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南通市加快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14日
南通市加快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推动国际货运班列(以下简称“班列”)稳定运营,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更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为目标,持续推进班列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班列战略通道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南通元素,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巩固提升、稳步拓展。巩固南向通道,持续打造特色东盟班列品牌线路,促进班列双向均衡运输。强化开行规模和开行线路可行性分析,稳步开辟班列新线路、新模式。
协作沟通、区域联动。加强与省班列公司和省内既有班列发运城市的协作沟通,有序推动接续班列开行,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无序竞争。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班列市场化、可持续发展。
全面把控、安全顺畅。密切关注班列沿线国家政治局势、安全形势、疫情防控等影响,加强在途运行班列跟踪,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及应对处置,保障班列战略通道安全畅通。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稳定开行国际货运线路2条以上,年开行不少于100列,回程班列占比力争达到30%以上,品牌影响力、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国际货运班列综合服务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铁路干线和集疏运能力建设。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及既有线的扩能、电气化改造,完善对外货运铁路通道,着力升级货运铁路系统。推进新长铁路扩能项目,规划研究海洋铁路扩能项目,推进宁启铁路二期复线改造工程规划研究。到2025年,普速铁路货运通行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构建“环线+港区支线”的货运铁路格局,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2022年,建成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2023年,建成洋口港区至吕四港区铁路联络线工程。加快如皋港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规划研究洋口港疏港铁路。(市交通运输局、南通港集团、南通沿海集团牵头,海安市政府、如皋市政府、如东县政府、启东市政府、海门区政府、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
(二)加快铁路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加快建设海安多式联运物流基地,推进南通铁路二级物流基地前期工作。2022年,完成海安铁路老货场改造和海安铁路物流基地集装箱门吊等设施设备更新。促进公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2023年完成海安凤山码头一期改建,2025年完成海安港区凤山码头二期扩建。加快推进海安第二铁路物流基地前期工作,力争2024年开工建设。加快建设通海港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2022年建成南通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新建通海港站,2024年建成南通港通海港区公共服务中心。2024年,建成洋吕铁路东灶港站大宗商贸物流基地(一期)、洋吕铁路吕四港站铁水联运物流基地(一期)。(海安市政府、启东市政府、海门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南通港集团、南通沿海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班列线路提质增效。按照“巩固提升东盟、稳步拓展中欧中亚”的发展思路,支持海安—越南河内线路提质增效,打造“江苏号”精品线路。在充分调研本地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和制造业需求的基础上,适时开辟新通道新线路,到2025年,稳定开行国际货运线路2条以上,年开行不少于100列。主动对接省内既有班列发运城市,有序推进接续班列开行。(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外办配合)
(四)积极构建境外揽货体系。充分运用友好城市交往等优势,加强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合理规划境外物流网点,重点布局东盟地区的境外物流配送网络,强化分拨配送、货源集结等功能,提升我市班列境外服务能力。加快班列海外仓布局,通过自建、合作等形式,支持我市企业在东盟地区新建海外仓。加强与市内大型外贸企业对接,加强回程货源组织,提升回程班列数量,促进双向均衡运输。开展申报水果等东盟地区货物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可行性研究。2025年,回程班列占比力争达到30%以上。(市班列公司、市商务局、南通海关、海安市政府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外办配合)
(五)大力促进运贸融合发展。抓住RCEP协定正式生效契机,加强与外贸企业沟通合作,全面梳理和调研南通及周边地区适合班列运输的外贸货源和品类,推动外贸商品通过班列运输。鼓励依托班列线路开展跨境贸易,加强与跨境电商头部平台、企业的沟通合作,促进运贸一体融合发展。结合我市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发挥“班列+联动创新发展区”双重叠加优势,谋划开行自贸区专列、跨境电商专列、邮政快递专列等特色班列。(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外办、南通海关配合)
(六)继续推进便利化通关。继续落实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条措施”,允许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支持开展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和多程转关。加强与凭祥等口岸海关沟通协作,在通关查验等方面争取对南通班列的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海关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提升班列通关查验效率。探索推进国际班列电子化审单,打通数据通道,提升审单质量。(南通海关、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七)发挥市班列公司统筹作用。加强市班列公司管理,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健全市场化经营管理体系,提升市班列公司运行效率。市班列公司依据全市班列发展计划、开行目标和年度补贴资金预算总额,制定年度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绩效目标。全力配合省班列公司和地方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深度融入物流、外贸、金融等市场,提升市场资源的整合和调度能力。(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
(八)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总体部署,毫不放松地抓好班列关键环节的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执行进口货物疫情防控各项指南和要求。加强从业人员防护和疫苗接种工作,严格落实消毒通风等各项防控措施,严防通过货物运输传播新冠病毒。(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牵头,南通海关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南通市加快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海安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外办、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南通海关、南通沿海集团、南通港集团、海安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及市班列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二)强化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班列开行态势的监测分析,研究制定对策措施,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加强与省班列公司、铁路部门协作联动,持续在计划保障、运力调度、运价优惠等方面争取支持。海关、铁路、港口等部门要加强信息交互共享,提升班列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强化扶持保障。构建“省、市、县”三级政策扶持体系,在尽力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的基础上,2022~2024年,市财政对海安—越南国际班列每年奖励额度500万元;从2023年起,海安—越南国际班列开行列数未达到省定目标的,同比例核减奖励资金。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宣介,大力宣传我市班列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宣传我市东盟班列品牌线路,扩大班列境外影响力,为班列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