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0年,南通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智慧性、规范性,为公安机关公信力提升提供保障支撑。
1、强化组织领导。结合市局领导班子调整,重新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进一步明确全市公安机关政务公开工作在组织层面,由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并协调处理公安政务公开的制度安排和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市公安局办公室,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监督检查全市公安政务公开工作。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先后组织开展1次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公开工作教育培训和1次依申请公开工作专题培训。
2、升级服务平台。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持续优化升级南通公安“微警务”平台,新建“乘机临时证明”、“看守所律师会见”、“智慧内保”等业务功能,完善车管、居住证等原有功能,真正做到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办理相关公安业务。南通公安“微警务”共上线12大类190项公共服务事项,其中65项业务实现全流程办理,平台用户关注数1822387人,实名注册数281632人。2020年,南通公安微警务信发布信息312条,收到各类留言1232条,办结1150条;南通公安微博发布信息2160余条,收到各类留言2460条,办结2400余条。对南通公安APP进行扩容建设。一是接入身份认证功能,利用“苏证通”证明“我就是我”,在业务办理之前刷脸认证,增加不见面审批方式。二是新增边防出海船舶信息报备、出海船民信息报备、出海船舶进出港信息报备业务线上办理,方便船民和船舶公司使用,同时辅以刷脸认证,确保出海船员与报备人员信息相符。
3、深化重点公开。根据《行政许可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公安厅关于推进“公安综合审批服务中心”建设要求,公布市县两级政务事项清单,市级85项,其中进驻市政务中心(含车管分中心)59项;县级102项,其中65项进驻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含车管分中心)。建设应用南通公安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提供市级52项,县级76项在线服务。深入推进公安执法公开工作,2020年共通过南通公安执法公示平台公示各类执法信息376172件,其中公示警情处置结果150618件,公示案件办理情况131142件,公示人员采取措施情况72156件,公示涉案财物信息10073件。强化依申请公开申请办理工作,重点围绕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环节,细化办理流程,确保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办理信息公开申请都有“规定动作”和“标准姿势”。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市公安机关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开展评估评议。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1、信息公开意识仍待提升。部分基层单位仍存在“不敢、不愿、不会”公开的保守思想。2020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政务公开的常态工作仍以图文信息发布为主,且内容多为结果性发布,推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发布工作还有待深入。针对存在问题,市公安局着力强化教育培训,重点强化公安民警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务公开理念,推动各层各级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研究,增强专业素养。
2、信息公开形式仍待丰富。全市公安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形式不够丰富全面,信息公开常态发布以网站发布、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等为主,邀请听证、在线调查、邀请群众参会听会等形式组织得不够深入。针对存在问题,市公安局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群众、媒体对公安机关公共事务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参与度,着力形成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建议提案办理方面。2020年,南通市公安局共接办建议提案132件,其中人大建议72件、政协提案60件,主要涉及城建、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犬类以及其他宠物管理等方面工作,涵盖交警、治安、刑侦等14个相关警种部门,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办结,相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公安机关2020年全市“两会”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2、档案信息公开方面。2020年,南通市公安局档案处受理接待查档 166 起,其中个人67 起,外单位(南通公安系统以外的单位)6 起,查阅档案23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