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来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12 累计次数: 字体:[ ]


通政办发〔2019〕37号 2019年4月25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通市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苏发〔2017〕15号)、《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落实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通委发〔2018〕4号),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健全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依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设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8〕5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适用本办法。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对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负责,县(市)区长(管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正、突出重点、奖惩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  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由市自然资源部门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部门(以下统称市考核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检查考核工作。

第五条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在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实行年度自查、期中检查、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从2016年起,每五年为一个规划期。年度自查每年开展1次,期中检查在每个规划期的第三年开展1次,期末考核在每个规划期结束后的次年开展1次。

第六条  市政府根据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结合生态退耕、灾毁耕地、易地调剂补充耕地、补充耕地统筹任务等实际情况,确定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考核指标。

第七条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中各县(市)区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等数据,以及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分等定级成果,作为考核依据。

第八条  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省和市统一要求,加强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的动态监测,在检查考核年提交监测调查资料。

市政府依据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地理国情监测等综合监管平台及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等,采用抽样调查和遥感监测等方法和手段,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进行核查。

第九条  年度自查、期中检查和期末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采用评分制。检查考核基本评价内容由考核部门依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和省相关评价内容等另行制定,并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第十条  各县(市)区年度自查主要检查所辖镇(街道、园区)上一年度耕地数量变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动态监测,以及补充耕地统筹指标任务落实情况等。

期中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规划期前两年耕地数量变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保护制度建设,以及补充耕地统筹指标任务落实情况等。

期末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规划期内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数量变化、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保护制度建设,以及补充耕地统筹指标任务落实情况等。

第十一条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根据年度自查工作要求和检查考核基本评价内容,每年组织自查,并于5月10日前向市考核部门报送年度自查情况。市考核部门根据各县(市)区自查结果和日常工作,形成全市自查情况报告,向市政府报告,并通报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纳入各县(市)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期末考核。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根据市政府期中检查、期末考核工作要求开展自查,在期中检查年和规划期结束次年的5月10日前,向市政府报送相应的自查情况,并抄送市考核部门。市政府根据情况组织实地检查,对各县(市)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排序,形成期中检查和期末考核结果,向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通报。期中检查结果纳入各县(市)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期末考核。

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对自查情况及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十二条  市政府根据考核结果,对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成效突出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在安排涉土试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项目、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耕地质量提升资金以及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等方面予以倾斜。

考核发现问题突出的县(市)区要明确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该县(市)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

第十三条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干部问责的重要内容。                                                                                                             

第十四条  年度自查、期中检查和期末考核结果抄送市委组织部及市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对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并报市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南通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通政办发〔2006〕127号)同时废止。