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要闻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来源: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5-04-28 字体:[ ]

4月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成为我省设区市工信局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0.jpg

工业化,是南通城市的基因血脉。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机遇优势、发展优势,以制造强市建设为统揽,深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运行稳中有进,努力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2.2、0.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3。

1.png

为深度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我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强化创新资源供给,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6家,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46家;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复旦张江南通科创中心等42家高能级平台落地生根。全市企业累计入选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5个,一些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深耕细分领域难点攻关,成功解决了国内关键技术难题。

2.jpg

围绕“616”产业体系,我市统筹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任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通过综合整治、淘汰落后、项目招引、数据赋能,大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行动;围绕海洋装备、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7个新赛道战新产业,推动一批对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具有牵引作用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深远海装备、新材料等方面,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如今,船舶海工与高端纺织已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正在向高端前沿领域不断拓展。

3.jpg

全市工信系统坚持“干”字当头,多措并举保持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协调保障,保障中石油蓝海新材料等重大项目有序开工;围绕16条优势产业链,组建16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实施智能工厂提升、链群改造提效、人工智能提能等八大行动,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9.6、全省第四,入围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加快“惠企通”平台建设,入选工信部“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目前平台已累计兑现资金14.85亿元,其中免申即享4.48亿元。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来源: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5-04-28 字体:[ ]

4月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成为我省设区市工信局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0.jpg

工业化,是南通城市的基因血脉。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机遇优势、发展优势,以制造强市建设为统揽,深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运行稳中有进,努力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2.2、0.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3。

1.png

为深度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我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强化创新资源供给,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6家,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46家;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复旦张江南通科创中心等42家高能级平台落地生根。全市企业累计入选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5个,一些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深耕细分领域难点攻关,成功解决了国内关键技术难题。

2.jpg

围绕“616”产业体系,我市统筹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任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通过综合整治、淘汰落后、项目招引、数据赋能,大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行动;围绕海洋装备、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7个新赛道战新产业,推动一批对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具有牵引作用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深远海装备、新材料等方面,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如今,船舶海工与高端纺织已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正在向高端前沿领域不断拓展。

3.jpg

全市工信系统坚持“干”字当头,多措并举保持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协调保障,保障中石油蓝海新材料等重大项目有序开工;围绕16条优势产业链,组建16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实施智能工厂提升、链群改造提效、人工智能提能等八大行动,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9.6、全省第四,入围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加快“惠企通”平台建设,入选工信部“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目前平台已累计兑现资金14.85亿元,其中免申即享4.48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