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日举行的南通市“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市质量技术和标准化中心编制的《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测量指南》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南针”。
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提升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对质量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发布的团体标准,旨在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质量管理瓶颈,推动其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转型。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质量管理水平如何测量”“管理短板如何定位”“质量提升方向如何确定”等实际难题,标准创新构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进行清晰层级划分。
结合南通企业发展实际,团体标准从质量管理、质量创新、质量品牌、质量效益四大核心维度切入,进一步细化出领导作用、供应链管理、质量风险管理、品牌建设等30个具体测量点,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系统全面且可落地操作的质量管理成熟度测量框架。借助这一框架,企业能清晰识别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优势与短板,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方案,最终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阶梯式跃升。
标准发布后,市场监管部门将首批遴选20家在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5+5”重点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组织开展成熟度测量试点,并为试点企业培育合格的首席质量官,指导企业形成精准的质量提升诊断报告,助力企业完成关键质量攻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