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今年2月以来,我市以“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活动为载体,掀起了一场覆盖全市23.6万名普通党员的思想淬炼和能力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培训160期,全市参训基层党员52323人次,有效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构建全覆盖培训体系,让党员来得了、用得上
一直以来,基层普通党员囿于工学矛盾、资源供给等多重因素,能够到县级以上党校参加集中培训的机会不多。为破除这一难点,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共同谋划制订全市“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培训方案,计划用2到3年时间,对23.6万名60岁以下一线普通党员,开展一轮进党校培训。
以“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高质量”为总体要求,市委党校牵头构建“1+3+7”教学共同体(1个市级党校、3个市级分校、7个县级党校),建立“市级统筹+区县联动”的立体化培训网络,在市县两级党校常态化开设“党员赋能课堂”。通过“滚动开班、分众培训”的模式,科学设定“工作日+周末”双时段,供广大普通党员灵活参学,同时还配套专门车辆保障通勤,打造“家门口”的党校。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定期会同市委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市卫健委等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协调调训安排、研究推进计划,确保培训工作高效有序、紧密衔接。
2月20日,以“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为主题的首场党员培训开班,近3000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普通党员走进市县两级党校课堂,正式拉开了我市普通党员常态化教育、全覆盖培训的序幕。首期培训开班式以视频会形式,在市县党校同步举行。有关做法被《新华日报》头版报道,学习强国、江苏卫视、交汇点等媒体宣传推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出特色鲜明的培训模式——
崇川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周四党校学习日”“党校集中开放日”载体,实行固定日培训与自主参训相结合的施训模式,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东县为不同领域、年龄和岗位的党员量身定制“营养包”课程,每期培训开始前,联合县委组织部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三类课程清单下发至各乡镇(街道),让党员选出其中感兴趣的课程,努力形成精准培训、按需教学的培训新格局。启东市瞄准基层党员需求实际,建立“1+N”课程库,根据基层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动态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同时精心打造“四个一”学习体系,将重温入党誓词、学习理论课程、提升实践能力、汲取榜样力量等融为一体,不断提升培训质效。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我市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普通党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彰显先锋本色。
在教学模式上创新突破,让党课接地气、有温度
“开展‘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培训,就是要更好发挥各级党校主阵地作用,通过常态化、体系化教育培训,让普通党员真正感受到‘进党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市委组织部有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说。
如何让教学入脑入心?市委党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结合实际领域,实行“点单邀课+分类接课+党员评课”授课模式,课程内容既涵盖党的创新理论教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也有身边党员先进典型事迹宣讲,还涉及农村、社区、“两企三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创新教学方式方面,根据委托单位的需求、学员群体的基本情况,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培训实效。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不断优化提升老专题,精心组织开发一批满足一线党员教育培训需求的好课。
各县(市、区)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上也大胆创新,各显其能,让党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
如皋市设置“我是党员我来讲”环节,选取在群众中叫得响、立得住、口碑好的普通党员,讲述个人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直观展现出党员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激励全市党员对标典型,向先进看齐。
海安市变“一人讲”为“大家谈”,让学员在互动中深化理解;通过AI音视频等鲜活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党员开阔视野的同时站稳根基,切实感受发展成果。
海门区采用“区域+行业”双轨编组,以社区、村镇为单位划分,同时按照行业属性整合党员,实现条块结合、分类管理,覆盖全员,在课程模式上突出“理论讲授+实践解读”,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对话+互动”,让党员教育有滋有味。
通州区授课讲师、兴仁镇徐庄村老支书徐志盘结合自己调解千起纠纷的经历,传授“情理法融合”的工作方法。课程的创新实践,让党性教育既保持了“党味”,又增添了“鲜味”,真正达到了入脑入心的效果。
推动学用结合强担当,让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党的作风建设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物流行业党员,必须把服务为民宗旨融入快递物流每个环节。接下来,我将以更扎实的作风推进‘党建+物流’深度融合,用准时送达的每件包裹兑现‘人民物流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南通德邦快递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小军说。
“培训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作为授课讲师,市政府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陆雪松表示,国有企业普通党员走进党校,能够进一步凝聚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共识,激发企业党员结合岗位职责“当先锋、作表率”,增强角色认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砥砺奋进。
为推动不同领域党员更好地以学促干、争先示范,市委党校进一步精细化课程安排。依托“江海先锋”融媒体平台,市县两级党校每月定期推出“培训清单”,细分“产业振兴”“基层治理”“技能提升”等7大类培训主题。党员可根据自身需求“线上选课、扫码签到”,实现精准赋能。例如,针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开发“直播电商运营”“合作社财务管理”等实用技能课;面向城市社区党员,定制“红色物业创建”“矛盾纠纷调解36计”等实训模块。
“为巩固培训成果,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我们通过定期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党员在回到工作岗位后对培训知识的运用情况和实际工作成效,以此评估培训效果,为后续培训工作的优化提供依据。”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洪晖介绍。
这场“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的红色实践,不仅提升了党员素质,更凝聚了发展合力。未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继续以基本培训为抓手,激励广大党员在高质量发展中“干字当头、干出精彩”,让党旗在江海大地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