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几天,“借宿”在南通市区大港河岸边的野生斑鱼狗一家的命运,牵动着南通爱鸟摄影协会鸟友的心。
今天,好消息传来,施工单位得知情况后,决定为鸟巢让路,调整原有挖掘线路,给幼鸟留出成长时间。
11日,在南通市区大港河珑府段北岸,两只通体黑白的鸟儿,时而在运河边水面上飞舞,时而“悬停”在空中,好似一幅天然的中国风水墨画!
野生斑鱼狗,听起来像是一种狗的名字,但它其实是翠鸟科的一种鸟类,因为在土堆里筑巢,又喜欢吃鱼,因此名字里就有了个“狗”字。斑鱼狗长栖息于河湖岸边,对繁衍、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很高,是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无危(LC)物种的珍稀鸟类。去年6月,南通爱鸟摄影协会会员发现,有一对野生斑鱼狗在市区大港河岸边安了家。由于在南通市区十分罕见,这对小精灵还吸引了苏州、南京等地鸟类摄影爱好者特意前来观鸟、拍鸟。
这半年来,南通爱鸟协会的鸟友们也一直跟踪记录斑鱼狗的生活起居,他们通过手中的长镜头惊喜地发现:斑鱼狗居然反常地在冬季求偶、交配、筑巢,孵化幼鸟。这两天,亲鸟(成鸟)的捕食频率明显加快,破壳的幼鸟正在成长中。
但这段时间,大港河岸边地块清运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随着工程推进,挖土机距离鸟巢近在咫尺。若不改变施工方向,鸟巢在这两天就会被铲除,幼鸟就失去了成活的机会。
危机中的斑鱼狗一家引起了“鸟友”们的关注,大家担忧:“距离幼鸟长成还有将近10天的时间,鸟巢又不能移动,施工方会为斑鱼狗宝宝让路吗?”
在多方联系下,鸟友们了解到,该地块为大港河西侧清理文调工程,负责施工的是南通市崇川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建筑垃圾转运中心。
听说有市区少见的鸟儿在施工区域,现场管理员金建清当即请示上级领导,上级部门表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鸟儿孵化更重要,在不影响工期的情况下,把临河的这块地留出来,改变原计划施工方向,给斑鱼狗育鸟留出时间,等小鸟长成后再加班加点及时清运土方。”
为了避免工人误伤,他还安排人员将鸟巢周围约2000平方米的区域暂时划分出去,并在附近插上三角小旗作为标志作为警示和提醒,提醒工人保护好鸟巢。
这是南通护鸟史上首次为鸟类让路事件,这也是速度让步于生态的最好体现。
南通市爱鸟摄影协会秘书长吴为民激动地说,随着南通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通安家、度假的鸟类也越来越多,鸟友们在长江边、山野中、沿海湿地上寻鸟、拍鸟,也成为了“护鸟者”,协会曾多次成功搭救被困、受伤的野鸟,在一次次救助中,他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正自觉加入到守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得以让鸟儿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