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要闻

大力推进非遗保护 擦亮南通文化品牌
来源:市文广旅局 发布时间:2023-06-14 字体:[ ]

近年来,全市围绕传统节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活动,全面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强化名录体系建设。全市上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指导,创新方式方法传承、发展非遗项目,强化和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截至目前,我市拥有人类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2个,省级非遗项目53个,市级非遗项目148个。

深挖特色、汇聚人才,确保传承绵延有序。非遗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一种活态文化传承,非遗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非遗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强政策引导,与南通市人才学会合作开展“江海之子”系列活动,开展“青蓝工程”,完善传承人梯队建设,结合实体打造非遗工坊,培育名家工作室,推动非遗传承人薪火相传、永续不断。

守正出奇、拥抱市场,打造优质非遗产品。非遗发展落脚点在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当代社会,必须将其工艺成果从作品、精品向有用、好用、好看、好玩、好赏、好吃的产品转化。为此我市开展南通市非遗文创大赛,打造省级非遗创意基地,在严格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气息,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实现“走出去”,更实现“卖出去”,让非遗文创品牌成繁荣我市消费市场的地方特色名片。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大力推进非遗保护 擦亮南通文化品牌
来源:市文广旅局 发布时间:2023-06-14 字体:[ ]

近年来,全市围绕传统节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活动,全面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强化名录体系建设。全市上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指导,创新方式方法传承、发展非遗项目,强化和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截至目前,我市拥有人类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2个,省级非遗项目53个,市级非遗项目148个。

深挖特色、汇聚人才,确保传承绵延有序。非遗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一种活态文化传承,非遗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非遗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强政策引导,与南通市人才学会合作开展“江海之子”系列活动,开展“青蓝工程”,完善传承人梯队建设,结合实体打造非遗工坊,培育名家工作室,推动非遗传承人薪火相传、永续不断。

守正出奇、拥抱市场,打造优质非遗产品。非遗发展落脚点在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当代社会,必须将其工艺成果从作品、精品向有用、好用、好看、好玩、好赏、好吃的产品转化。为此我市开展南通市非遗文创大赛,打造省级非遗创意基地,在严格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气息,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实现“走出去”,更实现“卖出去”,让非遗文创品牌成繁荣我市消费市场的地方特色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