工程建成,达到5万吨级通航标准;二期工程完成用海、海洋环评审查等前期报批手续。三夹沙南支航道建成通航。通海港区通海码头工程完成引桥梁板浇筑,陆域一标段开工建设,陆域二标段完成施工图设计,危险品堆场选址形成初步方案。

【港口管理】2016年,港口管理信息化一期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工,二期工程建设方案形成并开工建设。南通港口集团“油改电”“油改气”项目推进顺利,2台混合动力橡胶轮胎门式起重机(RTG)投入使用。嘉达港务管带机项目完工投产。南通港口集团通州港务公司高(低)压岸电系统及其他7家码头企业低压岸电系统建成,全港共建成岸电系统21套。加大港口执法力度,沿江53个非法码头全部停产,其中拆除12个。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所有规模以上港口危险化学品企业及6家普货企业达到安全标准体系二级以上水平。开展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及储存安全治理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安全隐患490项,整改到位480项。(邵金泉)

内河航道【概况】2016年,南通市航道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全市五级以上航道里程172.8千米,四级以上航道164.03千米,三级航道91.44千米。全年开放闸次5.82万次,优良闸次率100%,全市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100%。所属五座船闸完成过闸费收入5087万元,船舶通过量1.15亿吨,比上年增长8%,货物通过量6572万吨,比上年增加17.6%。

【航道工程建设】九圩港二线船闸工程2016年,九圩港二线船闸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完成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1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56.4%。九圩港二线船闸推行质量、安全、廉洁管理标准化,形成12类标准化成果,2项专利获认证,该工程项目获2016年度全省公路水运省级示范“平安工程”称号。南通市江海河联运项目建设指挥部获评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胜单位。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2016年,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完成投资3066万元,建成如皋水上服务区、尾留护岸墙身2.7千米,土方疏浚10万立方米,智慧航道项目通过交工验收,推进二期桥梁工程及工程竣工验收各项准备。连申线工程获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2016年,通扬线海安段确定施工、监理招标单位,用地计划指标获批,启动征地拆迁准备,开展施工单位驻地选址;通扬线南通市区段改线,基本完成方案专题研究;通扬线通吕运河段、如皋段开展施工许可报告编制。

【航道船闸养护】2016年,南通市实际完成航闸养护和改造投资4052万元,占年度计划104.9%,实施航闸养护改善工程5项,船闸中修工程11项,航道养护项目19项。全年完成航道扫床3664千米,清除暗桩7根,打捞沉石等38吨。至年底,全市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100%,船闸优良闸次率100%,航标正常率99.5%以上。

【内河航道管理】航政管理2016年,南通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作出决定后上网公示)及“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全年实施行政许可85件、行政处罚26件,组织开展航道通航影响评价15件,巡航7.66万千米,清除违章46处,收取赔(补)偿费519.6万元。全年开放闸5.82万次,内河船舶通过量1.15亿吨,比上年增长8%;货物通过量6572万吨,比上年增长17.6%;征收过闸费5087万元,占年度计划106%。船闸管理2016年,南通市完善“e站通”定位报港功能,全市境内所属5座船闸全面使用“e站通”,实现船舶过闸不上岸、缴费电子化,注册船舶7117艘,达到5座船闸总通过量82.29%。完善“水上ETC”便捷过闸系统,发放安装射频识别卡1115张,实现船舶过闸一卡通智能通过,船舶过闸手续耗时减少35%。(张培培)

【内河交通监管】2016年,南通市开展内河码头“未批先建”专项整治,全市26家危货码头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评。开展码头、堆场粉尘污染综合整治,完成常规检查62人次,3家港口码头实施关停、拆迁。年内,《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报批取得阶段性进展,《南通市内河港口岸线普查报告》初步完成。完成“十二五”期间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绩效自主评价,完成“十二五”期间资金结余情况统计和2016~2017年船舶拆改数量、资金需求摸底,完成船舶拆改46艘。(阎恺)

空  港

【概况】7月22日,南通兴东机场更名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年内,新开贵阳、桂林、石家庄、温州、泉州、南宁、福州、太原等国内航点,新开日本名古屋、韩国济州岛、泰国普吉岛、泰国曼谷等国际航点,开通西安—南通—大阪(名古屋)首条国内国际行李直挂中转业务,成为省内第三个开通国际中转联程业务机场。至年底,平均每周客运航班164班、货运航班20班,通航城市增加到31个,国内城市有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天津、重庆、长沙、昆明、厦门、沈阳、海口、大连、西安、青岛、哈尔滨、贵阳、桂林、石家庄、温州、泉州、南宁、福州、太原、台北,国外城市有韩国仁川、韩国济州岛、日本大阪、日本名古屋、泰国普吉岛、泰国曼谷。全年旅客吞吐量1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4%,全省排名第四位。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10.18万人次,航班平均出港客座率73.1%,运营质态良好。货邮行吞吐量4.27万吨,比上年增长18.3%,连续第五年位列全省第三。安全保障飞机起降21281架次,其中航班起降15941架次,比上年增长28.7%。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基础设施】2016年,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投入2.6亿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服务保障能力。5月31日,站坪扩建工程竣工,8月24日,通过行业验收并投入使用。站坪总面积25万平方米,设34个C类机位,为G20峰会货运包机转场、2016华东国际通用航空展提供硬件基础。启动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新建5.2万平方米候机楼及附属设施,设计保障能力500万人次,配备11座登机廊桥,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审批和工程招标后开工建设。跨境电商监管仓库开工建设,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优化航班保障硬件配置,采购摆渡车、平台车、除冰车、行李传送车等专用设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要求,推进航空口岸卫生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建设,11月30日,通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国家级验收。

【航空产业】2016年,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成为中国商飞公司ARJ21-700航线演示飞行基地后,安全保障飞行2架次、保障飞行186架次。12月26日,南通兴东机场有限公司与广东龙浩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华东货运枢纽,确定开通龙浩航空首条全货机航线。12月28日,与上海机场集团合资组建的南通沪通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整合上海、南通两地航空物流资源,计划3年内开通6条国际国内全货机航线,实现机场货邮吞吐量翻一番,共同建设长三角北翼第一航空物流平台。年内,顺丰二期分拣中心项目完成立项,圆通速递南通枢纽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秦明明)

道路运输管理

【道路运输安全监管】2016年,南通市开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形成安全生产“一企一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编制全市《道路运输突发事件运力保障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内河港口应急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危货车辆动态监控结果与资源配置关联办法》。承办全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完善“一车三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在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三方数据整合、联合执法和在线监测,实现对道路运输紧急情况及时发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监管平台的县(市、区)布局,形成全市“两客一危”(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动态监管体系。启用旅游包车标贴网上自动审批系统。推进运政固定点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市区重点区域、路段和主要出城、高速路口高清视频监管设备新增7个,累计有26个,实现全天候、信息化动态监控。

【出租车管理】2016年,南通市推进交通运输部出租车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市区出租车完成新一轮更新并按试点要求全部安装车载终端,实行“96520”服务台统一电调营运,1277辆出租车中有1273辆完成更新,更新率99.7%。出租车运行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综合运行分析系统、电召服务管理系统、企业在线业务管理系统4个子系统运行正常。

【汽修与驾培市场管理】2016年,南通市取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证及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件。规范市际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发放。形成14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402家监管企业名录及65名检查人员名录库。建立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开辟“容缺受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服务对象做出相应承诺后,先予容缺受理并进行实质审查)通道,优化驾驶员培训纪录审核服务,优化从业资格证直考安全驾驶证明查询流程。全市有市级信誉维修企业235家,省级信誉驾校21家。引导维修企业使用水性漆,督促企业加强维修废弃物管理,严格发放“绿色汽修”补贴资金,市区二类以上维修企业“绿色汽修”开展率65%。(阎恺)

【公路路政管理】2016年,南通市办理涉路行政许可135件,公路行政处罚案件2071件,办结率100%。依法收取路产损失赔(补)偿费1356.62万元。完成普通公路通行费征收1331.59万元,重大节假日累计免费放行7座以下小客车22.78万辆,免收通行费227.82万元。开展桥下隐蔽部位、非交通标志、路面污染三项专项整治活动,清除障碍物1.43万立方米、非标悬挂物1.99万块、桥下隐蔽部位82处,清理摊点1.5万个、流动摊点1266个,取缔马路市场11处。完成170千米安防工程建设,优化平面交叉口12个,封闭中分带开口131处,新增路侧护栏17.9千米、中分带护栏4262米,新增交通标志1625块、警示柱506根,新增或更新交通标线2.4万平方米。年内,成立市整治超限车辆领导小组,印发《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关于建立南通市公路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路面执法联动机制的通知》,规范路警联合整治超限车辆。全年查处超限车辆627辆,斜驳载4650.4吨,处罚金额134.93万元。(刘思远)

水上运输管理

【长江引航】2016年,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引领的船舶涉及生产性船舶、旅游船、滚装船、特种船、石油钻井平台等多种船舶,实现无压船、压港现象,引航申请受理率100%、按时开航率100%。全年引领中外籍船舶1.27万艘次(含移泊2470艘次),总吨2.22亿吨,净吨1.23亿吨,载重吨3.81亿吨。特种船2200艘次,比上年增长11.1%。长度超过250米超大型船舶475艘次,吃水超过11米船舶545艘次,夜航4773艘次。引航总里程769万千米。利用深水航道资源,引领吃水超过10.8米船舶640艘次,实现营船港专用水道进口最大吃水12米,出口11.5米;南通港区进口最大吃水12米,出口11.8米;如皋港区进口最大吃水11.2米。为海隆重工、中远川崎、振华港机等船舶工业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引航服务。克服复杂航道条件引领“大韩通运1号”进出海隆重工码头,降低企业成本;引领中远川崎和熔盛船厂制造的20.9万吨新船出口7艘;为振华港机码头安全引领大型桥吊船16艘。7月5日,长江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初通南京后,大幅提升长江南通至南京段通航能力,增加进出江船舶吃水深度,提高船舶载货量,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全年南通引航站28次刷新引领船舶船长、吃水、载重吨纪录。10月13日,南通引航站引航的荷兰籍半潜特种船“泰尔”号轮水面以下最大宽度132.2米,创长江进江船舶最大船宽纪录。(朱良芝)

【国家海事】2016年,南通市进出港船舶27.62万艘次;港口货物吞吐量2.26亿吨,连续第四年突破2亿吨,其中危险货物2659.5万吨;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5484艘次,比上年增长10.4%;外贸货物吞吐量5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2.8%;安全渡运旅客547.34万人次、货物1776.65万吨、车辆289.57万辆次。服务辖区新造船82艘次、311.77万载重吨,船舶安全试航率100%。南通海事局全年维护“大船”进出港2384艘次,其中15万吨级及以上156艘次。南通港历史上累计接靠1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突破1800艘次;洋口港靠泊LNG船28艘次,运送天然气520万立方米、223.9万吨。服务辖区办理船舶登记696件,船舶抵押融资7.25亿元。全年受理海船船员合格证培训开班报备5317人次,比上年增加53.2%;组织合格证考试评估5165人次,比上年增加40%;发放各类海船船员证书4227本,比上年增加19.6%。签发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70份。安全监管2016年,南通海事局开展G20峰会水上安保远端控制及空气质量保障、台汛期百日安全活动、未按规定使用AIS(船舶自幼识别系统)设备及未正确标识船名整治等专项活动,强化恶劣天气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规定落实;开展沿江危险品码头防治船舶污染主体责任自查行动。防污作业许可审批1144次,危险品及防污染现场监督检查5386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1559次;开展航道执法巡查2435次,查处航道违法行为427起,通信执法检查2281艘次,查处通信违法行为768起。开展常态和专项巡查154次。跟踪督促整改一般等级以上事故隐患32项,销号11项,新增6项。加大“四类重点船舶”、受限船、交通船、“三无”船、固体废物运输船等监管力度。强化水陆域巡查和船舶交通服务监控,加强重大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推进辖区24艘渡船全部完成抗风等级核定。审核航运公司23家、船舶40艘次,实施船舶检验质量检查355艘次、船舶安全检查2085艘次。应急救援2016年,南通海事局组织开展各类水上搜救行动110次,救助船舶146艘,救助遇险人员1301人,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99.54%。全年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5起,死亡(失踪)6人,沉船3艘。承办“2016年南黄海二号搜救综合演习”,直接参演单位13家。该演习是当年江苏省沿海规模最大、科目最多、险情级别最高、环境最为复杂的一次演习。(吴军谊)

【地方海事】行政执法2016年,南通地方海事规范海事执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运行,全年实施行政处罚9709件,执法案卷入选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十佳案卷”。出台《南通市内河船舶载运(超)大件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保障440艘次超大件运输船舶、980艘次超大型船舶安全出港,货运量280万吨。开展政务服务品牌创建,推行政务服务新举措,压缩审批时限,船员证书自助领取,免除相对人申请表格填写和证书复印件提供义务。全年办结海事行政许可事项7171件,即办件7151件,行政审批即办件率99.72%,受理效率、发证效率分别比上年提升50%、20%。年内,“连心桥”获评南通市首届政务服务“十佳品牌”。安全监管2016年,南通地方海事组织平安船舶创建、危险货物运输船舶专项整治、涉水工程通航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出动海巡艇1.34万艘次、执法人员3.89万人次,检查船舶6.44万艘次,查处违法行为9998起,对辖区69家航运公司安全检查全覆盖。开展水域管控,检查船舶1331艘次,完成G20峰会、南通市首届濠河国际龙舟赛等水上安保维稳任务。在全市设置19个水位监测点、21个船舶限航管制点,实施水位日报制、源头管控制措施,紧急排除堵塞险情33起,防范1469艘超限船舶进入低等级航道,内河水运大通道实现畅通无堵。水上搜救2016年,南通市政府制定《南通市内河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各类水上搜救演练8次,其中如皋市首次举办较大规模水上搜救综合应急演习。水上“12395”搜救电话24小时畅通。全年发布极端天气预警17期,开展搜救行动122次,救助船舶110艘、人员19人,挽回经济损失750余万元,搜救成功率100%。船舶检验2016年,南通地方海事检验船舶1651艘,计65.54万总吨,主机总功率39.46万千瓦;检验船用产品343台(套),审查船舶及产品图纸99套。在江苏省率先开展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审图、检验,6月16日,首艘LNG动力船舶在启东市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有限公司建造成功并下水,填补江苏省船舶检验领域一项空白。船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连续第六年“零缺陷”通过江苏省船舶检验局审核。全市48家地方造船企业全部通过建造能力评估。(肖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