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城乡建设
水利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概况】2016年,南通市完成水利建设投入17.5亿元,占计划任务116%,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8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市县资金配套到位率100%,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94.8%。全市水利现代化指标实现程度86.8分,居苏中、苏北第一位。年内,市政府出台《南通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南通市城市防洪规划》通过省厅技术审查;修编完成《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全市除涝规划完成水文计算专题报告;完成长江北支缩窄工程影响补偿机制、横港沙整治对沿江引水通道影响等4项课题研究。争取省级区域治理项目3项。通过省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情况验收,列第一名,连续第三年获优秀等次,代表江苏省接受国家考核组检查。至年底,完成如皋碾砣港闸、如东掘苴新闸、海门浒通河闸的省级水管单位复核。全市累计有国家级水管单位1家、省级水管单位17家。

【防汛应急减灾】2016年,南通市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建立健全全市灾害性天气气象等信息联动机制,实现气象、防汛、水文、海洋渔业等部门信息共享,完善预警监测机制,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应对能力。全市防汛视频会商系统设备全部更新,实现全覆盖。实现雨量、水位数据利用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自动无线传输入中心数据库,建立辖区内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制作水情调度概化图,汛前落实在建涉水工程导流方案或临时架机排水方案,全年提供水雨情分析数据28条。修编执行南通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南通市防御台风预案。年内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防汛形势极为严峻。跟踪水雨情变化发展,提前研判汛情,全年下发各类部署和调度指令42个,科学调度沿江沿海以及市区50余座涵闸排水。全年全市沿江涵闸引水29.06亿立方米,沿江沿海涵闸排水79.5亿立方米。海安县、如东县等沿海涵闸排水108潮次。全市未有河道堤防发生决口倒堤、水利工程失事现象。加强防汛物资储备更新管理和防汛队伍建设。全市落实储备防汛编织袋138万只、块石5.08万吨,土工布22.39万立方米、木材340.3立方米、钢管46吨;全市各级组织防汛应急抢险队伍153支,其中专业抢险队55支2609人,并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演练1次。开展汛前检查,全市巡堤查险1.6万余人次,工程隐患处理率100%。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2016年,南通市完成启东桃花洪闸拆建、海门海堤龙桥至启海交界段加固等工程。九圩港提水泵站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已完工程通过水下工程技术性检查验收。启动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准备,工程估算投资30亿元,开展现场查勘和资料收集,执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落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度。制定《南通市水利工程建设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平台管理、招标文件审查等方面监管,完成水利工程招投标交易经办职责剥离,实行电子招标,水利建设招投标市场有序运行。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分散采购规定。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促进水利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开展骨干河道、海堤、闸站划界确权,各县级政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其中,市本级招标文件通过专家审查,启东市、如东县划界基本完成,海安县试点工程完成验收。推进各县(市、区)设立水利工程专业安全监督机构,推行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和质量监督委托检测,对工程重要节点开展质量监督巡查、监察等活动。

【农村水利建设】2016年,南通市农村水利完成投资6.25亿元。实施农村河网水系工程,疏浚整治县、乡河道92条(段),重点推进209个行政村村庄河塘整治,清淤土方842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千米。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田间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更新改造灌溉泵站344座,新建防渗渠932千米,配套中沟以上建筑物570座,小沟及以下建筑物8880座,新建旱涝保收田面积1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率90%以上。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千亿斤粮食、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等各类涉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中,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增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11.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3万亩。海安县、如皋市和如东县获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年度绩效考评优秀等级。海安县、启东市和如皋市农村河道治理工作连续获省考核优秀等次。

【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南通市启动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新三年行动,3年计划投资近20亿元,计划整治130条(段)河道,其中截污治污45条河道,建设“水体清澈、水色清纯、气味清新、生物多样、生态优美”的城市宜居水环境。全年完成26条(段)河道整治和16条河道截污治污任务。组织实施海港引河生态清淤、天生港整治二期等工程,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构筑亲水、滨水、临水的多层次立体水景观;组织实施白龙湖等河道工程,拓宽疏浚市区河道;五山水系建设完成西山河新闸、城山河南闸和花园路南河闸3座控制建筑物建设;中央创新区水系建设启动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引江调水工程,市区引水29.5亿立方米,排水79.5亿立方米。加强市区河道长效管护,改善城市水环境。

【农村河道长效管护】2016年,南通市以“河道畅通化、保洁机械化、运作市场化”为目标,贯通农村河道水系,强化河道长效管护,除崇川、港闸、南通开发区,全市六县(市、区)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投资1.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市、县级组建“河长制”办公室,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稳定的基层管理队伍,推行“四个一”(一支管理队伍、一套台账资料、一块管理公示牌、一个督查考核班子)管理模式。成立农村环境治理综合运营服务协会,推动全市农村环境治理组织化、规范化运作。超额完成以农村河道清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当年拆除坝头坝埂3343座,累计拆除9596座;建桥(涵)7111座,进一步贯通农村河道水系。推进河道机械化保洁,全市配备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机动保洁船328条,实现对保洁船作业地点、里程、时间全程监控。全市通航三级以上河道机械化保洁率100%。推广农村环境日常保洁市场化工作,普遍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通过统一公开招投标,实现管护工作市场化、专业化。全市50%乡镇全部实现市场化保洁。全年成功创建省级“水美乡镇”4个、省级“水美村庄”19个,“水美乡镇”“水美村庄”累计151个,数量保持全省第二。

【法治水利建设】2016年,南通市深化法治水利建设,推进通州区法治水利示范点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中介服务项目,全年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2项,办结率100%。加强水行政执法巡查,开展长江执法巡查1822人次,开展通榆河执法巡查130余次。全市协调处置违法违规水事157件,立案查处40件。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市涉及地下水取水单位或个人进行排查,清理所有深井。深化采砂管理合作机制,打击长江南通段非法采砂行为,组织开展“护江-2016”和“清江”行动,查处非法采砂案件6件,抓获采砂船6艘,追究刑事责任8人。实行执法公示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和服务承诺,所有水行政处罚案件均网上运行。全年办理水行政处罚案4件,结案3件,没有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苏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