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废产生,而是将城市固废产生量降至最小、资源化利用最充分、处置最安全、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园区’是‘无废城市’建设的细胞工程,抓好化工园区固危废治理这个‘牛鼻子’,既能为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也将为固危废治理释负减压。”南通市副市长凌屹在全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点调会议上强调。
“无废城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是贯穿“十四五”发展的主线任务,“无废城市”建设将带动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贯彻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6月5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点调会议,专题部署“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会上,凌屹要求各地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市开发区、如东县、如皋市等地要加快推进“无废园区”建设试点,确保在8月底前编制完成“无废园区”建设方案。
2022年10月,市政府出台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基本满足需求;小微收集体系已基本建成;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系统已建立;建立绿色工厂项目库,25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及省级绿色工厂;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垃圾四分类设施设备初步完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
下一步,我市将开足马力,全力保障“无废城市”创建。完善一般工业固废收贮一体化体系,打通一般工业固废收集最后“一公里”;制定出台《新能源行业固废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实现新能源行业固废从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到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南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